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1 09:25:25

内容文字预览

(共76张PPT)
暑假辅导班机构专用教学课件
9
(一)新课预习
(二)学霸笔记
(三)导读练习
(四)主题阅读练习
(五)写作驿站
(一)新课预习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你的童年生活里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呢?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新知导入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
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鲁迅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被迫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在厦门大学时,又受到一些“学者们”的排挤,这使他感到十分寂寞和愤懑。他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就写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皂荚树(
jiá

菜畦(
qí)
确凿(
záo

云霄(
xiāo)
攒(cuán

桑葚(
shèn)
蟋蟀(x!
shu4i

后窍(qi4o)
斑蝥(bān
máo)
油蛉(
líng

敛(
liǎn)
秕谷(


倜傥(t$
tǎng)
淋漓(lín


锡箔(
b6

窦(
d8u)
学习字词
预习思考

l8u
)露底

l
)锋芒毕露

ǎo)拗断

4o)拗口

ni
)执拗



cuán)攒集

zǎn)积攒

qiāo
)静悄悄

qiǎo
)悄寂




báo)薄板

b6)日薄西山

b8)薄荷
辨别多音字
预习思考
斑(
bān
)斑斓
班(
bān
)班门弄斧
秕(

)秕谷
妣(

)如丧考妣
蚍(

)蚍蜉
敛(
liǎn
)收敛
殓(
li4n
)入殓
儒(

)儒雅
濡(
rú^
)相濡以沫
孺(

)孺子可教
辨别易混字
预习思考
长吟: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敏捷。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倜傥: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理解词义
预习思考

读课

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
思考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思考3:作者为什么对儿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他借回忆儿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思考问题
预习思考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基调朗读。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9~24):
回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回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第一部分(1~8):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
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②表明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
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1~8段:
回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过渡,
承上启下。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快乐
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课文中写了读书时偷跑进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写了被先生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先生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先生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作者说“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品味第一部分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个方面: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我的乐园
总写
分写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第2段近景描写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远景描写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近景远景结合,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广阔。
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从静态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从动态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静动交错运用,整个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从视觉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从听觉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味觉写“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这些描写把百草园这个儿童的乐园写得有声有色。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后面的内容,还突出鲁迅描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说一说: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闲笔?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于插叙。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试分析第7段中“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动词的表达效果。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作者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源,却乐在其中。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
书屋内的陈设
(11)
对先生的印象
(12~16)
询问怪哉虫
(17~20)
后园拾趣
(21~23)
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品味第二部分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我”对三味书屋的环境感觉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未脱童稚的“我”对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作者描写三味书屋时抓住了哪些事物?作用是什么?
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写了书屋的竹门、扁、画等典型事物。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陈设简单、色调沉重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一般。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三味书屋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由不常用戒尺可以看出先生很少体罚学生,说明先生是一个和蔼、严而不厉的老师。
由“我”问“怪哉”虫可看出他的方正、质朴,由孩子都到他的私塾来读书,可见他是学识渊博的人。
去后园玩,去的多了不可以,一同回来也不行,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对孩子教育有方的人。(开始对?“我”严厉,后来好多了)
由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教学认真的老师。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我”
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学生,由“我”问“怪哉”虫的事件可以看出来。
“我”
是一个努力认真的学生,从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来的严厉到变好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从“我”在后园中折蜡梅、寻蝉蜕等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天赋才情的孩子,由“我”会描绣像可见。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远不如百草园那样多彩有趣,却也是令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
在这里,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三味书屋呆板、枯燥的生活。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我”对老师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对老先生充满着恭敬、敬佩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说明先生比较开明,他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详细描写先生读书时的神态、动作有何作用?
通过“微笑”“仰”“摇”“拗”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先生读书入神、自我陶醉的情态。对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先生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三味书屋的学习氛围是什么样的?“我”喜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呢?请同学们简要说说。
书屋环境:陈设简单、色调沉重
三味书屋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而可亲可敬
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单调枯燥
求知中不乏乐趣
读书生活:有趣、寻找读书外的乐趣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是这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讨论分析
精读课文
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评价示例: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求知的积极性。用戒尺打、罚跪是私塾管理学生的主要方式,先生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刻画了先生严而不厉的形象;学生可以到后园玩,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可以“做戏”
“画画儿”等,都表现了先生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开明思想,因此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
讨论分析
精读课文
为什么说“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
因为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可以偷着做戏、画画儿。表面上看是违纪行为,实际上反映出儿童对艺术的兴趣,也反映了私塾教育给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地是狭窄的,束缚了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
讨论分析
精读课文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随意而充实的童年生活是宝贵的财富,而生活的种种限制也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变化
相同点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伴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适应有限制的生活
不同点
无拘无束,随意而充实
有趣味,但也枯燥
讨论分析
精读课文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欢乐有趣
恋恋不舍
新鲜好奇天真幼稚
百草园
甜美的回忆
成长的乐园
各种动植物(有趣)
美女蛇的故事(神秘)
雪天里捕鸟(快乐)
三味书屋
陈设、行礼(威严)
提问受挫(严厉)
读书生活(枯燥)
园中玩耍(自由)
偷偷描画(快乐)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文本特色
1.结构明朗,脉络清晰
文章紧扣标题“从……到……”格式行文,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用第9段自然过渡,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是一致的。写童年的玩乐生活与学习生活,形成对照,表现童年生活的变化。
2.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文章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从视觉角度写颜色如“碧绿”“
紫红”;写形状如“高大”“肥胖”
“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从听觉角度写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从味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
积累拓展
3.用词准确,生动传神
菜畦的“碧绿”,石井栏的“光滑”,皂荚树的“高大”,桑椹的“紫红”,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又如作者用“扫”“支”“撒”
“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楚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
积累拓展
鲁迅《朝花夕拾》
季羡林《我的童年》
莫言《童年读书》
积累拓展
推荐阅读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结构图解
?
?主题解说
?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及欢乐的心理。
文本概览
?写作特色?
文章第二段的描写形神兼备,多姿多彩,惟妙惟肖。首先,善于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其次,写景井然有序,思路清晰。
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
插叙的作用主要有: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②衬托主要人物;③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④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作铺垫,或与前文(后文)形成对比。
例:本文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本文在回忆百草园的生活时插入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我”儿时乐园的无限趣味,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聚焦
(三)导读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鼎沸(dǐnɡ)
书塾(shú)
觅食(mí)
倜傥(dǎnɡ)
B.收敛(liǎn)
竹筛(shāi)
秕谷(pǐ)
东方朔(sù)
C.攒成(cuán)
蝉蜕(tuì)
盔甲(kuī)
拗过去(ǎo)
D.菜畦(xí)
斑蝥(máo)
皂荚(jiá)
桑椹(shèn)
积累运用
C
【解析】A.觅(mì),傥(tǎnɡ);B.秕(bǐ),朔(shuò);D.畦(q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戒尺 
  脊梁 
 覆盆子
B.珊瑚 
 锡泊 
 低吟 
 渊博
C.缠络  
云宵 
 蟋蟀  
绅士
D.油蛉  
确凿 
 脑髓 
 签赏
积累运用
A
【解析】B.泊(箔);C.宵(霄);D.签(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形容很少有人来)
B.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积累运用
C
【解析】C.“机关”在句子中指秘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集贸市场交通便利,每天早上人声鼎沸。
B.秦岭腹地虽然风景优美,但由于地势险峻,所以人迹罕至。
C.每次考试,大家都大有所获,真是开卷有益啊。
D.小区居民以为有了保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昨晚又有几户居民家中财物被盗。
积累运用
C
【解析】C.“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总有益处。用在这里不合适。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积累运用
C
【解析】C.“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总有益处。用在这里不合适。
6.学习本课后,请完成下列习题。
(1)【读课文,拟对联】“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示例:三味书屋习字作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2)【赏美景,仿句子】课文在写百草园时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洋溢着作者喜悦的心情,也让我们欣赏到了百草园的美景。请你也用这种句式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示例:不必说春天里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云淡风轻,也不必说炎炎夏日中荷叶翩翩,蝉鸣阵阵,流水潺潺。单是秋天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就让人咏叹不尽了!
积累运用
这是一幅名为《童年》的漫画。画面中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两个名为“家”和“学校”的大鸟笼,两
(3)【品漫画,做分析】
①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笼子中间是用护栏围着的通道,一个背着书包戴着眼镜的小朋友正通过通道从学校回家,他一边走,一边看着语文课本。
告诫我们不能局限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不能死读书。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课内精读
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
课内精读
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7.根据选段内容,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8.选文景色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后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描写,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
课内精读
植物
动物
植物
整体
局部
听觉
触觉
味觉
9.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无法表现出这种情态。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10.“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单是”突出了下面的内容,让人感到百草园的乐趣比比皆是。
(四)主题阅读练习
童年钟声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是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柳树、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树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
课外品读
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幽静曲折的小路上,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音乐。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西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清风下轻轻地飘动着的红旗,是那么鲜艳动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
课外品读
在树上,敲起来“当当”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己创造游戏,弹玻璃球、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那时村里和学校都没钱,学校就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春天让我们排着队去山冈沟底去捋刺槐树叶,秋天去田野翻地捡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蝎子。那时山上蝎子多,搬动大的石头块,就会发现有蝎子高扬尾刺与你对视,或直往石缝里钻。我们就迅速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一只二分钱,抓上半天就能卖几毛钱。
课外品读
⑤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了……
⑥中年、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纯真,多了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们在现实生活的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我们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会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⑦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它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来,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课外品读
11.联系全文来看,本文以“童年钟声”为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童年钟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抒发情感的重要依托,作者借“钟声”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课外品读
难点突破:标题的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或内容;2.点明文章主旨;3.交代行文线索;4.奠定情感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课外品读
12.第③段主要描述了哪些童年生活?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背起”“跑出”“追逐”“嬉闹”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欢乐,体现了钟声给孩子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读书、升国旗、听钟声上学、玩游戏等。
1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快乐、纯真而简单的童年生活,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多一些童真、童趣,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课外品读
15.第②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在写景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同学认为本文第②段与文章主题关联不大,应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之处:都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特征鲜明,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景物特征,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能删除。第②段描写了村子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突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作了铺垫。
课外品读
(五)写作驿站
16.课文中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同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这些景物描写之中。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吧。(200字以内)
【写法分析】“多角度描写景物”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来描写景物,将景物描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等进行描写,描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渗透进去。
写作驿站
例文:我心中的乐园是家乡的南湾湖。南湾湖非常美丽,尤其是在夏天的早晨。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让其袅袅升入高空。这微风没有打扰湖水,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的涟漪,就像一面镜子。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晃,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垂到湖面上,抚摸静静的湖水……南湾湖的景色真美啊,我爱这迷人的南湾湖。
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示例:不必说清澈的河水,精致的石桥,茂密的树林,蔚蓝的天空;也不必说雄鹰在天空中翱翔,鸟儿在树枝上鸣叫,身披黑装的蝌蚪在水中玩耍,柔软的水草在水底摇曳生姿。单是一片草地,就有无限趣味。蚂蚁在小草上睡觉,鲜花在微风中舞蹈。扒开那绿油油的小草,有时会遇见身穿绿夹克的蚂蚱,假如你用手去捉它,它会一下子蹦得很远。草地里常长出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不过有一种小花长得格外可爱,黄色的小花瓣,用微笑的小脸对着你。我常常把这些小花摘下来,和柳枝一起,做成一个漂亮的花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你的童年生活里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呢?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
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鲁迅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被迫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在厦门大学时,又受到一些“学者们”的排挤,这使他感到十分寂寞和愤懑。他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就写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确凿(záo)
菜畦(qí)
皂荚树(jiá)
桑葚(
shèn)
云霄(
xiāo)
油蛉(
líng

蟋蟀(xīshuài)
后窍(qiào)
斑蝥(bān
máo)
攒(cuán

敛(
liǎn)
秕谷(


倜傥(tì
tǎng)
淋漓(lín


窦(dòu)
锡箔(


辨别多音字


báo)薄板


lòu
)露底

bó)日薄西山


)锋芒毕露

bò)薄荷


cuán)攒集


ǎo)拗断


qiāo
)静悄悄

zǎn)积攒

ào)拗口

qiǎo
)悄寂

niù)执拗
理解词义
长吟: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敏捷。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倜傥: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读课

思考问题
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
思考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思考3:作者为什么对儿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他借回忆儿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基调朗读。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9~24):回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自主探究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②表明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
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1~8段:
回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承上启下。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快乐
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课文中写了读书时偷跑进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写了被先生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先生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先生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品味第一部分
作者说“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总写我的乐园
分写三个方面: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第2段近景描写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远景描写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近景远景结合,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广阔。从静态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从动态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静动交错运用,整个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从视觉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从听觉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味觉写“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这些描写把百草园这个儿童的乐园写得有声有色。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后面的内容,还突出鲁迅描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说一说: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闲笔?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于插叙。
试分析第7段中“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动词的表达效果。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作者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源,却乐在其中。
课文探究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
书屋内的陈设
(11)
对先生的印象
(12~16)
询问怪哉虫
(17~20)
后园拾趣
(21~23)
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我”对三味书屋的环境感觉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未脱童稚的“我”对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作者描写三味书屋时抓住了哪些事物?作用是什么?
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写了书屋的竹门、扁、画等典型事物。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陈设简单、色调沉重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一般。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三味书屋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由不常用戒尺可以看出先生很少体罚学生,说明先生是一个和蔼、严而不厉的老师。
由“我”问“怪哉”虫可看出他的方正、质朴,由孩子都到他的私塾来读书,可见他是学识渊博的人。
去后园玩,去的多了不可以,一同回来也不行,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对孩子教育有方的人。(开始对?“我”严厉,后来好多了)
由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教学认真的老师。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我”
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学生,由“我”问“怪哉”虫的事件可以看出来。
“我”
是一个努力认真的学生,从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来的严厉到变好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从“我”在后园中折蜡梅、寻蝉蜕等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天赋才情的孩子,由“我”会描绣像可见。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远不如百草园那样多彩有趣,却也是令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
在这里,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三味书屋呆板、枯燥的生活。
“我”对老师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详细描写先生读书时的神态、动作有何作用?
通过“微笑”“仰”“摇”“拗”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先生读书入神、自我陶醉的情态。对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先生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三味书屋的学习氛围是什么样的?“我”喜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呢?请同学们简要说说。
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是这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评价示例: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求知的积极性。用戒尺打、罚跪是私塾管理学生的主要方式,先生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刻画了先生严而不厉的形象;学生可以到后园玩,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可以“做戏”
“画画儿”等,都表现了先生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开明思想,因此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
为什么说“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
因为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可以偷着做戏、画画儿。表面上看是违纪行为,实际上反映出儿童对艺术的兴趣,也反映了私塾教育给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地是狭窄的,束缚了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变化
相同点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伴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适应有限制的生活
不同点
无拘无束,随意而充实
有趣味,但也枯燥
随意而充实的童年生活是宝贵的财富,而生活的种种限制也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课文主旨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
板书设计
文本特色
1.结构明朗,脉络清晰
文章紧扣标题“从……到……”格式行文,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用第9段自然过渡,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是一致的。写童年的玩乐生活与学习生活,形成对照,表现童年生活的变化。
2.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文章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从视觉角度写颜色如“碧绿”“
紫红”;写形状如“高大”“肥胖”
“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从听觉角度写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从味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
3.用词准确,生动传神
菜畦的“碧绿”,石井栏的“光滑”,皂荚树的“高大”,桑椹的“紫红”,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又如作者用“扫”“支”“撒”
“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楚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
推荐阅读
鲁迅《朝花夕拾》
季羡林《我的童年》
莫言《童年读书》
(二)学霸笔记
?结构图解
?
?主题解说
?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及欢乐的心理。
?写作特色?
文章第二段的描写形神兼备,多姿多彩,惟妙惟肖。首先,善于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其次,写景井然有序,思路清晰。
考点聚焦
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
插叙的作用主要有: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②衬托主要人物;③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④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作铺垫,或与前文(后文)形成对比。
例:本文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本文在回忆百草园的生活时插入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我”儿时乐园的无限趣味,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练习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鼎沸(dǐnɡ)
书塾(shú)
觅食(mí)
倜傥(dǎnɡ)
B.收敛(liǎn)
竹筛(shāi)
秕谷(pǐ)
东方朔(sù)
C.攒成(cuán)
蝉蜕(tuì)
盔甲(kuī)
拗过去(ǎo)
D.菜畦(xí)
斑蝥(máo)
皂荚(jiá)
桑椹(shèn)
C
【解析】A.觅(mì),傥(tǎnɡ);B.秕(bǐ),朔(shuò);D.畦(q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戒尺 
  脊梁 
 覆盆子
B.珊瑚 
 锡泊 
 低吟 
 渊博
C.缠络  
云宵 
 蟋蟀  
绅士
D.油蛉  
确凿 
 脑髓 
 签赏
A
【解析】B.泊(箔);C.宵(霄);D.签(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形容很少有人来)
B.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C
【解析】C.“机关”在句子中指秘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集贸市场交通便利,每天早上人声鼎沸。
B.秦岭腹地虽然风景优美,但由于地势险峻,所以人迹罕至。
C.每次考试,大家都大有所获,真是开卷有益啊。
D.小区居民以为有了保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昨晚又有几户居民家中财物被盗。
C
【解析】C.“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总有益处。用在这里不合适。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C
【解析】C.“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总有益处。用在这里不合适。
6.学习本课后,请完成下列习题。
(1)【读课文,拟对联】“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味书屋习字作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2)【赏美景,仿句子】课文在写百草园时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洋溢着作者喜悦的心情,也让我们欣赏到了百草园的美景。请你也用这种句式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不必说春天里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云淡风轻,也不必说炎炎夏日中荷叶翩翩,蝉鸣阵阵,流水潺潺。单是秋天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就让人咏叹不尽了!
(3)【品漫画,做分析】
①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笼子中间是用护栏围着的通道,一个背着书包戴着眼镜的小朋友正通过通道从学校回家,他一边走,一边看着语文课本。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告诫我们不能局限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不能死读书。
课内精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7.根据选段内容,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
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8.选文景色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后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描写,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
植物
动物
植物
整体
局部
听觉
触觉
味觉
9.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无法表现出这种情态。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10.“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单是”突出了下面的内容,让人感到百草园的乐趣比比皆是。
(四)主题阅读练习
童年钟声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是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柳树、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树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
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幽静曲折的小路上,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音乐。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西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清风下轻轻地飘动着的红旗,是那么鲜艳动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在树上,敲起来“当当”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己创造游戏,弹玻璃球、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那时村里和学校都没钱,学校就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春天让我们排着队去山冈沟底去捋刺槐树叶,秋天去田野翻地捡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蝎子。那时山上蝎子多,搬动大的石头块,就会发现有蝎子高扬尾刺与你对视,或直往石缝里钻。我们就迅速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一只二分钱,抓上半天就能卖几毛钱。
⑤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了……
⑥中年、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纯真,多了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们在现实生活的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我们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会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⑦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它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来,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11.联系全文来看,本文以“童年钟声”为题有何作用?
题目“童年钟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抒发情感的重要依托,作者借“钟声”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难点突破:标题的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或内容;2.点明文章主旨;
3.交代行文线索;4.奠定情感基调;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12.第③段主要描述了哪些童年生活?请简要概括。
读书、升国旗、听钟声上学、玩游戏等。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背起”“跑出”“追逐”“嬉闹”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欢乐,体现了钟声给孩子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1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无限快乐、纯真而简单的童年生活,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多一些童真、童趣,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5.第②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在写景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同学认为本文第②段与文章主题关联不大,应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同之处:都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特征鲜明,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景物特征,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能删除。第②段描写了村子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突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作了铺垫。
(五)写作驿站
16.课文中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同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这些景物描写之中。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吧。(200字以内)
【写法分析】“多角度描写景物”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来描写景物,将景物描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等进行描写,描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渗透进去。
例文:我心中的乐园是家乡的南湾湖。南湾湖非常美丽,尤其是在夏天的早晨。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让其袅袅升入高空。这微风没有打扰湖水,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的涟漪,就像一面镜子。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晃,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垂到湖面上,抚摸静静的湖水……南湾湖的景色真美啊,我爱这迷人的南湾湖。
17.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示例:不必说清澈的河水,精致的石桥,茂密的树林,蔚蓝的天空;也不必说雄鹰在天空中翱翔,鸟儿在树枝上鸣叫,身披黑装的蝌蚪在水中玩耍,柔软的水草在水底摇曳生姿。单是一片草地,就有无限趣味。蚂蚁在小草上睡觉,鲜花在微风中舞蹈。扒开那绿油油的小草,有时会遇见身穿绿夹克的蚂蚱,假如你用手去捉它,它会一下子蹦得很远。草地里常长出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不过有一种小花长得格外可爱,黄色的小花瓣,用微笑的小脸对着你。我常常把这些小花摘下来,和柳枝一起,做成一个漂亮的花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你的童年生活里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呢?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
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鲁迅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被迫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在厦门大学时,又受到一些“学者们”的排挤,这使他感到十分寂寞和愤懑。他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就写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确凿(záo)
菜畦(qí)
皂荚树(jiá)
桑葚(
shèn)
云霄(
xiāo)
油蛉(
líng

蟋蟀(xīshuài)
后窍(qiào)
斑蝥(bān
máo)
攒(cuán

敛(
liǎn)
秕谷(


倜傥(tì
tǎng)
淋漓(lín


窦(dòu)
锡箔(


辨别多音字


báo)薄板


lòu
)露底

bó)日薄西山


)锋芒毕露

bò)薄荷


cuán)攒集


ǎo)拗断


qiāo
)静悄悄

zǎn)积攒

ào)拗口

qiǎo
)悄寂

niù)执拗
理解词义
长吟: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敏捷。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倜傥: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读课

思考问题
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
思考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思考3:作者为什么对儿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他借回忆儿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基调朗读。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9~24):回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自主探究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②表明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
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1~8段:
回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承上启下。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快乐
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课文中写了读书时偷跑进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写了被先生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先生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先生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品味第一部分
作者说“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总写我的乐园
分写三个方面: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第2段近景描写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远景描写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近景远景结合,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广阔。从静态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从动态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静动交错运用,整个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从视觉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从听觉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味觉写“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这些描写把百草园这个儿童的乐园写得有声有色。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后面的内容,还突出鲁迅描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说一说: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闲笔?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于插叙。
试分析第7段中“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动词的表达效果。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作者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源,却乐在其中。
课文探究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
书屋内的陈设
(11)
对先生的印象
(12~16)
询问怪哉虫
(17~20)
后园拾趣
(21~23)
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我”对三味书屋的环境感觉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未脱童稚的“我”对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作者描写三味书屋时抓住了哪些事物?作用是什么?
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写了书屋的竹门、扁、画等典型事物。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陈设简单、色调沉重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一般。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三味书屋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由不常用戒尺可以看出先生很少体罚学生,说明先生是一个和蔼、严而不厉的老师。
由“我”问“怪哉”虫可看出他的方正、质朴,由孩子都到他的私塾来读书,可见他是学识渊博的人。
去后园玩,去的多了不可以,一同回来也不行,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对孩子教育有方的人。(开始对?“我”严厉,后来好多了)
由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教学认真的老师。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我”
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学生,由“我”问“怪哉”虫的事件可以看出来。
“我”
是一个努力认真的学生,从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来的严厉到变好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从“我”在后园中折蜡梅、寻蝉蜕等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天赋才情的孩子,由“我”会描绣像可见。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远不如百草园那样多彩有趣,却也是令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
在这里,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三味书屋呆板、枯燥的生活。
“我”对老师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详细描写先生读书时的神态、动作有何作用?
通过“微笑”“仰”“摇”“拗”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先生读书入神、自我陶醉的情态。对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先生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三味书屋的学习氛围是什么样的?“我”喜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呢?请同学们简要说说。
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是这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评价示例: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求知的积极性。用戒尺打、罚跪是私塾管理学生的主要方式,先生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刻画了先生严而不厉的形象;学生可以到后园玩,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可以“做戏”
“画画儿”等,都表现了先生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开明思想,因此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
为什么说“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
因为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可以偷着做戏、画画儿。表面上看是违纪行为,实际上反映出儿童对艺术的兴趣,也反映了私塾教育给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地是狭窄的,束缚了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变化
相同点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伴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适应有限制的生活
不同点
无拘无束,随意而充实
有趣味,但也枯燥
随意而充实的童年生活是宝贵的财富,而生活的种种限制也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课文主旨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
板书设计
文本特色
1.结构明朗,脉络清晰
文章紧扣标题“从……到……”格式行文,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用第9段自然过渡,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是一致的。写童年的玩乐生活与学习生活,形成对照,表现童年生活的变化。
2.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文章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从视觉角度写颜色如“碧绿”“
紫红”;写形状如“高大”“肥胖”
“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从听觉角度写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从味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
3.用词准确,生动传神
菜畦的“碧绿”,石井栏的“光滑”,皂荚树的“高大”,桑椹的“紫红”,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又如作者用“扫”“支”“撒”
“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楚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
推荐阅读
鲁迅《朝花夕拾》
季羡林《我的童年》
莫言《童年读书》
(二)学霸笔记
?结构图解
?
?主题解说
?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及欢乐的心理。
?写作特色?
文章第二段的描写形神兼备,多姿多彩,惟妙惟肖。首先,善于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其次,写景井然有序,思路清晰。
考点聚焦
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
插叙的作用主要有: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②衬托主要人物;③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④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作铺垫,或与前文(后文)形成对比。
例:本文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本文在回忆百草园的生活时插入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我”儿时乐园的无限趣味,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练习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鼎沸(dǐnɡ)
书塾(shú)
觅食(mí)
倜傥(dǎnɡ)
B.收敛(liǎn)
竹筛(shāi)
秕谷(pǐ)
东方朔(sù)
C.攒成(cuán)
蝉蜕(tuì)
盔甲(kuī)
拗过去(ǎo)
D.菜畦(xí)
斑蝥(máo)
皂荚(jiá)
桑椹(shè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戒尺 
  脊梁 
 覆盆子
B.珊瑚 
 锡泊 
 低吟 
 渊博
C.缠络  
云宵 
 蟋蟀  
绅士
D.油蛉  
确凿 
 脑髓 
 签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形容很少有人来)
B.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集贸市场交通便利,每天早上人声鼎沸。
B.秦岭腹地虽然风景优美,但由于地势险峻,所以人迹罕至。
C.每次考试,大家都大有所获,真是开卷有益啊。
D.小区居民以为有了保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昨晚又有几户居民家中财物被盗。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6.学习本课后,请完成下列习题。
(1)【读课文,拟对联】“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味书屋习字作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2)【赏美景,仿句子】课文在写百草园时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洋溢着作者喜悦的心情,也让我们欣赏到了百草园的美景。请你也用这种句式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漫画,做分析】
①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语文课本。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告诫我们不能局限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不能死读书。
课内精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7.根据选段内容,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
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8.选文景色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后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描写,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
9.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单是”突出了下面的内容,让人感到百草园的乐趣比比皆是。
(四)主题阅读练习
童年钟声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是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柳树、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树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
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幽静曲折的小路上,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音乐。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西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清风下轻轻地飘动着的红旗,是那么鲜艳动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在树上,敲起来“当当”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己创造游戏,弹玻璃球、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那时村里和学校都没钱,学校就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春天让我们排着队去山冈沟底去捋刺槐树叶,秋天去田野翻地捡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蝎子。那时山上蝎子多,搬动大的石头块,就会发现有蝎子高扬尾刺与你对视,或直往石缝里钻。我们就迅速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一只二分钱,抓上半天就能卖几毛钱。
⑤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了……
⑥中年、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纯真,多了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们在现实生活的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我们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会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⑦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它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来,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11.联系全文来看,本文以“童年钟声”为题有何作用?
题目“童年钟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抒发情感的重要依托,作者借“钟声”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难点突破:标题的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或内容;2.点明文章主旨;
3.交代行文线索;4.奠定情感基调;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12.第③段主要描述了哪些童年生活?请简要概括。
读书、升国旗、听钟声上学、玩游戏等。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背起”“跑出”“追逐”“嬉闹”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欢乐,体现了钟声给孩子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1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无限快乐、纯真而简单的童年生活,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多一些童真、童趣,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5.第②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在写景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同学认为本文第②段与文章主题关联不大,应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同之处:都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特征鲜明,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景物特征,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能删除。第②段描写了村子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突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作了铺垫。
(五)写作驿站
16.课文中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同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这些景物描写之中。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吧。(200字以内)
【写法分析】“多角度描写景物”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来描写景物,将景物描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等进行描写,描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渗透进去。
例文:我心中的乐园是家乡的南湾湖。南湾湖非常美丽,尤其是在夏天的早晨。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让其袅袅升入高空。这微风没有打扰湖水,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的涟漪,就像一面镜子。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碧绿的荷叶微微地摇晃,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垂到湖面上,抚摸静静的湖水……南湾湖的景色真美啊,我爱这迷人的南湾湖。
17.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示例:不必说清澈的河水,精致的石桥,茂密的树林,蔚蓝的天空;也不必说雄鹰在天空中翱翔,鸟儿在树枝上鸣叫,身披黑装的蝌蚪在水中玩耍,柔软的水草在水底摇曳生姿。单是一片草地,就有无限趣味。蚂蚁在小草上睡觉,鲜花在微风中舞蹈。扒开那绿油油的小草,有时会遇见身穿绿夹克的蚂蚱,假如你用手去捉它,它会一下子蹦得很远。草地里常长出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不过有一种小花长得格外可爱,黄色的小花瓣,用微笑的小脸对着你。我常常把这些小花摘下来,和柳枝一起,做成一个漂亮的花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