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7 21:05:38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正本清源 以史为鉴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画面一
让历史告诉未来
画面二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7年3月后任辽宁省委书记兼政委;
 ◎1978年撰写《理论上根本的拨乱反正》;
◎1979年大胆主持了平反张志新冤案;
◎1980年10月任广东省委书记兼政委;
◎文革后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提出打击经济犯罪不动摇 ;
◎1997年参加十五大。
课程标准:
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情境创设一:1966年对任仲夷而言是多风多雨、多灾多难的年月,那一年,他经历了毕生难忘的揪斗。
问题一:请问任老经历的是什么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文革发生的原因
1、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估计错误;
2、红卫兵、造反派的活动加剧动乱;
情境创设一:1966年对任仲夷而言是多风多雨、多灾多难的年月,那一年,他经历了毕生难忘的揪斗。
问题一:请问任老经历的是什么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文革发生的原因
1、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估计错误;
2、红卫兵、造反派的活动加剧动乱;
3、极“左”思潮的泛滥。
三尺高帽头上戴 一盆墨汁泼满身
情景创设二:
任仲夷每每想到自己温暖的家及早已经准备好的要送给人民代表大会和党组织的申诉信时,都好像看到一丝曙光。
问题一:任仲夷的家及他的财产是否会安然无恙?
抄家封门皆有理
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情景创设二:
任仲夷每每想到自己温暖的家及早已经准备好的要送给人民代表大会和党组织的申诉信时,都好像看到一丝曙光。
问题一:任仲夷的家及他的财产是否会安然无恙?
问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和党组织能否维护他的利益?
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领导干部成黑帮
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4、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文革造成社会社会处于一个极端混乱的状况,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应该是怎样的?靠什么来维系?
三、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历史的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任仲夷说:“张志新案件是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她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
(二)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三)基础措施——政治体制改革
任仲夷说:“政治体制改革宜早不宜迟,早改要比迟改好,主动改要比被动改好, 政治体制必须从根本上、体制上去理顺,否则,终究会因为一件小事,引发积压已久的社会矛盾,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任仲夷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整理
情景创设三:1982年是任仲夷任广东省委书记的第二年,这一年,任老组织政府大力进行普法宣传。
问题一:宣传的法律内容有哪些?
(四)中心措施——加强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通过或制订的法律
时 间 制订/修改法律
1978-1982 18部
1983-1987 7部
1988-1992 13部
1993-1997
10部
1998-2008 188部
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行为
一个好的政府不应该害怕人民,应该创造机会让人民批评监督。
——温家宝
任仲夷参加十五大
第十五届人大会议
情景创设四:1997年,任老参加十五大,会议期间就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一:与封建社会相比,在治理国家方式上有何进步?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何变化。
情景创设五:广东省韶关市老曹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换届选举,村长一职竞争十分激烈。
问题一:村委会选举是否合法?
发展完善——基层民主选举
基层民主选举:
内容:
农村—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情景创设五:广东省韶关市老曹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换届选举,村长一职竞争十分激烈。
问题一:竞选村长的行为是否合法?
问题二:你决定选举哪一位为村长,说明你的理由。
发展完善——基层民主选举
史上最牛的村主任选举 一张选票1500元
合作探究:
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然而不少农民对选举的民主性不满意,原因大多在于选举过程中作弊、贿赂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一:我国是否应该取消基层民主选举?
问题二:你会采取什么方式保障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文革
民主法制
成就
民主
法制
教学总结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自学指导】21世纪教育网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2.“文革”是如何践踏民主法制的?(人民、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党)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的成就有哪些?(首要环节、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
2.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性何在?是如何实践的?有何意义?
【知识运用】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一个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罗马法在历史上有何影
响?
材料二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候,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
(2)“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那一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该修正案的通过有什么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2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材料二 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观点,揭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代议制民主制度,结合英、美、法、德的政体特点概括说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根本区别及相同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谈谈你从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中得到的启示。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刘少奇被强行批斗。鼻青脸肿的刘少奇抗议道:“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
材料二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该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3)材料三中法律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4)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21世纪教育网
【巩固练习】
1.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表明了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的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3.下列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是
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条文是在广泛听取各个方面、阶层的意见与建议,反复商议的基础上,形成草案,最后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这体现了: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广泛性 ③法律是社会各个阶层意志的反映 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到全面落实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对“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法治”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②“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 ③“法制”是完善“法治”的前提 ④由“法制”到“法治”的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步伐的大大加快。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6.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7.对《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B.密切了党群关系
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 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8.中国进入法治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B.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21世纪教育网
C.1982年宪法的颁布 D.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颁布
9.在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 ①人事自治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⑥协管自治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清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三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五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各有何特点?
解释材料四中“反动统治秩序”的含义,说明“近代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
根据材料五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认识。
知识运用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原则:保护私有财产
作用: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影响: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2)民权主义。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现代化,表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1)英国在近代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经过反复斗争确立了共和制 德国于1871年确立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2)根本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西方各国的代议制与资产阶级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相同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
(3)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要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体;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1)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促使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4)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
巩固练习答案
1—5 AAADD 6----9 CDBA
10.(1)全体公民掌握国家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材料二:皇帝一人掌握国家权力(君主专制)。材料三: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君主立宪)
(3)含义:君主专制制度。目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4)扩大了基层民主;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5)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传统不同;西方民主制历史悠久,中国君主专制历史长。
1、(1)根本原因: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认为中央出现了“ ”和“资产阶级复辟”。
(2)直接原因: 、 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左”倾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2、(1)在全国性的 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2)全国各地一元化权力机关—— 成立,社会秩序极端混乱;21世纪教育网
(3)文革期间 制度、 制度遭到破坏;
(4)党组织被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