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它会形成什么离子。
3.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认识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巩固:
1、填空
2、画出钠、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在同一原子中
:质子数=
=
自主学习:
探究离子的形成
1、回顾:核外电子有哪些特点?
2、观察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看最外层上电子数有何规律?
3、思考:原子怎样才能使最外层电子数为8?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发布自己的想法?
4、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钠原子则带
个
电荷。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氯原子则带
个
电荷。原子形成离子时,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
试着画出镁和氧原子它们形成离子的过程
6、归纳:
①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形成
离子,失去几个电子,则带几个
;
②原子得到电子带
电荷,形成
离子,得到几个电子,则带几个
;
③离子所带电荷数就是原子失去或得到
的数目,如:Mg
失2个电子
④定义:带电的
(或
)叫离子。
⑤书写与表示的意义:常见的阳离子
,
常见的阴离子
。
写在符号的右上方,“+”写在
,“1”省略不写。
⑥离子形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
,如: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含有
和
两种离子。
7、原子和离子对比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
电荷
带
电荷
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失电子
一般比较稳定
一般比较稳定
表示方法
如
如
如
相互联系
得到电子
得到电子
原子
失去电子
失去电子
典型习题练习
用“>”、“=”、“<”三种符号或数字填空,有一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0,
②若表示阳离子则n
10,
③若表示阴离子则n
10
④当n=
,该离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9、阅读课本P41【多识一点】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原子分类
8(He为2)
稳定
不易失电子也
不稳定
易失电子
≥4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探究相对原子质量
联系生活,理解“相对”的意义,比如:一个鸡蛋100g,一个苹果300g,则一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
个鸡蛋。
2、阅读自学:P39
完成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
(2)试计算氧原子和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是?
3、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Kg
C.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4、填空,发现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氧
8
16
镁
12
12
铁
26
56
本节课小结:
课堂检测
1、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C.?该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3、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
原子
B.
中子
C.
电子
D.
质子
4、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
一、探究离子的形成
1、回顾:核外电子有哪些特点?
带负电核、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运动快、分层运动、无固定轨迹
2、观察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看最外层上电子数有何规律?
最外层最多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2个电子
3、思考:原子怎样才能使最外层电子数为8?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发布自己的想法?
钠原子失去一个,第二层变为最外层,正好达8电子,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再得到一个也可到8电子稳定结构
4、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11
,电子数为
10
,钠原子则带
1
个
正
电荷。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17
,电子数为
18
,氯原子则带
1
个
负
电荷。原子形成离子时,一定改变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一定不变的是
质子数
,可能改变的是
电子层数
。
5、试着画出镁和氧原子它们形成离子的过程
6、归纳:
①原子失去电子带
正
电荷,形成
阳
离子,失去几个电子,则带几个正电荷
;
②原子得到电子带负
电荷,形成阴离子,得到几个电子,则带几个
负电荷
;
③离子所带电荷数就是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
的数目,如:Mg
失2个电子
Mg2+
④定义:带电的
原子
(或
原子团
)叫离子。
⑤书写与表示的意义:常见的阳离子H+
Na+
K+
Mg2+
Ca2+
Fe2+
Fe3+
Al3+
NH4+
,
常见的阴离子
Cl-
O2-
S2-
OH-
。
数值
写在符号的右上方,“+”写在
数值后
,“1”省略不写。
⑥离子形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基本微粒
,如: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含有
阴离子
和
阳离子两种离子。
7、原子和离子对比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
正电荷
带负
电荷
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失电子
一般比较稳定
一般比较稳定
表示方法
如
H
O
Cl
如
Na+
如
S2-
相互联系
得到电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
失去电子
典型习题练习
用“>”、“=”、“<”三种符号或数字填空,有一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
10,
②若表示阳离子则n
>
10,
③若表示阴离子则n
<
10
④当n=
9
,该离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9、阅读课本P41【多识一点】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原子分类
8(He为2)
稳定
不易失电子也
不易得
稀有气体
<4
不稳定
易失电子
金属
≥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非金属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探究相对原子质量
联系生活,理解“相对”的意义,比如:一个鸡蛋100g,一个苹果300g,则一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
3
个鸡蛋。
2、阅读自学:P39
完成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
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
其基准:1.993×10-26
Kg×
=1.66×10-27Kg
(2)试计算氧原子和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相对质量为2.657×10-26Kg/1.66×10-27Kg=16
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相对质量为9.288×10-26Kg/1.66×10-27Kg=56
(3)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是?
3、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不正确,不是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Kg
不正确,单位是“1”
C.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正确,标准一样,实际质量大,则相对质量也大,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质量之比。
4、填空,发现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质子数
+
中子数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氧
8
8
8
16
镁
12
12
12
24
铁
26
30
26
56
课堂检测
1、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C.?该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3、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
原子
B.
中子
C.
电子
D.
质子
4、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1.D
2.
D
3.
A
4.
(1)12a/b
(
2)6
(3
)B(共20张PPT)
2.3原子结构(2)
1.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它会形成什么离子。
3.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认识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巩固
1、填空
2、画出钠、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在同一原子中
:质子数=
=
。
正
电子
负
质子
中子
电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有哪些特点?
探究离子的形成
观察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看最外层上电子数有何规律?
最外层最多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2个电子
思考:原子怎样才能使最外层电子数为8?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发表自己想法?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钠原子则带
个
电荷。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氯原子则带
个
电荷。
分析:
11
10
1
正
17
18
1
负
试着画一下镁和氧原子它们形成离子的过程
原子形成离子时,
一定改变的是
,
一定不变的是
,
可能改变的是
。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原子核)
电子层数
离子符号的写法
n表述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一般省略不写,n的数值就是得失电子数。
试写出硫、氟、锂、铝形成离子时的离子符号?
归纳:
用“>”、“=”、“<”三种符号或数字
填空,有一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0,
②若表示阳离子则n
10,
③若表示阴离子则n
10
④当n=
,该离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典型习题
=
>
<
9
粒子的判断方法:比较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
等原、大阳、小阴
归纳: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
(2)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
(3)表示: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离子符号
Na+
Cl-
离子结构示意图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
Cl-
)构成的
质子数≠电子数
阅读课本P41【多识一点】
1、根据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可将原子分为?2、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的化学性质有怎样的关系?
原子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形成离子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原子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8(氦2)
<4
≥4
不易形成
阳离子
阴离子
稳定
不稳定
易失电子
不稳定
易得电子
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归纳: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铜、
金刚石
氯化钠
关系
探究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太小了
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
四、
原子质量的计量——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以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O
2、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3、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成正比
1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6克
B、9.288×10-26千克
C、56
D、1/56
C
反馈练习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g
,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2n
m
原子
原子核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小结
1、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该粒子属于原子
B.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C.
该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
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课堂检测
D
D
3、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
;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3)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4)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结构稳定的有
;
(5)表示阳离子的是
。
E
BD
A
B
E
AD
BCE
C
4、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
①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2a/b
6
B2.3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它会形成什么离子。
3.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认识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离子的形成
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
1、填空
2、画出钠、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在同一原子中
:质子数=
=
小组内互查
1、正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负)
核电荷数
电子数
新授:三、离子的形成
导入:原子中电子的质量虽然很小很小,但在化学反应中,却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分析原子怎样才能达到最外层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2个电子)稳定?
展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写法
归纳:1、离子的写法
或n表述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一般省略不写,n的数值就是得失电子数。
离子的定义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3、带的电性不同,形成的原因不同。
4、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原子核)
电子层数
回顾:核外电子有哪些特点?
(带负电核、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运动快、分层运动、无固定轨迹)
观察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看最外层上电子数有何规律?
最外层最多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2个电子
思考:1、原子怎样才能使最外层电子数为8?
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发布自己的想法?
钠原子失去一个,第二层变为最外层,正好达8电子,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再得到一个也可到8电子稳定结构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
为
,电子数为
,钠原子则带
个
电荷。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氯原子则带
个
电荷。
观察:离子符号的写法,自己写一遍
试着写写镁和氧原子它们形成离子的过程,并写出镁离子和氧离子的符号?
归纳:1、如何书写离子符号?
2、什么叫离子?
3、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区别是?
原子形成离子时,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
3归纳:原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分类最外层
电子数形成
离子化学
性质稀有气体原子8(氦2)不形成稳定金属原子<4
阳离子不稳定
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4阴离子不稳定
易得电子
引导:对比物质构成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从符号表达,和形成上加以对比。
阅读课本P41【多识一点】
1、根据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可将原子分为
。
2、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的化学性质有怎样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3、归纳: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物质氧气、
二氧化碳铜、
金刚石氯化钠
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表述: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
归纳:(1)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3)单位“1”,一般不写。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拓展: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接近碳-12的质量的1/12,故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联系生活,理解“相对”的意义,比如:一个鸡蛋100g,一个苹果300g,则一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三个鸡蛋。
阅读自学:P39
完成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
试计算氧原子和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是?
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Kg
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发现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氧816镁1212铁2656
本节课小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内容,说一说有哪些收获,进行自我反思
课堂检测
1、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C.?该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3、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
原子
B.
中子
C.
电子
D.
质子
4、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1.D
2.
D
3.
A
4.
(1)12a/b
(
2)6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