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 同步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辛亥革命 同步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17: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武昌起义前,在武汉地区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组织有(?
?

???????①文学社②日知会③同盟会④共进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秋雨秋风愁煞人”是秋瑾绝命诗中的句子,表达了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秋瑾牺牲于哪场武装起义(?
?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绍兴起义
C.
广西镇南关起义
D.
广州黄花岗起义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壮烈牺牲的有(?
?

???????①孙文②秋瑾③徐锡麟④陆皓东⑤黄兴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⑤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评价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广西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孙中山曾在1911年评论:“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里的“是役”指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浙皖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成立同盟会”“领导黄花岗起义”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刘道一
B.
宋教仁
C.
蔡锷
D.
孙中山
“徐锡麟、秋瑾的故事”“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是八年级2班某小组同学在课堂上讲述的历史故事。据此,他们与同学分享的学习内容应是
A.
辛亥革命与革命志士的奋斗
B.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C.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D.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其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
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仔细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
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
D.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黄花岗起义
D.
辛亥革命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为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发动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作为新冠肺炎防疫中心的武汉,是全民眼中的抗疫英雄城市。中国近代历史上,武汉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主要是因为
(?
?
)
A.
汉口在《天津条约》中被开放为商埠
B.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攻克武昌
C.
张之洞在这里建立一系列民用工业
D.
1911年,武昌城内爆发起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武昌起义爆发后,众多的地方政府不是派兵镇压革命党,而是在短短两个月内相继宣布脱离清廷独立。立宪派代表人士也纷纷联合起来援助革命党反抗清政府。这表明
A.
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C.
清朝的灭亡是大势所趋
D.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
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辛亥革命是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两例加以说明。
凤凰网曾以“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为题做问卷调查统计。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2)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成功了,也失败了”。请说明。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再列出三位与“辛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时期的著名革命家。你认为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4)请结合所学,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
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⑴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民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写出2点)
⑶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封建帝国,建立了中华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桥。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列举材料一中领导“1911年革命”的历史人物的革命活动。(至少三个)
(2)你认为材料二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④武昌起义前,在武汉地区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组织有文学社和共进会。文学社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后与共进会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故①④正确。
②③均与本题无关。?故选D。??
2.【答案】B
【解析】B.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牺牲。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被告密,被捕遇难。故B正确。
ACD.均与本题无关。故选B。??
3.【答案】B
【解析】②秋瑾在1907年的绍兴起义中牺牲。
③徐锡麟在1907年的安庆起义中牺牲。
④陆皓东在1895年的广州起义中牺牲。?
①⑤孙文(孙中山)和黄兴没有牺牲。故选B。??
4.【答案】C
【解析】C.结合所学和题干材料,“是役也…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可知此次起义距离武昌起义约半年时间,黄花岗起义发生于1911年4月,符合材料中时间条件,故选C。
A.萍浏醴起义发生于1906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A。
B.广西起义发生于1907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B。
D,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D。?故选C。??
5.【答案】C
【解析】C.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这是孙中山为纪念黄花岗起义所做的序。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的。选项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6.【答案】D
【解析】D.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联合光复会、兴中会等,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孙中山和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故D符合题意。
A.刘道一领导萍浏醴起义,故排除A。?
?
?
?
??
B.宋教仁改组国民党,故排除B。?
?
?
?
??
C.蔡锷领导护国战争,故排除C。故选D。??
7.【答案】A
【解析】A.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锡麟、秋瑾的故事”“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革命志士的奋斗,1907年夏,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为策应安庆起义,秋瑾在绍兴发动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故A正确。
BCD.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BCD。故选A。??
8.【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可知,电文叙述的是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到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万恶之政府”指清政府,故A正确。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
9.【答案】B
【解析】B.依据题干历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两天后,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武汉三镇。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B正确。
A.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故A错误。
C.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故C正确。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D.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D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可排除ABC。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洋务运动兴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战败宣告其破产,故A不符合题意。
BC.分别由朝廷保守派、维新派进行的改革,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题干“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主张推翻清王朝,“有识之士”指资产阶级革命派,故BC不符合题意。
D.义和团运动后,国人认清清政府的腐朽面目,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成为救亡的主流,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辛亥革命,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材料中提到武汉被称为“首义之城”,与这一美誉有关并使其成为革命重镇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很快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从此,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题选择D。
13.【答案】B
【解析】B.由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老农对中华民国认识不清,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非常有限,故B正确。
A.本项所述是对于题干主旨误读,排除A。
C.题干没有袁世凯的相关信息,排除C。
D.依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本项结论,排除D。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故排除A。
B.武昌起义后,各省担任最早军政长官的,既有新军将领和革命党人,还有一些旧官僚和咨议局议长,这说明各方在进行妥协,故B正确。
CD.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B。??
15.【答案】C
【解析】
A.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有限,故A错误。??
B.题干信息无法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故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武昌起义爆发后,地方政府脱离了清廷独立,同时立宪派也联合起来援助革命党反抗清政府,表明此时的清政府已经众叛亲离,其灭亡是大势所趋,故C正确。??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D错误。??故选C。??
16.【答案】(1)态度转变: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或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言之有理即可)。(2)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组织的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3)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深入人心,此后袁世凯窃取政权、独裁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抵制,短时间内就宣告失败;辛亥革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使社会习俗发生了众多根本性的改变。(任意写出两点)。
17.【答案】(1)广州:1911年4月,中国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地;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所在地。
(2)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3)革命家:黄兴、宋教仁、秋瑾等;品质: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忧国忧民的意识等。
(4)意义: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共谋祖国和平统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等。
18.【答案】(1)态度变化: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原因: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者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成立和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
(3)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袁世凯窃取政权、独裁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抵制,短时间内就宣告失败;辛亥革命剪发变、易服饰、改称谓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答案】(1)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主要活动: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成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