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同步检测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word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同步检测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word版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0 15: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
显微镜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
B.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
C.
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D.
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2.
如图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视角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
站在
远的
高的人
B.
远的一棵
高的小树
C.
远的
高的栏杆
D.
远的
高的竹竿
3.
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望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4.
图中
代表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其中我们居住的星球是
?
A.
B.
C.
D.
5.
下列有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的
C.
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
D.
地球处在太阳系的第四条轨道上
6.
有关显微镜的成像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物镜、目镜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
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
幻灯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照相机
8.
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作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9.
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的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物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A.
I方向
B.
Ⅱ方向
C.
Ⅲ方向
D.
Ⅳ方向
10.
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
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
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二、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1.
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
B.
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
C.
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人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学生
D.
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2.
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
的实像,落在目镜
?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的
?
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13.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
?
像,像成在目镜
?,通过目镜观察时,目镜再把这个像
?
一次,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

,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14.
平面镜前看自身的像,离镜子越远会感觉到
?,这是因为
?。如果用肉眼直接观察很远的物体,视角
?,而用望远镜的物镜把很远物体的像呈在离眼睛很近的地方,视角
?。
15.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
的;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察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镜筒里有由凸透镜组成的物镜和目镜,物镜的作用是得到
?。由于天体离物镜很远,从天体射到物镜上的光经过物镜后,在焦点
?(填“内”或“外”)且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得到倒立
?

?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16.
如图所示,


分别为小婷看一排相同规格的电线杆甲、乙、丙时的视角,丁是一棵树,比电线杆高,并与电线杆乙到小婷眼睛的距离相等,量出各角大小如下表所示:
(1)比较


可得出视角的大小与
?
有关,关系是
?。
(2)比较

可得出视角的大小与
?
有关,关系是
?。
答案
1.
A
【解析】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后,成放大的实像;放大的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过目镜后,成放大的虚像,即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虚像。
2.
B
【解析】同样高的物体离眼晴越近,所成的视角越大;同样远的距离,物体越高,所成视角越大。因此,A与C比较,C成像较大;B与C比较,B成像较大;再根据数学中的比例关系可知,D中
远的
高的竹竿成的像和
远的
高的竹竿成的像大小相等,因此D成的像最小,由以上分析可知,B在视网膜上成像最长。
3.
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后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再经目镜放大,最后得到比原物体放大许多倍的虚像,此虚像未将实像倒置,所以最后看到的像相对于物体为倒立、放大的虚像。
用开普勒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与物镜间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经过物镜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作用相当于将被观察物体移近,再经目镜将得到的实像放大,但最后得到的虚像比原物体小得多,虚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人无法将远处物体倒立放置。
4.
B
【解析】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第
号行星为地球。
5.
B
6.
D
7.
D
8.
D
9.
D
【解析】生物透过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并且像和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从显微镜中看到微小生物向Ⅳ方向游走,表明生物实际上是向I方向游走,所以应该向Ⅳ方向移动载物片,才能使所成的像向中间移动。
10.
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的
倍焦距和
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在目镜的
倍焦距内,再经目镜放大,最后得到比原物体放大许多倍的虚像,因未将实像倒置,所以最后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与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
倍焦距,经过物镜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其作用相当于将被观察物体移近,再经目镜将得到的实像放大,但最后得到的虚像比原物体小得多,仍是倒立的,但人无法将远处的物体倒立放置。
11.
A,
B,
C
【解析】A项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符合题意;
B项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长,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符合题意;
C项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迸入取景画面,应当让像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手机应远离学生,符合题意;
D项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12.
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远视
【解析】本题考查望远镜的原理。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既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如果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是由于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
13.
倒立、放大的实;焦点以内;放大;
14.
像越小;人离镜子越远时,人在镜中的像离镜子也越远,此时,人通过镜子看到像的视角变小了,则人看到的物体感觉上就变小了;很小;变大
15.
远处物体;宇宙中的星体;物体的像;外;缩小;实;放大镜
16.
(1)物体离眼晴的远近有关;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2)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相同距离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
第6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