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
1.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2.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最早提出: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提出
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
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
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2)解决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核心内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
(5)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写入党章:2007年十七大
解决问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
(1)形成:2017年十九大
(2)解决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核心内容: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写入党章:中共十九大
写入宪法:2018《宪法修正案》131
(5)地位:继承发展、最新成果、组成部分,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写入党章
意义/地位
形成
邓小平理论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2018年
写入宪法)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集中体现、重大成果
继承和发展
最新成果
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指南
1.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2016年全球港口排名前20位
◎全球排名前50位的港口分布
◎“复兴号”高铁
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最高可达400km/h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目前最大下潜深大为7062米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3)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4)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5)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5G时代到来:
5G的网络速度至少是4G网络的15倍。4G网络的平均速度为30Mbps,15倍的话也就是450Mbps
◎移动支付:
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
◎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
3.精神文明、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1)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2)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1)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3)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4)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表现
(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②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亲、诚、惠、容”是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亲”是指睦邻友好,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增加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等;“诚”是指诚信诚意对待周边国家;“惠”是指互惠互利;“容”是指倡导包容,促进地区合作。
“真、实、亲、诚”是在中非传统友好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的对非政策新理念。他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表现
(2)倡导和平发展理念: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胡锦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1.表现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②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③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一带一路”
2.影响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理念
和平发展
外交布局
全方位
外交目的
为国家发展服务
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历史意义
从参与者变成推动者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供中国方案
【知识小结】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2017年:
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七大”,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写入2018《宪法修正案》
综合国力提升
国际
影响力
不断扩大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2.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高新科技)
3.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4.国防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两条主线:
历史意义: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则: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全球化的推动者
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小结
课堂检测
B
1.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其中“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是指( )
A.主张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强调意识形态居于首要地位
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我国( )
A.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有限
C.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D.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影响力
D
3.有资料表明:“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恢复或参加了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并且放弃了作为唯一的不接受多边援助的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得多边技术援助项目最多的国家。”当时我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
A.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结盟
B.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服务
C.争取更多的国际发言权
D.走新型的大国关系之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