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训练 2021年暑假预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 训练 2021年暑假预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0 19: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测量平均速度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A.小车
B.停表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2.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
3.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2h
后两车同时开到距甲地
100km
处,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这
2h
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
100km
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前
60km
路程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D.在前
1h
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
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
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5.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BC段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
C.CD段汽车做减速运动
D.BC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
0.02s
拍一次照,用字母
A、B、C、D、E
标记小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
1m/s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8.小淘子在实验室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经多次测量路程所得数据分别为15.53cm,15.54cm,15.82cm,15.55cm和15.54cm,停表测出小车通过时间为3s。经过数据处理后小车的平均速度应记录为(  )
A.5.18cm/s
B.5.19cm/s
C.5.22cm/s
D.5.23cm/s
9.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当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0~3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30m/s
C.0~3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当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是20m/s
10.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5m/s
C.4.8m/s
D.2m/s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4间段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B.t1~t3间段甲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间段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1间段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的
12.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当小车自斜面顶端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滑至底端如图所示位置时停止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6cm/s
B.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4cm/s
C.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斜面的倾斜度越大越好,可以节省实验时间
13.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小
D.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与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14.于“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
B.用刻度尺和停表间接测量小车的速度
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平均速度
D.用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精确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5.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小
二、填空题
16.眉山市于2021年4月24日,在东坡区举办了“千禾杯”半程马拉松赛,某选手在湖滨路一段平直赛道上用2min时间跑了960m,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m/s;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建筑物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
 
 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或“变速”),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1.80c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
 
 m/s。
三、解答题
18.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的前40m平均速度:
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
计时员位置
10m处
20m处
30m处
40m处
时间(s)
8
15
23
28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和______;
(2)根据上面的数据:从10m处到4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此同学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19.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自由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选填“慢”或“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5)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
=______(用v、v1表示)。
20.以下是小宇同学“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摘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将其报告中横线上或虚线框内要求的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小车、 
 、停表、斜面、金属挡板、木块。
【实验数据】请你在下面虚线框内设计测量小由A运动到B、B运动到C以及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分析】小宇同学做完实验,发现小车下滑的两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这说明,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尽量 
 斜面的倾斜度。
2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AB、tAC。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______;
(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小”“大”),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小”),经测量,tAB=3.0s,tAC=5.0s,则小车是______(选填“匀速”
“变速”)直线运动。
2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ν﹣t图象如图所示,前10s通过的路程为120m,第10s时速度达到20m/s。求:
(1)前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20s内通过的总路程。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D
4.
B
5.
C
6.
D
7.
C
8.
A
9.
D
10.
C
11.
A
12.
C
13.
B
14.
D
15.
AB
二、填空题
16.
8;运动
17.
匀速;0.3
三、解答题
18.
刻度尺
秒表
1.5
不是
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不同
19.
v=
25
50


20.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刻度尺;
【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实验分析】变速;减小。
21.
停表

便于测量时间

变速
22.
(1)12m/s;(2)320m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