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0 18: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三角形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掌握画三角形指定边上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展台、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清点学生人数,检查预习情况
情景引入
1.谈话导入:
出示生活中一些含有三角形的图片。
2.法制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3.板书课题:
认识三角形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①让学生自由观察,从图中找出三角形。
②让学生自由操作,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边都是线段,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追问:画三角形时,要注意什么?
(“首尾相接”是什么意思?)
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让学生在教科书第75页上,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然后指着图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定点。
2.教学“试一试”
①出示“试一试”
②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③让学生说一说“任选3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
④小组讨论,并观察比较。
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⑤指明回答。
⑥师生共同评价。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①学生独立判断。
②指名回答。
③说说判断的理由。
④师生共同订正。
认识三角形的高
1.教学例2
出示例2场景图.
①学生独立观察人字梁图
②组织交流
问:如果要量这幅图中的人字梁的高,你认为应该从哪里量到哪里?实际上就是量图中哪条线段的长?这条线段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所在的线段有什么关系?
③小组讨论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人字梁的高实际上就是从这个三角形上面的顶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④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注意:画三角形的高时,一般要用虚线。标上直角标记,并在所画线段的旁边标出“高”字;同时,高所对应的边要标记“底”字。)
⑤追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3条)
2.教学“试一试”
①出示“试一试”
②让学生先说说怎样画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③学生独立操作。
④反馈完善。
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要从三角形的底所对的顶点画起,向底边作垂直线段。也可以利用画“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作三角形的高。
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先明确测量的是每个三角形中的哪两条线段。
②再搞清楚三角形底与高之间有何关系,接着学生独立测量。
③组织汇报和交流。
④师生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展示,并交流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交流,讨论画直角三角形高的方法。
③小结: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按要求画三角形。
②提问:这两个三角形的底、高、形状相同吗?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十二第3、4题及相关家庭作业;
2.预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内角和.
七、安全教育:
1.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3.不攀爬护栏、不吊铁门。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