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2 -13页例2,第13页练一练,练习三第6-10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等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而活动无疑是这个过程的再现。大量的活动又为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征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与难点:
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具:正方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模型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过渡铺垫。
白班出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小?
指名说。
师问:冰箱的体积和冰箱的容积一样大,这句话正确吗?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白班出示:观察、发现:出示的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教师说:我这里有两个长方体,一个长方体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另一个长方体是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你能判断这两个长方体谁大谁小吗?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第一个大,因为第一个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多。
学生回答:无法判断,因为她没说组成的这两个长方体中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可能是第一个大,也有可能是第二个大,也有可能两个一样大。
明确:拼成的两个长方体中小正方体的大小不相等,所以无法比较。
(3)教学例8: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哪个的体积大呢?
教师:观察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你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讨论成果:可以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
小结: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白班出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板书)
1、认识立方厘米。
白板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准备的1立方厘米模型,用眼睛观察、用手去感知它们的形状、大小。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学生活动:观察、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并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如骰子、葡萄、手指头等。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我们来看看。出示让学生感知。
2、认识立方分米。
白板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教师:先让自己想象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再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准备的1立方分米模型,用眼睛观察、用手去触摸它们的形状、大小。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学生活动:观察、触摸、感知1立方分米的大小并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如魔方、甜瓜、小音箱等。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我们来看看。出示让学生感知。
【设计意图:认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时先出示正方体,明确定义,再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操作丰富感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丰富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感知。】
3、认识立方米.
先让自己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白板出示: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教师:你们能想象初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吗?
与学生一起演示:让女同学用棱长1米的绳子围成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大小的空间,让男同学进入这个空间,看能容纳多少个男生?以此感知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作性的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对像1立方米这样的规定性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但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如围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让学生进去站一站,看大约能容纳多少人来解读知识、理解概念、体验概念是必要的。】
4、练习:白板出示:
课本第15页第8题,让学生直接口答。
5、认识升和毫升
教师说明:计量一般容器的容积,就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计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L)或毫升(mL)作单位。
从里面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
教师直观演示:两杯500毫升的水导入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盒子里,刚好倒满。
小结并板书: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3 1mL=1cm3
教师说明:计量少量的液体时用毫升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时,用升作单位,当计量很大量的液体时,还是用立方米作单位。如游泳池里的水,湖泊里的水等。
三、知识巩固,加深认知。
1、说一说1cm,1cm2,1cm3分别是用来计算什么量的单位,他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2、练一练:
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3、我是小法官:
1、有人说:“3立方米比3平方米大。”( )
2、小明说:“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立方分米。( )
3、只有棱长是1m的正方体的体积才是1立方米。 (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小刚身高1?5( )。
2: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 )。
3: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60( )。
4:冰箱所占空间是185( )。
5:一台录音机的体积是20( )。
6: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
5、 苏晨的数学日记:
昨天下午的体育课,我们班进行跑步比赛。 因为天气炎热,苏晨脱下了 30 平方厘米的外套,挂在一棵高2平方米的小树上。比赛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在100厘米长的跑道上,苏晨一不小心,被一块约 30 立方米的石头绊倒了,苏晨马上站起来,继续向终点跑去,因为跑得太累了,苏晨气喘吁吁的,一口气就喝了 500立方分米 的水, 接着又吃了一根 1 米 长的雪糕,最后躺在 12 厘米的凳子上休息。回到家里,苏晨把这件事写在了日记本上,没想到老师在背后批了两个字:可笑。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里可笑,哪里夸张呢?
四、全课小结,感悟积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还应关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回顾和反思。反思整理能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感悟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同时在学习反思中,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板书设计:
体积和容积单位
1厘米 1立方厘米
棱长 1分米 正方体 1立方分米
1 米 1立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3 1mL=1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