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0 21:3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单项选择题
1.18世纪,法国乃至欧洲开展了一场反对旧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黑暗的思想文化运动。该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
C.开辟新航路
D.启蒙运动
2.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启蒙思想的宣传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财政危机的加剧
D.三级会议的召开
3.“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不得受到剥夺。”上述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宪章》
4.如图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
A.17世纪的俄国
B.18世纪的法国
C.19世纪的德国
D.20世纪的美国
5.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于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这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限制了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D.推动了法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6.毛泽东的晚年专门研究了欧洲近代一位人物,关注的重点是他率领军队打破欧洲各国包围后,反过来称霸欧洲,但因战略失误而失败,从中体现失道寡助的历史规律。毛泽东研究的是(
)
A.查理一世
B.罗伯斯庇尔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7.“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C.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D.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8.在18世纪的欧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完全摒弃了自古以来束缚人们的一切制度和观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评价一切”。“这一群人”中包括(
)
A.但丁 莎士比亚
B.伏尔泰 卢梭
C.克伦威尔 拿破仑
D.哥伦布 麦哲伦
9.“每年的7月14日,法国政府不惜巨资,置办国庆典礼,举行阅兵仪式,发表纪念讲话。白天人们载歌载舞,夜晚欢呼狂欢。可以说,有关法兰西共和国的一切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里。”法国“置办国庆典礼”是为了纪念(
)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击退欧洲反法联盟
C.巴黎民众处死路易十六
D.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0.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重要文献,它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出生证书”。这一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11.如下漫画反映出拿破仑在人们心中的不同形象。下列史实与法国人对拿破仑的看法相关的是(
)
A.他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B.他打败了欧洲的反法联盟
C.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他结束了混乱的法国大革命
12.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发动政变,执掌大权
C.颁布法典,加强法制
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13.“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此观点适合评价拿破仑的(
)
A.财政政策
B.对外战争
C.法律规章
D.政治制度
14.“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材料中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B.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C.法国社会矛盾法制化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援助
15.《大国崛起》中写道:“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拿破仑(
)
A.推翻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B.扩大了法国版图
C.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消灭了反法联盟
16.下表是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性文献和部分内容。下列选项对文献内容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文献
内容
《权利法案》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独立宣言》
“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之下时,人民就有权利及义务推翻这个政府。”
《人权宣言》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A.推翻专制统治,追求民主共和
B.立法彰显人权,保障公民权利
C.宣扬自由平等,构建法治社会
D.同情底层社会,抨击社会不公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写道:“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是马克思对什么事件的评价?得出如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18.(7分)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权宣言》明确地表达了国家最高权力来自国民,即主权在民的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二 旧制度死亡,万劫不复;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在上帝的帮助下,自由有朝一日终将驱逐僭越者。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权宣言》宣扬的思想。(1分)
(2)材料二中“大革命的私生子”和“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各指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主要作用。(2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场革命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保证“大革命的合法女儿”的?(2分)
19.(9分)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了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拿破仑征服失败后)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下,屈服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的所有军队在西班牙、俄国、德国先后吞噬之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米涅《法国革命史》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的伟大革命。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帝国指的是什么帝国?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该帝国灭亡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5
DBCBC
6——10
DDBAB
11——16
CCBACB
17.
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主义,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使更多欧洲人了解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激励着人们为改变旧社会而奋斗。
18.
(1)主权在民。(1分)
(2)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1分)自由。(1分)
(3)摧毁封建制度,建立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2分)
(4)通过《人权宣言》或法律。(2分)
19.
(1)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2分)
(2)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1分)原因:国内:人民厌战;国外: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军事:拿破仑的军事力量基本被吞噬。(3分)
(3)观点:不矛盾。(1分)理由:他们分别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论述。(能揭示出此意思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