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08: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40
1949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 任务
领导 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1949年 新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时期(1919—1924)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第三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第四阶段 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注:
第五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 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年“宁汉合流”
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济南惨案
皇姑屯事件
北伐形势图
汪精卫与蒋介石
二次北伐
1928年
东北易帜
国民党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政治:形式上统一全国
为何国民政府是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蒋冯战争
中原大战
蒋桂战争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1929.3
1929.5
当时国民党内部仍旧存在各派军阀混战,
在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政派组成的反蒋联合。
政治:形式上统一全国
学习拓展
1930年5至1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由于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史称“中原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超过百万,最终以蒋介石集团的胜利而结束。中原大战是中华民国建立后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材料:国民政府于1927年9月实行关税自主,裁撤厘金;1928年6月发动“改订新约”运动,近20个西方国家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年6月提倡国货,要求政府机关带头购买、使用国货;1928年6月和1929年12月分别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和《工厂法》,1929年7月至1934年4月先后修正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奖励特种工业审查标准》《工业奖励法》,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1933年2月“废两改元”统一国币;1935年11月针对此前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白银价格猛涨和外流,实行法币政策。
官僚资本凭借四大银行聚敛财富
①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经济:民族工业夹缝中发展
②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有所提高
原因
表现
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发展
经济:民族工业夹缝中发展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国民党对中共的政策?
“兹特重颁赏格,如前方剿匪各部队及各县警队,能击毙朱毛献其首级者,合赏洋五万元,能活捉朱毛捆送来辕者,合赏洋十万元。”
——1930年7月28日 《江西民国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转折,不断前进......
名词解读
官僚资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四大银行: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家族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2)特点:
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在萎缩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二)过程
1.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
(一)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八七会议会址
毛泽东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斗争的需要,响亮地提出:“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指湖南中共组织向国民党妥协,遭遇屠杀),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对中国革命理论和斗争方式的巨大突破。
—邵建斌《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
2.八七会议(1928.8.7 汉口):
3.秋收起义(1927.9):进攻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山区进军。


长沙
长沙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
文家市决策:1927年9月19日,起义军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举行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三湾改编:1927年9月底起义军在江西永新三湾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进军井冈山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朱毛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材料 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初期就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教材补充】“工农武装割据”: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道路。
(2)实践: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党的领导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根据地建设
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
经济建设
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武装斗争
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四次粉碎国民党“围剿”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3)结果: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1)原因:
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三、红军长征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10三军会师
(2)长征路线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的错误;改组中央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3)遵义会议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意义
1.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革命种子,鼓舞了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
3.经过长征锻炼和保存下来的革命骨干,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感悟长征精神。
合作探究二
内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意义:1.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2.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课堂检测
1.有人写道:“从1928年成立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受到内部纷争和外来入侵的闲扰,几乎没有一天享受到安宁。”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交织
B.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中国没有完成统一,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A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标志着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支新型人民军队(  )
A.中共的领导是其显著特征
B.建立伊始毛泽东掌握军队领导权
C.抗战初期被改编为八路军
D.为“打倒列强,除军阀”立下不朽功勋
A
3.1933年10月,国民党出动百万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面对敌人重兵,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采取军事冒险主义,给红军带来重大损失,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面对危局,中国共产党决定(  )
A.召开遵义会议 B.实行战略转移
C.开展土地革命 D.发动武装起义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