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人的眼睫毛
蝴蝶的卵
小黄蚂蚁
人的头虱.
大蚂蚁
黄蜂
人体红细胞显微照片
同学们思考这些照片是怎么拍照的呢?
浩瀚的星空
同学们思考这张照片又是怎么拍照的呢?
第五节 显微镜与望远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显微镜
2.望远镜
本节导航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
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载物片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1)显微镜的结构
凸透镜
·
·
·
·
·
2f
F目
F物
F物
·
物镜
目镜
目镜焦距较大,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
(2)显微镜的光路图、显微镜成像原理: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放大、实像。
F目
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显微镜下的数字
在显微镜下看塑料尺的『2』和原来的 『2』有什么不同?
2
原來的『2』
显微镜下的『2』
2
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请思考: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神奇的微观世界,如果要观察遥远的星球,需要用什么?
望远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1)望远镜的结构
2.望远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这是一种常见的望远镜,它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物镜
目镜
·
·
(F目 )
F物
F物
·
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
物镜
目镜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
(2)望远镜的光路图、望远镜的原理: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缩小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但仍比物体小。
F目
疑 问
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是缩小的像,只是像离眼睛的距离很近,为什么我们用望远镜观察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变清楚了呢?
原来,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小、是否清楚跟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有关。
视角
视角越大,人看到的物体越大、越清楚
视 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望远镜虽然没有把物体放大,但成的像离物体很近,增大了视角,所以感觉看到的物体放大了,变清楚了;
物体
像
另外,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
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
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物体。
小 结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象。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大镜。
结构
结构
原理:
原理:
望远镜
显微镜
宇宙
显微镜和望远镜
视角
放大的实像 放大的虚像
缩小的实像 放大的虚像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的方法
显微镜
望远镜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放大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移近
把物体的像放大
小 结:你学会了什么
为什么显微镜物镜的焦距要比较短,目镜的焦距要比较长?为什么望远镜的物镜的焦距要比较长而目镜的焦距要比较短?
解析:使用显微镜时,从物体(标本)射出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过两次放大,光线变得很弱,不容易看清楚.因此,一方面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明亮,一方面物体要尽可能离物镜近一些,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物镜.为了保证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物体要在一倍焦距以外,故物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为使经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的焦距又总是设计得长一些.
使用望远镜(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时,为了使远处的物体(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尽可能明亮,要把物镜做得大些.物镜越大,可以会聚的光线越多,像就越明亮,就越容易观察更远更暗的物体(天体).镜面越大,其焦距就越长.为了尽可能增大视角,经物镜成的实像离目镜的距离要尽可能接近目镜的焦距(比焦距小).为了使更多光线进入到目镜中(增大像的亮度),经物镜成的实像要尽量靠近目镜,所以目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_ 。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像(“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 (“虚像”或“实像”)。
凸透镜
目镜
物镜
实
投影仪
放大镜
虚像
巩固练习
3.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像(填“虚”或“实”),这个像是__________ (填“放大的”或“缩小的”),道理就像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实
缩小的
照相机
放大镜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_____ 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______ 有关。
物体本身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5.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 )
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B、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D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是为了( ).
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是为了( ).
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在愉快,自由,充满激情的物理课堂里,让我们动手做一个望远镜!
1、把凸透镜插入光具座的小孔内,拧紧螺栓;
2、把其中一个凸透镜固定(把下面的固定螺栓拧紧);
3、视线从固定的凸透镜出发,移动另一个凸透镜直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为止,拧紧螺栓。
(3)显微镜的发展:
早期的显微镜
教学用生物显微镜
三维视频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手术显微镜
实体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3)望远镜的发展:
伽利略望远镜
早期的伽利略望远镜
欧洲xmm空间望远镜
数字式巡天望远镜
哈勃天文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它的物镜是一个很大的凹面镜
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全球最大的单镜面光学望远镜
例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的焦距很短
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
C.物镜的焦距很短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
C
连接中考
例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B
连接中考
这种望远镜的基本构成: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f物>f目)
知识点 2
望远镜
点击图片演示望远镜
知识点 2
广阔无垠的宇宙
地球和月亮
太阳系
银河系
类别 目镜 物镜
成像特点
相当于
正立、虚像
倒立、缩小实像
放大镜
照相机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视角
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α
α
视角与什么因素有关?
视角大
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α
视角小
α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视角小
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视角大
α
α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另外,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
例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_(填“望远镜”
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
影仪”)。
望远镜
放大镜
连接中考
伽利略望远镜
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伽利略,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知识点 3
探索宇宙
知识点 3
海王星的发现
海王星外观为蓝色,原因是其大气层中的甲烷。海王星大气层85%是氢气,13%是氦气,2%是甲烷, 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氨气。 海王星可能有一个固态的核,其表面可能覆盖有一层冰。外面的大气层可能分层。海王星表面温度为-218摄氏度,表面风速可达每小时2000公里。 此外,海王星有磁场和极光。还有因甲烷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烟雾。
哈勃天文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红外线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
例 在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中,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 )
A.日心说 B.地心说
C.星云说 D.大爆炸说
A
连接中考
1. 显微镜中物镜成像,目镜也成像,则( )
A.物镜成正立虚像,目镜成倒实像
B.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
C.物镜、目镜均成倒立实像
D.物镜、目镜均成正立虚像
B
基础巩固题
2.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也相当于凸透镜
B
基础巩固题
3. 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后缩
C
基础巩固题
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凸透
物
能力提升题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把水珠变________(选填“厚”或“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
(4)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 _________________,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比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同一竖直直线上
倒立
上
实
厚
6~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