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史实,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了解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出现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中日交往历史的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化改新的学习,认识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和武士集团。
难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中日历史发展的进程。
2.时间轴呈现:
(根据时间轴可得出:中国的历史文化更悠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对日本的印象。
提示: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利用PPT展示日本文化图片。
4.教师过渡: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那日本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古代日本。
【新课讲授】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时间轴呈现:从日本的历史进程,感受日本社会性质转变的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2.教师讲述: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此时日本处于弥生时代。3世纪,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日本进入了古坟时代。
图片展示:邪马台国地图,感受日本早期文明的国家,及其在早期文明时期,便与中国有了往来,感受中日交往的悠久历史。
3.教师提问: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管理国家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PPT呈现大和政权管理示意图。
4.知识补充:
(1)日本最高领导称谓“大王”与“天皇”
大和国君主的正式称呼原本是“大王”,以后称“天皇”。据《日本书纪》记载,中国隋炀帝时,日本在国书中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
图片展示: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2)部民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予,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近似于奴隶。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进一步感受此时的日本是奴隶制国家。)
5.教师过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一句诗原意为“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其作者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制造上千袈裟,在袈裟上绣着这一句诗,寄诸佛子,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这是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文化见证。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赠给湖北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再一次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阐述了今天中日的友好往来,互帮互助。中日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古代的日本文化落后于中国,他们便开始了向中国学习的旅程。
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主持者是谁?开始于何时?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的国家名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背景:(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2)国际: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影响着日本;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主持者:孝德天皇。时间:646年开始。变化: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2.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政治和经济两大部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首先归纳政治上的措施。
提示: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材料展示:
646年的大化改新“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派政府官员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图片展示:大化改新中央机构设置示意图、中国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示意图。
(感受到日本政治制度是向隋唐学习的。)
4.材料展示:
《改新之昭》禁止王族和贵族拥有土地和部民,实施“公田公民制”;编制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班田收授法”及其赋税制度,也是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翻版。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大化改新在经济上的措施。
提示:
①公田公民制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②班田收授法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
教师补充:班田收授法:按人头分配土地:男子算1人,女子算男子的2/3,私奴算男子的1/3。公民的班田每六年调整收授一次。
5.材料展示:
大化改新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教师提问:大化改新有何历史作用?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拓展延伸: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从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事例:唐朝时期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先进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和建筑技术等。启示: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勇于改革,善于吸收别国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任何民族都必须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否则难以进步和强大。
三、幕府统治
1.教师讲述: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国家籍、田籍混乱,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庄园。在众多的庄园中,势力大的庄园有何权利呢?有何影响?
提示:权利: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影响:使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教师讲解: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制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
3.教师提问:1192年,源赖朝从天皇处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日本由此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时期?此时的国家大权把控在谁的手里?
提示:历史时期:日本历史开始进入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图片展示:《镰仓幕府处理政务示意图》。
4.材料展示:
“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
——山本常朝《叶隐》
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提示: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5.资料链接:
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课堂小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