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君主制(BC6C以前)
执政官 共和国最高官职
共和国(BC6C末) 机构与官职 元老院 国家决策机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贵族共和制) 公民大会 平民可以参加
平民保民官 平民斗争结果
共和国时期的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帝国 屋大维实行元首制(BC27)21世纪教育网
(BC27建立及其发展) 戴克里先施行公开的君主统治(3C始)
帝国时期的扩张:成为地跨三洲、水兼四海的超级帝国
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执政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一切政令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
元老院:全体成员均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通过,无驳回权)
平民保民官: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平民的胜利。21世纪教育网
元首制:屋大维个人独裁统治,因采用“元首”称号而得名。屋大维吸取凯撒独裁教训,声称只是“恢复共和国”,避免直接过渡所造成的人民反抗。元老院为表彰屋大维为罗马和平所做的贡献,授予其“奥古斯都”尊号。(奥古斯都:神圣、至尊,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21世纪教育网
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含义:BC6C末—AD7C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形式上分成文法和习惯法,使用范围上分公民法、万民法,内容上包括敕令、元老院法令、法学家的学说和解释。习惯法又叫“不成文法”,一般是指以习惯为基础而获得合法地位的任何法律。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的,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
实质: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的工具。
原因: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
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为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全和贵族既得利益。(实质)
《十二铜表法》 意义:虽然没有给平民的爱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后世虽经过多次修订,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原因:査士丁尼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积极革新内政,开始着手整理、汇编各种法律。
代表 内容:即《査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査士丁尼法典》、《査士丁尼法学总论》、《査士丁尼学说汇纂》、《査士丁尼新敕》
査士丁尼法典 意义:査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的有效工具。
其它:《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
《阿奎利亚法》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详细赔偿条款。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査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不仅长期在拜占庭帝国实行,而且为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
从共和国到帝国
罗马法(共27张PPT)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古罗马的法制文明
一.罗马法的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古罗马的法制文明
(一)起源:习惯法:
是古罗马最早出现的法,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案例一】
洛克是罗马一位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洛克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其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若案例一所述案件发生于罗马共和国早期,作为法官会怎么判?说明理由。
法官会偏袒洛克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习惯法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二)雏形:《十二铜表法》
【案例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 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 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 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 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 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若案例一所述案件发生于《十二铜表法》出现后,作为法官会怎么判?说明理由。
洛克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因为法官必须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二)雏形:《十二铜表法》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维护债务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有利于维护平民利益
说明有等级划分,不平等仍然存在
实质: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3)结合课本掌握:《十二铜表法》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进步性: 1、标志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2、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性: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假设案例一中受伤或战死士兵中有“同盟国”提供的辅助兵,依据《十二铜表法》,辅助兵能分财产吗?说明理由。
不能。《十二铜表法》有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同盟国的辅助兵不是罗马公民。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案例三】
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案例四】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
(4)结合案例三和四你认为罗马帝国面临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三)发展:
罗马帝国面临的问题
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②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
③商品贸易发展中,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矛盾;
④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
罗马扩张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民族矛盾
经济矛盾
公民法范围狭小
公民法内容保守
(三)发展:万民法
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5)案例一中若“同盟国”已被罗马占领,依据《万民法》,辅助兵能分财产吗?说明理由。
能;因为《万民法》的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查士丁尼及廷臣
(四)完备: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
构成
特点
评价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BC 6世纪末
至BC 5世纪中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善
《民法大全》
BC 3世纪中
(共和国时期)
至AD 3世纪初
(帝国时期)
至AD 6世纪
不断发展、成熟
国家疆域扩大
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小结:
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案例五】
在公元3世纪,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的家产,并让卢修斯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根据罗马法“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等原则,结果,法官答应了加图的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与上述法律故事,概括罗马法主要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奴隶制度;
【案例六】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材料说明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容: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案例七】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
不能。因为罗马法律维护君权和夫权,君权至上、男女不平等。所以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案例八】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政治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材料二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古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
以上材料中又体现了罗马法中怎样的自然法则?
小结:
罗马法的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四.罗马法的作用、影响
1.对当时的作用:
材料一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三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罗马法所产生的作用。
(思路引领:从国家统治、社会发展等角度思考)
③保护私有财产,为经济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有助于社会稳定。
④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公民平等权益,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和统一。
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2.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71页
《拿破仑法典》被誉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①为新兴资产阶级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奠定了近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③对亚洲国家的法制建设也产生积极影响。
1、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后反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 进行调解 B 宣布“休妻”无效
C 要求男子赔偿 D 干脆不予理睬
练 习
3、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
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全
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
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
2、公元186年,平民戴克罗外出一年后回到家,发现家中的田产和奴隶被他伯父夺去,他上诉法庭,你觉得他会胜诉吗?
戴克罗肯定会胜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5、公元29年,高卢省一位官员与平民乌尔斯打架,并把乌尔斯的腿给打断了,乌尔斯将那位官员告上法庭,如果你是当地法官,你会怎么判呢?
官员赔款或是打断自己的腿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态复仇)
6.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的一位青年,假如你的债务无法追还,你会以什么法律来进行诉讼。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B
7.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最有可能受到罗马哪一法律思想的影响
A.万民法 B.自然法
C.习惯法 D.《十二铜表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