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12: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阅读出自《查士丁尼法典》的史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通过对拜占庭文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只有在扬弃中才能获得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难点:《查士丁尼法典》以及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地图展示: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教师提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在西罗马帝国上,法兰克王国逐渐强大,最后发展为查理曼帝国。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本课子目分别是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我们换一种路线,先讲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再讲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
【新课讲授】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1.教师讲解: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拋弃了罗马帝国的千年首都——罗马,转而在拜占庭设立新都“新罗马”,后来该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2.图片展示:查士丁尼形象图。
3.材料展示:
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
教师讲解:查士丁尼在位期间,曾经镇压平民起义,征服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主持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位于帝国西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
4.图片展示:6世纪末东罗马帝国疆界。
教师提问:根据地图,梳理拜占庭帝国的疆域范围。
提示:版图:涵盖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5.材料展示: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作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布瓦松纳这样描写:“君士坦丁堡是世界商业的转运口岸,船舶和商队都进到它的碇泊所,在它的主要街道的市场内,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产品都堆积如山,它的码头和港口充满了商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教师提问: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繁盛的表现,并指出促使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
提示:繁盛的表现: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因素:最重要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6.材料展示:
材料一:拜占庭先后有107位君主占据了皇位……在这段时期内,宫廷中,街道上,或军营中,一共发生过65次夺取皇位的叛乱。
——迪尔《拜占庭:辉煌与衰败》
材料二:查士丁尼……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他死后不到十年,一个新的蛮族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同样,在多瑙河边境,阿瓦尔人同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臣民一起,进入巴尔干地区……削弱了帝国的控制。在东部……波斯人……在野心勃勃的大皇帝科斯罗埃斯二世的率领下,开始全面消灭东罗马帝国。
——《全球通史》
教师提问: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走向了衰落的阶段。请根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提示: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愈演愈烈;长期战争,财政枯竭;不断受到周边民族的进攻。
教师提问:面对外患,拜占庭皇帝决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但结果怎样?
提示: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7.知识拓展: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性军事行动,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8.图片展示: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十字军东征。
9.教师讲解:面对一系列的内忧外患,拜占庭帝国由“拜占庭”变成了“败仗庭”。版图面积急剧缩小。
10.地图展示:鼎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和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1.材料展示:
奥斯曼军队人数众多,拜占庭根本没有那么多军队,在君士坦丁堡保卫战中,拜占庭守军只有奥斯曼军队的二十分之一。又如,奧斯曼军队拥有强大的炮兵,他们能制造大型火炮,而拜占庭军队没有火炮。尽管他们早已掌握了火炮的制作技术,但没有财力来制造。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从地图变化中,感受拜占庭的衰落。从材料中感受拜占庭的势单力薄,面对外患的无能为力。)
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是在何时被灭亡的?
提示:1453年,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12.材料展示:
395年,罗马帝国最终一分为二……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将多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对后来的西欧和东欧等地产生过重大影响。
——摘编自《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教师提问:(1)依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和拜占庭文化的特点。(2)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提示:(1)①历史地位:文明传承: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文化交流: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拜占庭文化。②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兼收并蓄,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2)不认同。拜占庭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特别是对东欧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材料展示:
我过去是凯撒,我现在是查士丁尼,我因为受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之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部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
——查士丁尼
教师提问:材料中的“我”以及“法律”分别指的是什么?“法律”是何时编成的?
提示: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529年。
2.材料展示:
材料一:查士丁尼执政帝国38年,用22年征战四方,用5年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用36年在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教师提问:查士丁尼执政帝国38年,却用了36年在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根据材料二概括查士丁尼为何如此重视法律的编撰。
提示: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教师提问:《罗马民法大全》是由哪几部法律构成的?
提示:《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3.材料展示: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教师提问:《罗马民法大全》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4.材料展示: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罗马民法大全》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5.课外延伸:
(1)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
图片展示:君士坦丁堡景观。
(2)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有近1 500年的历史,它是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图片展示:圣索菲亚大教堂景观。
(通过课外延伸,再次感受拜占庭帝国的辉煌文明。)
【课堂小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