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对水的分解和合成的两个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并能对学过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初步形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的认识。
复习巩固:
1、表述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两个反应的现象。
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自主学习:
分解反应
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水氢气+氧气
共同点:
氧化汞汞
+
氧气
反应物:
,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生成物:
。
定义:
。
字母表达式:
。
4、特点:
。
二、化合反应
1、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氢气+氧气
水
共同点:
镁+氧气
氧化镁
反应物:
,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生成物:
。
2、定义:
。
3、字母表达式:
。
4、特点:
。
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二、物质的性质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区别
联系
常用的描述语言
1、
练习:
3、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描述
判断
联系
2、
练习:
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汽油能燃烧
(2)块状胆矾被磨成粉末状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会结冰
(4)鸡蛋久置后变臭
(5)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6)通常情况下,铁的密度是7.86g/Cm3
;(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
(
)
性质
用途
性质
练习: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铜能导电,铜丝作导线
钨的熔点高,钨丝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天然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对水的分解和合成的两个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并能对学过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初步形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的认识。
复习巩固:
1、表述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两个反应的现象。
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自主学习:
分解反应
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水氢气+氧气
共同点:
氧化汞汞
+
氧气
反应物:
都只有一种,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生成物:至少两种。
定义: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的反应
。
字母表达式:
M
A+B+......
。
4、特点:
化学反应、多变一
。
二、化合反应
1、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氢气+氧气
水
共同点:
镁+氧气
氧化镁
反应物:
反应物两种
,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生成物:
都只有一种
。
2、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称为化合反应。
3、字母表达式:
A+B+…→M
。
4、特点:
化学反应、多变一
。
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D
)
二、物质的性质
1、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
联系
都是描述物质的属性
常用的描述语言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沸点、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型、毒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练习:
3、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
(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钠的密度比水小
。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描述
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常用“能”、“可”、“会”、“易”等词语
表示的是一个过程,常用“变为”、“生成”等词语。
判断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
2、
练习:
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汽油能燃烧
(2)块状胆矾被磨成粉末状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会结冰
(4)鸡蛋久置后变臭
(5)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6)通常情况下,铁的密度是7.86g/Cm3
;(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1)D;(2)A;(3)C;(4)B(5)D;(6)C(7)D;(8)B.
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决定
)
(
反映
)
性质
用途
性质
练习: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能导电,铜丝作导线
B.钨的熔点高,钨丝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天然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水的分解和合成的两个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并能对学过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初步形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的认识。
重、难点:(1)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判断分解反应和化学反应
板书设计:
2.2.水分子的变化(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1、表述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两个反应的现象。
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对比:水氢气+氧气
氧化汞汞
+
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引导学生归纳: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的反应。
字母表达式:M
A+B+......
特点:化学反应、一变多
对比:氢气+氧气
水
镁+氧气
氧化镁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引导归纳: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称为化合反应。
字母表示:
A+B+…→M
相同点:化学反应、多变一
指导学生练习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过渡:通过我们对有关“水”的学习,你描述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在自然界有三态变化,
在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产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以上哪些是描述水的性质的?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区别联系常用的描述语言
引导学生归纳:
练习:
3、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区别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描述判断联系
练习:
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汽油能燃烧
(2)块状胆矾被磨成粉末状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会结冰
(4)鸡蛋久置后变臭
(5)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6)通常情况下,铁的密度是7.86g/Cm3
;(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1)D;(2)A;(3)C;(4)B(5)D;(6)C(7)D;(8)B.
拓展:
练习: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铜能导电,铜丝作导线
钨的熔点高,钨丝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天然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小结:归纳本节课知识
布置作业
小组内完成,组长检查
对比三个反应找出共同点:
反应物都只有一种
生成物至少两种
归纳:分解反应的定义
如果用字母表示,试写出表达式
微观分析,有何相同特点?
对比三个反应找出共同点:
反应物至少两种
生成物都只有一种
归纳:化合反应的定义
如果用字母表示,试写出表达式
微观分析,有何相同特点?
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畅所欲言:描述一下水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联系都是描述物质的属性常用的描述语言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沸点、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型、毒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答案:(1)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2)钠的密度比水小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描述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常用“能”、“可”、“会”、“易”等词语表示的是一个过程,常用“变为”、“生成”等词语。判断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
如:
氢气具有可燃性
氢气燃烧
完成练习
思考: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怎样的关系?
如:
酒精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用作燃料
答案:C
回顾整理本节课内容
课下完成作业(共16张PPT)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1、通过对水的分解和合成的两个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并能对学过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3、初步形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表述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两个反应的现象。
2、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
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的微观实质是?
+
水
氢气+氧气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汞
+
氧气
氧化汞
加热
加热
相同点:
反应物都只有一种
生成物都至少两种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的反应。
特点:化学反应、一变多
字母表达式:M
A+B+......
氢气+氧气
水
镁+氧气
氧化镁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相同点:
反应物都至少两种
生成物都只有一种
定义:
字母表示:
特点:
A+B+…→M
化学反应、多变一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D
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B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区别
联系
常用的描述语言
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需要通过发生化
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
熔沸点、吸附性、
溶解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
稳定性、活泼型、
毒性、酸性、
碱性、氧化性、
还原性等
3、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钠的密度比水小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描述
判断
联系
如:氢气具有可燃性
氢气燃烧
决定
体现
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汽油能燃烧
;
(2)块状胆矾被磨成粉末状
;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会结冰
;
(4)鸡蛋久置后变臭
;
(5)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
(6)通常情况下,铁的密度是7.86g/Cm3
;
(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D
A
C
B
D
C
D
B
水不支持燃烧、蒸发吸热
用于灭火
氢气具有可燃性、
放出大量的热
用作燃料
镁粉燃烧时能发出
耀眼的强光
用于照明弹制作
性质
用
途
决定
反映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能导电,铜丝作导线
B.
钨的熔点高,钨丝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C.
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天然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