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彩的光第4节 光的色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多彩的光第4节 光的色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1 06: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光的色散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组成的.
1.了解光的三基色.
2.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进行手影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有更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难点】
做好光的色散实验、透明体的颜色实验及不透明体的颜色实验.
知识点一 研究光的色散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6-67,完成以下问题】
1.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合作探究】
演示一 太阳光折射实验
在一个容器中装满水,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调整镜面倾斜的角度,可以在对面的白屏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
概念: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演示二 研究白光的分解
取一块三棱镜、一块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按如下图所示放置.
请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
探究一 雨后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答: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彩虹了.
★ 【教师点拨】
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 【跟进训练】
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最下面的
是紫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知识点二 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8,完成以下问题】
1.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了白光,这种现象叫光的混合.
2.物体通常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演示三 光的三基色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基色.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答: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知识拓展 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演示四 物体的颜色
红花 绿叶
探究二 透明物体的颜色
如上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依次通过三棱镜、透明玻璃、白屏,观察实验现象.换用不同颜色的玻璃,重复实验.
换用不同颜色的玻璃,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红色玻璃只能通过红光;绿色玻璃只能通过绿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
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探究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如上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依次通过三棱镜、覆盖有不透明纸的白屏,观察实验现象.换用不同颜色的纸,重复实验.
换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把红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把蓝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蓝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 【教师点拨】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的.
★ 【跟进训练】
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D )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一、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
(1)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基色.
(2)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视频见课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