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介绍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从作品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通过分析文艺复兴的本质,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鼓励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5世纪起)基督教的牧师们更是禁绝了洗浴,达1 000年之久,因为他们使人们相信,蔑视人体本身是敬神的行为,如果说贞节高于婚姻,那么轻视肉身就高于自我整洁。
——[美]理查德·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材料二: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 500万人!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薄伽丘在1348—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
——摘编自《死神之舞: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
教师提问: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欧洲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个人卫生长期受到教会压制。黑死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2.教师讲解: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在冲破神的束缚中,14世纪中叶以后的西欧人们做出了哪些不可磨灭的贡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1.教师讲述: 14—16世纪,西欧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首先在哪里兴起?
提示:意大利。
2.材料展示: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地图展示:1493年的佛罗伦萨。
材料二: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最大型的图书馆也只能容纳600本书,欧洲的总藏书量也不超过10万册。而在书籍首次印刷的45年后,也就是1500年,全欧的书籍已达900万册。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二,你可以得出哪一历史信息?
提示: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教师总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经济基础 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文化环境 意大利保留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才基础 博学多才的学者们的努力
教师讲述:除此之外,还有技术条件上的支持,中国的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图片展示:中世纪圣母画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画像。
教师提问:请同学对比两幅图,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中世纪的圣母画像压抑人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画像更贴近实际生活,展示慈母的爱和孩子的天真,顺应了人性。
4.材料展示:
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它”指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点发生的变化。
提示:事件:“它”指文艺复兴运动。变化:①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②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教师讲述:中世纪的时候,也就是文艺复兴前,人们都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对人们精神世界进行严密的控制,天主教会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冲破了宗教的控制,认识到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思想上开辟了道路。
5.教师提问:请同学概括出文艺复兴的含义、实质以及核心。
提示:(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6.话题讨论:你们认为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
材料展示: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中文艺复兴的“两个意义”。
提示: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
教师总结: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建立新兴资产阶级自己的思想文化的运动。它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它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简单的“复兴”,而是有继承,更有创新,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1.材料展示: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提示:继承、创新了古典文化。
2.教师讲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巨人辈出的光辉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大师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表格:
但丁
地位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代表作 《神曲》
成就 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4.教师讲述:《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图片展示: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地狱》。
5.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表格:
达·芬奇
代表作 《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地位 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6.材料展示:
恩格斯称赞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
教师讲述: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 000页。
图片展示:达芬奇部分手稿。
7.知识补充1:《蒙娜丽莎》
图片展示:《蒙娜丽莎》。
教师讲解:《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折射出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该画作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
知识补充2:《最后的晚餐》
图片展示:《最后的晚餐》。
教师讲解:《最后的晚餐》以《圣经》中耶稣跟12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该画作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8.地图展示:14世纪晚期到15世纪初欧洲地图。
材料展示:
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才开始了个人自由意识的真正觉醒……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迅速越过阿尔卑斯山传向整个西欧。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能迅速传播的条件。
提示: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教师讲述: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时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归纳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提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