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自学自测
一、选择题
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
A.
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
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舞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3.
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腈的气味是因为(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涧瀑布
C.
秋天,菊香满园
D.
冬天,雪花飘飘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地上的积水慢慢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
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6.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清晨湖面上雾气腾腾
B.百花绽放时花香四溢
C.汽车驶过后尘土飞扬
D.寒冬腊月里大雪纷飞
7.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
B.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C.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
D.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
8.固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固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9.
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10.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A.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
液体很难被压缩
C.
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D.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1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B.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有斥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确定
1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橡皮筋容易被拉长,是由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风吹动柳絮漫天飞舞,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1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不停地在做??????????,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蒸发越快.
15.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因其清香雅韵的风味而被很多人喜欢,冲泡茶叶时会闻到阵阵茶香,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用热水冲泡时会比用冷水冲泡时茶香更浓厚,说明温度越高这种运动会越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
16.红木家具的加工场,其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一种______
现象,它是由于红木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
运动的结果。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木头交接处要留有适当的缝隙,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木头会产生______
现象。
17.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能结合在一起,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18.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当两分子间的引力___________斥力时,分子处在平衡位置;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__________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的斥力________引力。
1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咏梅的绝唱,从物理学角度看,水中稀疏的影子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诗人嗅到梅花的“暗香”说明______。
20.
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该实验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
21.
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________。
三、解答题
2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均匀混合后总体积______,说明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的玻璃管;
(2)图2是______现象,说明_____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______;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A
6.
B
7.
D
8.
C
9.
B
10.
C
11.
D
12.
B
13.
AD
二、填空题
14.
无规则运动
越快
15.
无规则的运动;剧烈
16.
扩散?
无规则?
热胀冷缩
17.
空隙
引力
18.
引;斥;等于;大于;大于
19.
反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
变大;引力
21.
硫酸铜溶液;快
三、解答题
22.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小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斥力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