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水
第一课时
一、_??????_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水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知道水的重要性。
(二)探究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获取新知识及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护利用好家乡的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整理探究资料——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过程,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猜想、探究,从而找出水的性质及特点。
四、教学准备
白酒、白醋、纯水、烧杯(多个);各种形状的容器,气球,水槽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清的水。(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哪杯是纯水
1.请你把纯水和纯牛奶作对比,你认为水是什么颜色的呢?跟你同桌的同学交流交流。
纯水就是无色的。(板书:无色)
我们无法透过牛奶看到对面的物体,所以说牛奶是不透明的,但是透过纯水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吗?这就说明纯水还是(?透明的)
(板书:透明)
2.同学们,老师不小心将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弄乱了,你能帮我找到纯水吗?
(1)同学们真聪明,能想到这么多办法!但为了安全,当我们不确定某一样物体时,是不主张用品尝的方法的,因为若是有毒的话,一品尝就中毒了。而主张用闻的方法,但不是把鼻子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而是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种办法叫“扇闻法”。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谁能来做一遍?
(2)请你们现在用扇闻法找到纯水,先听要求。每个同学都把三个瓶子用扇闻法闻一次,然后说出你的判断。明白了吗?
我们请一个组的代表说说他们的实验结果,闻起来有些酸的是什么白醋,闻起来有些辣的白酒,什么也闻不到的是纯水。这说明纯水有气味吗?
(板书:无味)
现在,你能说出白酒、白醋和纯水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把你的看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3.现在你学到了哪些有关水的知识?
(三)探究活动二:给水变个样
1.出示学生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引出问题:水是什么形状?
大家请看,我的面前摆着各种形状的容器,如果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大家猜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把水倒进什么样的容器里,水就会变成容器的样子。进一步验证了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
(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2.刚才,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和一位同学是怎样将这杯水倒入到另一个容器中的?
描述得真好。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流动。
(板书:会流动)
3.玩水气球。
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分组来做一个游戏:玩水球。玩水球时,各组组长拿起桌子上的气球,放进盆子里装水,注意不要装太满,然后把气球的口扎实,最后组员轮流玩水球,挤压气球,使它不断改变形状。玩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把气球弄破,我们边玩边观察,体会水的形状变化。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所进一步验证了水具有流动性以及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两个特点。
4.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水这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叫液体。(板书:液体)比如说白酒,白醋,牛奶都是液体。你还能不能举出一些液体的例子呢?
5.关于水,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探究活动三:往水里加点东西
1.师生共同做糖水,通过观察、体验后知道糖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了,简单地说,就是溶解。(板书:溶解)
分别把少量的盐、墨水、油和小石子加到对应的烧杯的水里,搅拌,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在做之前,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搅拌的方法。(用筷子搅拌不发出过多的响声,也很安全。)
名称 盐 墨水 油 小石子
猜测结果
实验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哪个小组想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大家分享?
油加入到水里,浮在水的上面;小石子加入到水里,沉到了水底;墨水加入到水里,水就变黑了;而糖,盐加入到水里,则看不见了。
简单地说,如果一种物质像糖和盐一样,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
3.茶叶会溶解吗?
总结: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还有些物质的一部分能溶解于水。
(四)质疑总结: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有什么觉得疑惑的地方吗?
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显得如此的美。正是有了水,我们人类才得以幸福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水资源。
[板书设计]
清 清 的 水
无色 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 液体
溶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