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意义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意义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0 18: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使学生感受分数,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景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
3、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课前准备:
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上数学课。同学们愿意吗?我先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王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就让我们通过这节课都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吧!有信心吗?上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学生,应该怎么分?每个人分到这个苹果的多少?用数字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用分数表示。复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板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西红柿、一块月饼、一块饼干,每个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认识单位“1”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含义吗?(出示三幅图片)
出示课本第46页情景图(月饼和面包)。
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上的分别表示的是:
A.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B.平均分成了几分?
C.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
反馈如下:
a.把4个月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个月饼是这盒月饼的。
b.把8块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3)概括总结。
师:在刚才表示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再汇报交流。
师:你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个月饼、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样的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单位“1”了,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可以是一堆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人数、全校学生人数)
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大家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这里的“谁”把它看作什么?平均分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其中的几份。
全班反馈,师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全班齐读)
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思考,每幅图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让学生回答。
课堂拓展
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如果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作单位“1”,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