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13: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扑克牌K,趣味知识补充对应象征的人物,引出凯撒大帝。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新课讲授】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图片展示:古罗马发源地台伯河畔、古罗马城邦示意图。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趣味历史补充:母狼乳婴。PPT呈现相应的图片。
4.教师讲解:罗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5.时间轴呈现:
6.材料展示:
……有谁会如此懒惰、如此漫不经心,竟不希望去了解罗马人是如何、在何种政治下,于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将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世界征服,并置于罗马单一的统治之下。
——安德鲁·林托特(晏绍祥译)《罗马共和国政制》
教师提问: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随着罗马的征服扩展,罗马是如何实行国家的统治的?
提示: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选出两名保民官,可以否决元老院与执政官提出的不利于平民的决议。
教师补充: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7.教师过渡:在平民和贵族长期斗争后所取得的政治权利中,除了设立保民官,还有一项更值得记忆的事情,就是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
8.材料展示: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材料二: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祀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分析习惯法的弊端。材料二中,“它”指的是哪一部法律?概括其作用。
提示:弊端表现在损害平民利益,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稳定。“它”指《十二铜表法》。作用是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9.教师讲解: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10.材料展示: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思考《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提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保留原始、落后的复仇习俗等。
教师补充:《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
11.教师提问:结合教材简述罗马的扩张过程。
提示:(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2)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12.图片展示:罗马共和国地图、罗马征服意大利示意图、布匿战争示意图。
13.教师讲解:在长期的掠夺战争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他们担任繁重的工作,如农耕、开矿、放牧等,甚至被送至角斗场,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罗马人的凶残终于招来奴隶们的反抗——斯巴达克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揭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原因)
二、罗马帝国
1.材料展示:
大约公元前130年后,由于内部动乱、战争、军事化、腐败,这种制度最终被削弱了,在罗马公民中原来存在的坚实的公民精神也在衰退。那少得可怜的真正的共和实践也随着凯撒的独裁而消亡了。在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后,曾经的由公民统治的共和国变成了由皇帝统治的帝国。
——[美]罗伯特·A·达尔(李风华译)《论民主》
2.教师讲述: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而拥有军事实力的人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着激烈争夺。凯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凯撒的行动,使得罗马由共和制开始向帝制过渡。
3.图片展示:公元前50年凯撒大帝在泽拉战役中、凯撒名言“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感受凯撒的气魄。
4.教师提问:帝制的最终形成是由谁带来的呢?
提示:继凯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5.教师提问:“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提示:君主制。罗马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6.教师讲述: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繁荣情况。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是罗马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7.图片展示:罗马帝国和西汉王朝。
教师讲解:罗马帝国的疆域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117年),西汉王朝的疆域面积是609万平方公里(元始二年)。西汉人将罗马称为大秦。(通过疆域面积的对比,以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中国的强盛,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8.材料展示:
材料一: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
材料二:在恐怖阴影的笼罩下,城巿的街道堆满无人掩埋的尸体。市民的绝望有时会转变成愤恨,蛮族只要遭到反抗就会激起暴虐的震怒,老弱妇儒和伤残病患都遭到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罗马帝国衰亡史》
教师提问:阅读以上两则材料,思考这会给罗马帝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提示:帝国社会矛盾尖锐,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政治混乱,奴隶贫民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乘机入境,帝国政权陷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地。
9.教师过渡: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讲述: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人民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2.教师提问: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
提示: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3.知识梳理:整理罗马发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11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4世纪末)→ 西罗马帝国(476年)
东罗马帝国(1453年)
【课堂小结】
古罗马文明发端于意大利半岛中部,从一个台伯河畔兴起的城邦到称霸地中海的共和国,再到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其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法律、文化都与之相互演进,给人们留下思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