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单选题
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又是一个军事和政治领袖,他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A.
凯撒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大帝国是()
A.
阿拉伯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罗马帝国
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确认穆罕默德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观点是()
A.
创立伊斯兰教
B.
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C.
在麦加传教
D.
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阿拉伯
D.
古代罗马
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A.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B.
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
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D.
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孪生兄弟。”这里的“宗教”和“国家”分别指的是
A.
佛教和古代印度
B.
道教和中国
C.
基督教和罗马帝国
D.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的重要活动,先后顺序是(?
?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宗教③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④开始在麦加传教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③①
“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材料中“该国”指的是
A.
罗马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古代阿拉伯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重视文化建设,因此文化非常发达。阿拉伯帝国在西班牙的图书馆藏书有4万多册,而同时期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巴黎图书馆藏书不到千册。下列史实也能映证这一点的是(?
?
)
A.
哈里发设立智慧宫,广罗人才
B.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C.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D.
哈里发颁布了《罗马民法大全》
哈里发以重金支付稿酬,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一举措(?
?
)
A.
扩大了帝国版图
B.
传承了古典文化
C.
促成了半岛统一
D.
增强了经济实力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材料意在强调
A.
文明交往过程中伴随暴力、奴役和压迫
B.
古代的战争与征服客观上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
商业贸易往来是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D.
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矛盾丛生析原因】
材料一: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依据材料一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
【酝酿新生看过程】
材料二: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是谁,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
【独特文化展成就】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建筑和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列举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医学领域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阅读《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将下列所述城市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1)A.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迁居麦地那??????
B.阿拉伯帝国的内外贸易中心巴格达
(2)试从地理位置说明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抽签任官法”为公民在古代的社会条件下,提供了一种平等的参政机会,它成了落实“多数人统治”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抽签任官法”意在保证每个公民参政机会之平等,却牺牲以能力选拔人才的原则,实在是得不偿失。
???
——张广智在《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地中海东部地区,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又经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从本质上说,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就是罗马帝国的政治模式、希腊的文化传统和东正教的宗教体系的多元混合体。
???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材料三?
由于伊斯兰教没有歧视政策,也为贫民考虑,因此得到大量下层民众的支持。而且伊斯兰教推崇穆斯林都团结在安拉的旗帜下,反对相互仇杀,相互以兄弟相称、因此在当时危机中的阿拉伯半岛民众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穆罕默德的阵营日益庞大。
???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抽签任官法”的利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抽签选举能否实现雅典的“多数人统治”?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希腊化时代”的开启与古代哪场战争有关?并概括拜占庭帝国文化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穆罕默德的阵营日益庞大”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拜占庭、阿拉伯帝国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的联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依题干和所学可知,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先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逐步征服麦加等地区,632年,穆罕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到8世纪中叶,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帝国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A正确。奥斯曼帝国跨欧、亚、非三洲的建立时间是13世纪,B错误。查理曼帝国没地跨亚、欧、非三大洲,C错误。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时间是2世纪,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哈里发继续扩张,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因此,本项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B不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后来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ABC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观点。故选B。
4.【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民族后,其后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他们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传入西方,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孪生兄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斯林是指伊斯兰教,其最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故D正确。题干中所说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故排除ABC。故选D。
7.【答案】D
【解析】②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④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③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①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故正确顺序为②④③①。故选D。
8.【答案】D
【解析】据“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奔波,将中国古代文明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等,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D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故选D。
9.【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重视文化建设,图书馆藏书众多。哈里发设立智慧宫,广罗人才是重视文化的表现,A符合题意。BD.均与本题主旨无关。《罗马民法大全》不是阿拉伯帝国编修的,排除D。故选A。
10.【答案】B
【解析】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以黄金支付稿酬来延揽翻译人才,使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阿拉伯文化,还有保存了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有利于各古典文化的交流融合与传承。B正确。扩大帝国版图与本题主旨不符,A错误。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C错误。翻译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与增强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12.【答案】C
【解析】①据所学知,希腊帕特农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与三大宗教无关。排除①。巴黎圣母院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与基督教有关。洛阳白马寺的兴建与佛教有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麦加大清真寺的兴建与伊斯兰教有关,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觐礼拜的圣地。所以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②③④,选C。
13.【答案】【小题1】部落间相互仇杀;信仰不统一,盛行多神崇拜。
【小题2】穆罕默德。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建立阿拉伯国家。
【小题3】文学:《天方夜谭》;数学: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医学:《医学集成》《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小题4】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14.【答案】(1)上:B;下:A
(2)阿拉伯半岛地处欧、亚、非三洲的结合部;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洲。
15.【答案】(1)利弊:有利于公民参政机会的平等,但不利于以能力选拔人才。能否:不能。理由: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特点:东西融合(或: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东正教宗教体系的多元混合)。
(3)原因:伊斯兰教没有歧视政策,也为贫民考虑,反对相互仇杀,在当时危机中的阿拉伯半岛民众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联系:拜占庭、阿拉伯帝国文化都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第8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