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17 21:0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选修6
《中学化学实验中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
中学化学实验中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
归纳
一、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1、固体加热制气体
反应容器:试管
注意事项:粉末状固体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2、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
反应容器:试管、烧瓶、广口瓶;
加液容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图4、6
(4)启普发生器及简易装置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3、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加热制气体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反应容器:试管、烧瓶
加液容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见图16、17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饱和食盐水
例1、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伸入水槽的液面下,手握住试管,过会儿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连接好装置,关闭开关,从漏斗中倒水。漏斗内外产生液面差,静止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关闭开关,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例: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
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
或“不能确定”) ,判断理由 。
①不漏气
②不能确定;不管装置是否漏气,烧瓶内气压与漏斗上方的气压相等,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完全流入。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饱和食盐水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二、装置气密性检验
三、气体净化装置:
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常见干燥剂
可干燥
气体
不可干燥 气体
浓硫酸
无水CaCl2
碱石灰
H2,O2,Cl2SO2,CO,N2,CH4
O2,Cl2,HCl,SO2, H2, CO,N2,CH4
H2,O2,N2,
CH4,NH3
H2S,NH3,HBr,HI,C2H4
NH3
HX,H2S,SO2,CO2,NO2, Cl2
四、气体的干燥
洗气瓶
(长进短出)
干燥管
(大进小出)
五、气体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排空气法
图23
图22
图21
图20
图19
图18
2.排水法
储气装置
六、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
2.加热反应装置
1.常温反应装置
七、冷凝装置
八、排水量气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
注意事项:
为减小误差,读数时1、2装置量筒内外液面在同一水平线,3装置左右管水面在同一水平线
九、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
溶液吸收
点燃
充袋法
易溶于水的要用防倒吸装置
通常设计化学实验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实验如期顺利进行,往往要设置安全装置;一般在涉及气体的实验中最为常见。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有:
防倒吸(防倒吸装置)、
防堵塞(检验堵塞、防压强过大)、
防爆炸(验纯,操作顺序)、
防污染(尾气吸收)等安全问题。
十.安全装置
防堵塞装置
(2)防堵塞安全装置
①液封式
原理是流动的气体若在前方受阻,锥形瓶内液面下降,玻璃管中水柱上升
②恒压式
原理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
⑴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 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
⑶写出B、D中分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中:—————————— D中:—————————
⑷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 ;该干燥剂的作用是 。
例3、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
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
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
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
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
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