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不倒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不倒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1 08: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倒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课第20-21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二年级下册“动手做玩具”单元的第1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简单玩具的结构特点,并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模仿自制玩具,为后续各课自制其他玩具打下基础。
本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创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引导学生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问题。第二部分是活动1“不倒”的秘密,围绕不倒翁不倒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并猜测“不倒”的秘密。第三部分是活动2做个不倒翁,在活动1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模仿不倒翁的结构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不倒翁玩具。
【学情分析】
不倒翁被扳倒后总能自行恢复直立,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现象非常有趣、神奇。他们很想通过探究找到答案。但是,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学生的思维又比较依赖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可能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科学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玩不倒翁进行感受,还要引导学生不但要关注不倒翁的外形,还要从内外结构上对不倒的原因进行思考,为制作过程中的有效选材和动手操作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与其底部有重物、底部为圆弧形的结构有关。
二、科学探究目标
能模仿不倒翁的结构特点,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不倒翁。
三、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探究物体要全面,细致。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重点】
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与其底部有重物、底部为圆弧形的结构有关。
【教学难点】
能模仿不倒翁的结构特点,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不倒翁。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不倒翁玩具、教学课件、多媒体电教平台。
分组材料:鸡蛋壳、乒乓球、塑料半球、正方体、橡皮泥、玻璃珠、螺母、棉花、扇形彩纸、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展示实物不倒翁。
谈话: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这个玩具叫什么呢?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玩一玩。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不倒翁的秘密。
板书:板书本课课题“不倒翁”。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简明扼要,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不倒翁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一)“不倒”的秘密
1.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
(1)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外部秘密。
谈话:通过玩不倒翁,你们认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可能是因为不倒翁的外壳是圆形的;可能是不倒翁的里面有磁铁。
课件:通过观察不倒翁的外形,可以发现不倒翁的底部像圆形的,科学上我们将不倒翁底部的形状称为圆弧形。比如这是一个圆,用一条直线将其分割,红线部分称为圆弧形,能理解吗?
总结:也就是说,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就是底部是圆弧形的(板书:底部是圆弧形)
(2)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内部秘密
谈话:底面是圆弧形的就可以做成不倒翁了吗?
交流:不一定。
展示:老师这里有两个不倒翁,当老师推它们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
交流:一个不倒翁推不倒,另一个不倒翁推倒了。
谈话: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拆开不倒翁,看看不倒翁内部的秘密?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拆开不倒翁,观察不倒翁内部,开始。
分组:学生小组拆解不倒翁,观察现象。(提供的不倒翁有些内部有重物,有些没有)
交流:我们组的不倒翁内部有铁片;我们组的不倒翁内部没有东西。
谈话:内部有铁片的不倒翁推不倒,内部没有铁片的不倒翁可以推倒。所以说明铁片是不倒翁推不倒的原因。
问题:是不是不倒翁内部只能放铁片,不倒翁才会不倒呢?
交流:不是,只要是有重量的东西放在不倒翁内部,不倒翁就会不倒。
小结:不倒翁的底部为圆弧形,底部内部有重物,我们猜测这些结构可能与不倒翁能自行恢复直立有关系。(板书:底部有重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究,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为活动2制作不倒翁活动做铺垫)
(二)做个不倒翁
1、学生设计不倒翁。
谈话: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真厉害!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不倒翁呢?
问题:制作不倒翁需要哪些材料?
课件: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四组材料,分别是第一组:塑料半球、螺母;第二组:乒乓球、玻璃球;第三组:正方体、棉花;第四组:鸡蛋壳、橡皮泥。
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组材料,并将你们的设计图画在设计单上。
谈话:五分钟时间到。现在老师做一个小调查。请选择第一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小组举手;请选择第二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小组举手;请选择第三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小组举手;请选择第四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小组举手。经过调查,没有小组选择第一种和第三种材料制作不倒翁;选择第二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有1、2、4、7、8;选择第四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有3、5、6、9。
问题:为什么大家不选择第三种材料制作不倒翁呢?
交流:第三种材料正方体不是圆弧形的,棉花也不是重物。所以没办法做不倒翁。
谈话:同学们已经把做不倒翁的两个重要条件牢牢记住了,真棒!有没有选择第二种材料的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做不倒翁。请第九组同学。
交流:我们选择第二种材料制作不倒翁。我们将玻璃珠用双面胶粘好,然后放入乒乓球内部。
谈话:选择第四种材料制作不倒翁的小组,有没有愿意分享你们是打算怎么做不倒翁的吗?有请第三组。
交流:我们选择第四种材料制作不倒翁,我们将橡皮泥放入鸡蛋壳内部。
谈话: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
制作:现在请组长到材料区领取材料,开始制作。
2、学生动手制作不倒翁。
3、学生分组展示不倒翁,发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小组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谈话:时间到。现在请选择第二种材料的小组将你们的不倒翁拿上来。你们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交流:玻璃珠要黏在乒乓球正中间。
问题:还有其它问题吗?你们认为自己做的不倒翁怎么样?
谈话:接下来请选择第四种材料的小组将你们的不倒翁拿上来。在用鸡蛋壳做不倒翁的过程中,你们小组有遇到什么问题?
交流:橡皮泥要放在鸡蛋壳的正中间,不然鸡蛋壳会往一边倒。
谈话: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问题。玻璃珠和橡皮泥都要放在圆弧形外壳的正中间,这样不倒翁才会直立,不会偏向一边。
谈话: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修改你们的不倒翁,请组长上来拿回你们的不倒翁。
4、学生改进不倒翁。
5、学生展示改进的不倒翁,并选出制作最成功的不倒翁。(标准:推倒后不倒翁能否直立)
谈话:现在请所有小组将你们的不倒翁拿上来,我们来选出制作最成功的不倒翁。
交流:得票数最多的是第二组,掌声送给他们。
总结:要成功制作不倒翁,必须根据不倒翁的结构特点进行制作,要选择底部为圆弧形的物体、底部的重物必须固定在底部正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制作不倒翁,在活动中发现做不倒翁的重要原因,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
三、拓展
你能利用不倒翁不倒的原理,设计一个不倒的生活用品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根据不倒翁的结构特点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不倒翁。
板书设计
不倒翁
底面是圆弧形。
底部有重物。
重物要固定在底部正中间。


不倒翁实验记录单
第( )组
1、我们选择的材料:
第一组
塑料半球、螺母
第二组
乒乓球、玻璃球
第三组
正方体、棉花
第四组
鸡蛋壳、橡皮泥
2、我们的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