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怡雅中学高一(上)开学语文试卷
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狡xiá______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______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______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李春波《小芳》)
B.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高枫《大中国》)
C.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阎维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
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苏芮《牵手》)
古诗文填空。
读下面的每一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各自对应的名句。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
______
,
______
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______
,
______
李清照憔悴如一株黄花。
______
,
______
《木兰诗》结尾,以双兔在一起难辨雄雌这一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做了讴歌和赞美。请你在这几句诗句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______
。
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______
,
______
”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的决议,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请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如: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探究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宋朝有个叫陈正文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根据这段话,请你提炼出两个观点
______
;
______
。
对于这一事例,你如何理解?(不超过50字)
名著阅读。
春节即将来临,为表达对汶川灾区小朋友的慰问,你和小明准备捐赠书籍。小明打算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在扉页上写下赠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那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
你想赠送一本《鲁滨孙漂流记》,在扉页上,你写下赠言:______。
语言运用。
曲线在生活中举目皆是。它蕴含着形态美、哲理美。请你以“曲线”为喻体,写出一个比喻句。
阅读与理解
①雨季来临前,我们照例去楼顶检查一下避雷针。
②同行的有一位专业人员。他指着避雷针的针尖部分对我们说:“你们看,这避雷针上有多么明显的引雷痕迹啊!这说明在去年的雨季它很尽职地工作,多次将本可能击中这栋高楼的雷电吸引到导体棒上,再经由导线导入大地,从而使这栋高楼免遭雷击。”听他这样一讲,我们不由肃然起敬,围着那枚不起眼的避雷针饶有兴味地观赏起来。
③我看着那细细的针体,怎么也不敢相信它曾引走过那么多可怕的雷电。如果它有知,那么,它在履行自已职责的时候是惊惶的呢还是从容的呢?在闪电鞭笞天地、炸雷横扫乾坤的一刻,人与鸟与兽,能逃匿的都逃匿了,只有这小小的避雷针只身站在高处,招手吸引雷电,在遭到命定的电灼雷击之后,依然挺立着,安然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④我让视线移开了一些,一低头,居然发现避雷针旁水泥楼顶的缝隙里长着一课不知名的小草,而那小草上,赫然开着一朵淡黄色的小花!我俯身仔细端详那小花,发现它是复瓣的,蕊小得几乎看不见。与它对视的瞬间,我突然就微笑了。我想,这个画面可真富有禅意啊!它在这个初夏的黄昏撞上了我的心怀,要指望我用怎样的智慧去解读它呢?
⑤我得说,面对这个美好的画面我有一些自愧。如果把我的肉身比喻成一座建筑,我又何尝不需要一枚神奇的避雷针呢?我的雨季均衡地分布在四季,电闪雷鸣是我人生气象的常态。似乎想都没有想过要避雷,“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
--歌里不就这么唱的吗?雷电袭来,就豁命地迎上去,痛了,伤了,哭了,忍了,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或者说,一直以为用血肉去亲吻剑锋是一种速不掉的宿命。每次检点伤痕,都生出怨艾与哀怜--怨艾命运,哀怜自我。肉身被摧毁了一万次,每次都是抓住一根稻草挣扎着侥幸选生……
⑥从今天开始,可不可以试着为自己安装一枚避雷针?不以硬碰硬,也不闪避逃遁,雷电袭来,就巧妙地将它引入广袤的大地,只把闪电看成一次心动,只把雷鸣看成一句表白,巧妙地,将扫荡整个生命的惊悚与战栗置换成针尖那么大的一丁点痛苦;最重要的是,在雷电呼啸着经过的地方,还要竭力雕琢出一朵惊世的小花,越是与苦难比邻,越有心思扮美素淡的光阴,借一朵随时可能凋零的微笑告诉世界: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⑦我愿,从所有的过往岁月中抽出一根灵透的金属之丝,以境界为砧,以胸襟为锤,淬以智慧之火,精心打造我生命的避雷针;还要提了感恩的喷壶,每日浇灌那一颗遗落在水泥齿缝间的种子,直到看它开出惊世的花朵……
(选自《散文》,张丽钧/文)
说说文中“避雷针”的含义。
仔细品读第④段,说说加点的“禅意”的含义。
用文中的一句话,给文章拟个标题。
试从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中选择一点赏析此文。(字数150字左右)
虚拟人
高衡①有没有人愿意被医生当作“实验品”?能不能不通过病人就培养出优秀的医生?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1989年,美国最先提出“虚拟可视人”概念,“虚拟人”并不是真人,而是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和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最终达到对人体的整体精确模拟。不用解剖人体,不用照X光,从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看清人体的所有细节,小到一根神经、一根微小的血管,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医学院的老师可以在电脑上讲人体解剖课,学生看到的将比真正的人体解剖更形象、更细致;在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时,专家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电脑,电脑里的“虚拟病人”就会显示服药后的生理反应,从而协助医生对症下药,诊断会更准确;经过计算机处理的人体解剖图象可以任意颠来倒去,从任何角度进行研究。在动手术之前,可以先在“虚拟人”身上开刀,电脑上会显示刀口断层及组织断面,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甚至培养宇航员也可利用虚拟人系统。只要输入候选宇航员的生理数据,将其置于太空环境中,就能知道他将产生的太空反应。
②“虚拟人”是在真实人的基础上构建的。把一具尸体冷冻到零下
70度,成为一根硬邦邦的“冰棍”,然后用特制的机器像切土豆片一样,把它切成薄片。每切下一片就放到高精度的扫描仪里进行扫描,把它数字化。同时也拍下这一片的数码照片。所有的数据统统存在计算机里面,再由计算机把它们合成为一个“人”。
其原理有点类似CT扫描,当然它比CT精密多了。1994年,美国科学家将一具男尸按每片1毫米的厚度切成1000多片,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虚拟人”;在这个基础上,1998年,又将一具女尸按每片0.33毫米的厚度切成5000多片,构建了一个女性“虚拟人”。
③除了美因之外,
2000年韩国开始了“虚拟韩国人”研究的五年计划。韩国科学家将一具身高1.7米左右的尸体按每块0.2毫米的厚度切成9500片,构建了第一个具有东方人特征的“虚拟人”。
④中国的虚拟人被命名为“虚拟中国人
1号”。以每片0.1毫米的厚度,把一具身
高1.66米的男性冰冻尸体切成16600片,比美国、韩国的精度都高。“虚拟中国人1号”完成以后,还要做女性的“虚拟中国人Ⅱ号”。
⑤当前各国所做的数字化虚拟解剖人,为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和真实情况一样的数字模型,但这只是一个“静态”的模型。为了进一步模拟和接近真正的人体实况,下一步是构建第二代有物理性能的“虚拟人”和第三代有生理功能的“虚拟人”。
(节选自《给生命配乐》,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什么叫“虚拟人”?
“虚拟人”在科学上有哪些用途?
“虚拟人”的构建分哪几个步骤?
文章第④段在说明什么?是怎样说明的?
[甲]臣本布衣,躬排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说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以:
______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
______
③事之如父事:
______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在乙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语句。
(四)黄冈新建小竹楼记①
宋?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③,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④,幽阒辽夐⑤,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
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⑥,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成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宋真宗成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建作楼两间。②刳(kū),剖。③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雉堞,城墙。榛:荆棘。秽,荒芜。④挹(yì);原意是汲取,这里有收入眼底的意思。濑:从沙上流过的水。江濑,泛指水上风光。⑤幽阒(qù):指环境清幽寂静。辽夐(xiòng):指视野辽阔绵远。⑥西掖:即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比屋皆然比:
______
②不可具状
状:
______
③亦谪居之胜概也概:
______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②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文章通过对黄冈竹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把下面的文字作为开头,并根据它发挥想象,续写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闪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管视,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究着看着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黠,羡,诘
【解析】故答案为:黠???
羡?
诘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2.【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长得”和“善良”不搭配,去掉“又善良”;
B.搭配不当,“珠穆朗玛”不是“最高的山坡”,将“最高的山坡”改为“最高的山峰”;
C.正确;
D.“说服明天的命运”不搭配,将“说服”改为“改变”;
故选: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
搭配不当常见的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3.【答案】【小题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题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题4】扑朔迷离
【小题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析】故答案为: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点字:篱)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点字:瘦)
(4)扑朔迷离(重点字:朔)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点字:魂)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答案】解答本题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题干中,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就是提示我们,要根据家电的特点与人的关系,根据其特点的讽喻性加以联想,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如“……以为……,却……”,可以选择电脑、台灯、微波炉等等来写。
答案:
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能力层级表达运用E级。目的是考查学生灵活使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仿句要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手法修辞相同。仿句要仿写内容,语意切合语境,情感色彩统一。需要联想寻找相关材料,语言得体简明连贯。本题要求按照例句仿写,注意排比和反问的修辞。
做好仿句需要做到下面几点:(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子与原句的句意一样。(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5.【答案】【小题1】勤能补拙
【小题2】有志者事竟成
【解析】(1)理解材料时注意以下关键信息:“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博学之士”。“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说明陈文正不聪明,“不懒不怠,勤学苦练”说明他勤奋,“博学之士”说明他学有所成。
(2)可由上一题得出的结论理解分析。侧重“拙笨”“勤奋”“博学”即学有所成。
故答案为:
(1)观点一:勤能补拙;观点二:有志者事竟成。
(2)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是可以变笨为巧,变拙为灵的。
本题考查把握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句间关系,抓住关键词语分析。
解答句子含义题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义,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
6.【答案】笛福笔下的英国青年鲁滨孙性格坚强,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遭遇海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希望你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写赠言,属于实用文体,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赠言一般为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也可以是给朋友送礼物时附赠的话。本文属于后者。题干中已经给了示范,从这个角度而言,又可归属为仿写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并分析所给示范的特点,比如要有作者和主人公的名字,主体部分是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启迪和感召力,最后加上祝福或者鼓舞性质的美好赠言即可。此题同时还考查了名著阅读及品鉴能力。虽然作品确定,但依然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因为主人公鲁滨孙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择。比如:①鲁滨孙在灾难面前不妥协屈服,用聪明才智努力克服并解决一切问题。在落难后,他做好了充分的打算一尽可能多地把沉船上的日用品和一些食物等运上岸。②鲁滨孙在逆境挫折中勇敢坚强。在孤身一人落魄小鸟的日子里,他没有自暴自弃的等死,而是想法生存。从他身上我不仅看不到孤独寂寞,反而觉得孤岛生存也是乐趣无穷。③鲁滨孙具有良好心态,遇事镇定不慌乱。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一定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启示:人生没有走不出的困境,也没有迈不过的沟坎,更没有永远的阴天或低谷。
答案:
笛福笔下的英国青年鲁滨孙性格坚强,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遭遇海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希望你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考查对名著名篇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7.【答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准确的本体,以“曲线”为喻体,喻词喻可以是好像、犹如、像等,紧扣对本体,对“曲线”的内涵进行具体描绘,要富有哲理。
答案:人类的历史,犹如一条曲线,跌宕起伏,有巅峰,也有低谷。人生的道路犹如一条曲线,曲曲折折,有欢欣,也有苦涩。
【解析】考查比喻句,要掌握比喻的具体要求,句子解释含义要有哲理性。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是: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是: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实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8.【答案】【小题1】(1)结合第五段内容“如果把我的肉身比喻成一座建筑,我又何尝不需要一枚神奇的避雷针呢?我的雨季均衡地分布在四季,电闪雷鸣是我人生气象的常态。……雷电袭来,就豁命地迎上去,痛了,伤了,哭了,忍了”,可见,“雷”是指人生的灾难坎坷;结合第六段内容“可不可以试着为自己安装一枚避雷针?不以硬碰硬,也不闪避逃遁,雷电袭来,就巧妙地将它引入广袤的大地,只把闪电看成一次心动,只把雷鸣看成一句表白,巧妙地,将扫荡整个生命的惊悚与战栗置换成针尖那么大的一丁点痛苦”可见,“避雷针”是指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以免“肉身被摧毁”。
(2)“禅意”是指面对荣辱苦难都能从容淡静的心态,此处的避雷针承受无数次打击,而在它旁边,小草依然开花,体现出一种磨难中的坚强生命力,所以充满禅意。
(3)本文主要表现在苦难中依然要顽强生存,结合文中句子“最重要的是,在雷电呼啸着经过的地方,还要竭力雕琢出一朵惊世的小花,越是与苦难比邻,越有心思扮美素淡的光阴,借一朵随时可能凋零的微笑告诉世界:爱与宁静,曾经来过”,可筛选“爱与宁静,曾经来过”表达文章主旨。
(4)从立意上来赏析,可通过文章从避雷针与小花的画面,领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如何人生如何坎坷,都应坦然以对,且要雕琢出“花朵”的主旨,体现出智慧来欣赏;从构思上来欣赏,作者以小见大,从小小的事件与画面引发深层的人生哲理思考;从语言赏析,抓住文中句式、修辞等特点,如用比喻把避雷针和花草引入人生哲理的思考,用排比体现人生“避雷针”的作用等,充满诗意。
答案:
(1)当遇到人生的坎坷、苦难、曲折时,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对自身的伤害。
(2)苦难中的生命尤其可贵,生命尤其美丽。
(3)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4)示例:文章语言优美,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避雷针和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并形象地展现出人生避雷针的重要性,充满诗意。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抓关键句,从关键句中摘取精彩的词语作标题。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赏析,可从立意、构思、语言几方面进行赏析,注意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法等。
如何把握主旨
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9.【答案】【小题1】(1)筛选第一段内容“‘虚拟人’并不是真人,而是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和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最终达到对人体的整体精确模拟”,概括作答即可。
(2)筛选第一段内容“不用解剖人体,不用照X光,从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看清人体的所有细节,小到一根神经、一根微小的血管,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医学院的老师可以在电脑上讲人体解剖课,学生看到的将比真正的人体解剖更形象、更细致;在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时,专家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电脑,电脑里的‘虚拟病人’就会显示服药后的生理反应,从而协助医生对症下药,诊断会更准确;经过计算机处理的人体解剖图象可以任意颠来倒去,从任何角度进行研究。在动手术之前,可以先在‘虚拟人’身上开刀,电脑上会显示刀口断层及组织断面,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甚至培养宇航员也可利用虚拟人系统。只要输入候选宇航员的生理数据,将其置于太空环境中,就能知道他将产生的太空反应”,可分条作答,能够直接用电脑讲解解剖课,可以用虚拟人模拟下药情况以便会诊,能够在虚拟人上进行虚拟手术以确定最好方案,还有帮助培养宇航员。
(3)筛选第二段内容,“把一具尸体冷冻到零下70度,成为一根硬邦邦的‘冰棍’,然后用特制的机器像切土豆片一样,把它切成薄片。每切下一片就放到高精度的扫描仪里进行扫描,把它数字化。同时也拍下这一片的数码照片。所有的数据统统存在计算机里面,再由计算机把它们合成为一个‘人’”,分条作答,先冷冻,再切片,再扫描数字化,存入计算机,最后合成“人”。
(4)筛选“比美国、韩国的精度都高”可见,本段主要为了说明中国虚拟人的精度高。本句采用作比较,“以每片0.1毫米的厚度,把一具身高1.66米的男性冰冻尸体切成16600片”则采用列数字的手法说明。
答案:
(1)虚拟人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体的微观和宏观的结构和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最终达到对人体的整体精确模拟。
(2)①医学院的老师可以在电脑上讲人体解剖课;②协助医生对症下药,诊断会更准确;③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④可以培养宇航员。
(3)冷冻尸体,切片;扫描切片并数字化;拍片;数据存进计算机。
(4)中国的虚拟人精度高。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加以说明。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及说明方法,作用可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分析,说明方法注意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等。
理解概括题技巧点拨:①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简要概括和概括说明的区别。如有说明,必须说明清楚。②找准信息内容,提取关键词,答案概括要精准。③通常此类题关涉多则材料,注意答案的全面性。
10.【答案】【小题1】因为
【小题2】托付,嘱托
【小题3】侍奉
【解析】(1)①因为。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②托付,嘱托。译文: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③侍奉。译文: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
(2)①苟全:暂且保全;闻:闻名;达:显贵。
译文:只求在乱世间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安:使……安定;定:完成;大事:大业。
译文: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
(3)筛选乙文中诸葛亮的话“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意思与“鞠躬尽瘁”是一样的意思,即尽忠竭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答案:
(1)①因为。②托付,嘱托。③侍奉。
(2)①只求在乱世间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
(3)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译文:
【甲】
?????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求在乱世间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乙】
?????
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
(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实词的意义。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11.【答案】【小题1】一间连着一间
【小题2】描述
【小题3】生活状况
【解析】(1)①一间连着一间(也可译挨着、靠着的意想)。译文: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②描述。译文: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③生活状况。译文: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2)①非:不是;骚人:诗人;不取:不做。
译文: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情,我也不屑于去做。
②幸:希望;同志:志向相同;嗣:继承,接着;庶:希望;斯:这。
译文: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希望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
(3)从第二段的“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夏宜急雨……冬宜密雪……宜鼓琴……宜咏诗……宜围棋……宜投壶……皆竹楼之所助也”可见,作者描写了在此处悠闲的生活情趣,从第三段的“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谪居之胜概也”可见,作者闲适之幽居心态。
答案:
(1)①一间连着一间(也可译挨着、靠着的意想)。
②描述。
③生活状况。
(2)①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情,我也不屑于去做。
②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希望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
(3)恬淡之生活情趣和闲适之幽居心态。
译文:
?????
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
(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实词的意义。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12.【答案】吱吱星的来客?????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划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瞥视,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笑着看着我。
“咪呀!”我尖声呼喊着我的保护“神”,我家的小猫咪咪。“闪电鸣咪”果然名不虚传,只听“喵”的一声,一只圆滚滚的大球就重重地砸在了我的膝盖上,“啊--”我顿时惨叫连连。
?????
话不多说,只见那只大老鼠像京剧演员一样玩弄着胡须,对我咧开了嘴:“你就是小机灵吧,听说你很会出点子,是吗?”我瞪大了眼睛点了点头。原来这只大老鼠还挺温和的嘛!我在心里嘀咕,镇定了下来。
“我是来自吱吱星的老鼠阿京,这次来访问你们这个星球,是想请你帮个忙。”大老鼠(不对,是阿京)对我说。
“什……什么忙?”我又紧张了起来。
“我们吱吱星,鼠口泛滥,所以,想请你这个号称‘鬼点子大王’的小机灵帮帮忙!”阿京不好意思地说着。
“这个嘛,”我若有所思,“你们那个星球,哦对,吱吱星上的居民,是不是都有超能力?”
?????
没想到,一说起超能力,阿京就倒起了苦水:吱吱星上的居民的超能力五花八门,把他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有的居民太爱“钻”,“钻”到书本上,变成卡通人物“米老鼠”不肯下来;有的居民特爱美,变成小挂件,因为怕胖,整天不吃也不喝;有的居民特别喜欢玩,整天皮皮打打,还说要和地球上的孩子一起玩……最后,阿京还红着脸说,他自己喜欢唱京剧,一唱就是一个上午。
?????
这是超能力吗?我心想,这都是什么怪癖呀?不过,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倒也挺容易的。于是,我一拍桌子,豪气万丈地对阿京说:“这个忙,我帮定了!”不过,从他的表情来看,阿京似乎被吓坏了……
?????
从那以后,地球上就多了一批来自吱吱星的老鼠移民。他们有的走进了电视台,演卡通片;有的,成了幼儿园里的老师,整天和孩子一起玩;有的成了商店里的试吃员,专门在糖果柜台品尝各种口味的糖果;那个别奇葩的,甘当小饰品,让人们挂在手机、钥匙串上,整天晃啊晃的……不过,这些居民与我们人类和谐相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当然,有了老鼠移民,我的生活也有了变化:我由此获得了好多京剧院的演出门票!哈哈,这当然是我的好朋友--世界上第一只老鼠京剧演员阿京送的。他在地球上,早已成了京剧大明星了呢!
【解析】本题是续写式作文,要求发挥想象力,对开头进行补写。根据开头的特点,可以确定这是一篇想象类作文,对于“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的老鼠,可以先定下基调,是外星生物?是神秘力量(童话、神话类)?还是科技的力量?或者是不必探究原因的寓言故事?确定基调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设想,来构思完整的情节,本文显然应该采用记叙文的体裁,故应注意故事的发展、高潮、结局要完整。
参考立意:
(1)外星人来到地球。
(2)童话世界。
(3)老鼠的告诫/启示/讽刺(寓言)。
(4)未来老鼠(科技、时空穿梭)。
(5)新“猫和老鼠”。
想象类作文,都属于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写作出来的。在写这类作文时,孩子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想象在奇特也不能脱离生活。我们写奇遇,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追求新奇,最终还是要源于生活,做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二、大胆想象,富于创新。
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幅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要写好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才能做到富于创新。你可以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也可以乘着时光机器来到未来世界。
三、条理清楚,紧扣主题。
想象要能够创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没有情节的作文如一盘散沙,一篇想象作文一定要有情节的虚构、场景或形象塑造。写奇遇记,关键在于要写出一个“奇”字,情节曲折离奇,新颖奇妙,才能紧扣题目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想象要合理,要符合逻辑
虽然这类作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但这里暗含了一条关键词,那就是“合理想象”。因此,在发挥想象的同时一定要顾及“合理”二字。切不可盲目发挥想象,以至于写出完全不符合生活逻辑的作文,这样的作文也是不能得高分的。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