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4.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4.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0 15: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5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时 1课时 课型
授新课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资源 多媒体辅助课件、相关图片等 选用
教材 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形成气候的因素至少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这三个最基本的,本节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降低了难度,并没有对这三大因素从理论上作具体分析,而是采用示意图的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其他自然因素因为缺少知识基础(如洋流),或难以理解,标准没有列出,教材也没有涉及,留待高中深入学习。但是,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断加大,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增加了这一目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本节教学重点落实在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不同纬度气温的差异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2.说明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差异与距海远近的关系;
3.举例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不同海拔气温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象的分析,初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自然和人类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和环境意识。
教学 重点 1.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2.海陆因素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措施简述 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开展学习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方式方法,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理清因果关系,可以化难为易。
教学 难点 1.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
2.通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教法与 学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展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红嘴鸥视频,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带着感触进入课堂,并自主思考:为什么每年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都会来到昆明过冬?启发学生思考。
讲解新课:
开启:世界上的气候千差万别,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各地气候的形成呢?
(板书)一、纬度因素
1.纬度影响气温: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红嘴鸥为什么会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来到昆明,主要是纬度造成的差异,回顾旧知识,纬度低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反之气温较低。展示地球上五带划分图,进一步阐明纬度因素影响当地气温这一现象,让学生感知热带、温带、寒带的差异。
2.纬度影响降水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顾“降水的分布与差异”部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口诀记忆):赤道多,两极少;回归线,分两半,东岸多,西岸少;中纬度,要看好,沿海多,内陆少;学生通过地图来直观回顾旧知识。
过渡:当咱们去到新疆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当地气温日较差大。
(板书)二、海陆因素
1.海陆因素影响降水:由于陆地上的水汽只要来自海洋,因此,距海洋较近,且能够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多,温差较小;反之则降水较少,温差较大。展示水循环示意图,直观明了。
2.海陆因素影响气温
提问:夏天为什么人们喜欢去游泳?这与海洋和陆地性质息息相关。
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同一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则相反。对比东京和西安,说明沿海与内陆的气候差异。填下表:
地点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填“大”“小”)
结论
东京
西安
(板书)三、地形因素
展示玉龙雪山景观图,提问为什么山脚绿树成荫,而山顶却常年积雪?
1.地形影响气温
受地形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小组合作:计算等温线图上A、B两点的相对高度。
2.地形影响降水
山地迎风坡因暖湿气流被迫抬升,降水较多;背风坡则降水少。
播放视频“地形雨的形成”,学生直观理解,对比分析安第斯山脉两侧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
地点
所处坡向
年降水量(填“大”“小”)
结论
艾森港
萨米恩托
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艾森港和萨米恩托的读图技巧:①看气温,7月低温,1月高温,则为南半球;
②看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板书)四、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防护林等,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滥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举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雾霾天气等。展示大量图片,让学生深刻感知,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和谐意识。
当堂讨论: 分析这些诗句所蕴含的地理现象:“山前桃花山后雪”;“高处不胜寒”;“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
海陆因素:1.沿海地区降水 ,温差 ;内陆地区降水 ,温差 。2.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1.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 ;
2.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人类活动(举例): 。



作业 每小组制作一副关于“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手抄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