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师版)(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教学难点】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元概述】
本单元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近代前期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华民族大规模的侵略和中华民族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抗争。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住三条线索:一、中国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二、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三、中国近代史是各阶段、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基础梳理】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17世纪以来, 资本主义在西欧 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为争夺广阔的 世界市场 而疯狂扩张。
(2)国内:
a.清王朝却 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 出超 地位。
b.禁烟运动:
(1)原因:西方国家为扭转 逆差 ,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到 广州 禁烟。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 虎门 海滩当众销烟。
(3)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课堂探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不对。直接原因是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市场。
2.战争过程:
(1) 1840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 1842 年8月,英国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南京条约 》。美法等强迫清政府签订《 望厦条约 》、《 黄埔条约 》等条约。
【课堂探究】条约内容及影响
项目 内容 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成为英国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赔款 2100万银元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财政更困难。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关税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影响:(1)政治上:中国 主权 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2)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3)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课堂探究】对比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联系课本解析与探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 国 英 国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21世纪教育网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达标训练】
1.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 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2.法国作家Gordier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Gordier反对英国( )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3.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本能抵制作用
C.中国手工业产品质地优良 D.英国商品不符合中国居民的生活习惯
4.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时代特征的是( )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师版)(第二课时)
二、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
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46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140
材料三:21世纪教育网
国家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934.5便士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英国的绵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消费水平低下;商品不受欢迎;
(3)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 ;
②直接原因:英法美企图通过 修约 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
2.经过:
(1) 1856 年10月 英法两国 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 圆明园 ,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1)增开 天津 等11个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 长江 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 传教 。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1)清政府 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
(2)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洋务运动 ,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B级 【思维点拨】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外国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C级 【课堂探究】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
提示 (从根本原因和目的、战争性质、战争的影响上,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战争进程、危害和影响上,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继续继 战争原因21世纪教育网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战争性质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21世纪教育网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战争过程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两国,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 两年 四年
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到内地,从南方到北方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地 开五口,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
主权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社会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达标训练】
5.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认为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D.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进步的
6.“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
A.设立和管理租借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7.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形式上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8.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9.清朝时候,某商人从上海支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执行逮捕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至早应发生在哪一年以后?那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
①1842年 ②1844年 ③1856年 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 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⑧《北京条约》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⑧
【课堂小结】(共26张PPT)
鸦 片 战 争
英国
对华倾销鸦片
财政危机
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危害身心
出 超
入 超
林 则 徐 禁 烟
严重灾难
中国
正当贸易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市场
——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定海
南京
天津
1840年6月
1842年8月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如果你是英国商人,你希望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修约”
清政府
英法等国
(忙于镇压起义)
《天津条约》 (1858年)
《北京条约》 (1860年)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英 国
中 国
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
英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清朝军机处
英国议会大厦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
英国的铁甲战舰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含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1841年的虎门海战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综合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训练有素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 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 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1)结果: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①主要内容:
A.五口开放通商
B.割港岛
C.关税协定
D.领事裁判权
E.片面最惠国待遇
F.住租权
G赔偿
②危害:
破坏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司法主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2)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对外开放)。
②(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总之)社会性质发生巨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中国近代史开始
1.客观原因── 英国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主观原因── 清王朝
3.根本原因──
综合国力强大
的腐朽落后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
劫后遗址
营口
烟台
南京
镇江
汉口
九江
汕头
琼州
淡水
台湾
天津
宁波
上海
福州
厦门
广州
右图标示了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逼开放的通商口岸,观察并比较,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特点
长 江
南 海
外国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洋务运动
国家机构的变化
设置总理衙门
设置总税务司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权力结构的变化
清政府被迫应对变局
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保守派
洋务派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
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国
封建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
军备废弛,纪律败坏,战和不定,组织不力;
闭关锁国政策使科技落后;
英国:
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科技发达
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
中国是否具有取胜的有利条件?
①英发动的是不义战争,受到正义舆论谴责;
②英远离本土,远涉重洋,补给不及时;
③全体人民的爱国热情,支持抗英战争;
④爱国官兵英勇抗战不辱国耻 ;
⑤本土作战,军事后勤补给有保障;
二.主 要 侵 华 战 争(1840—1860)
中英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经过简况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迫切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列强试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修约交涉失败,导火线:“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1840——1842
1856——1860
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北方大片领土
中英《南京条约》
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1858)
《北京条约》等(1860)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