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兄弟姐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词语的兄弟姐妹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7-12 0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义词的特点及其作用。
2.把握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正确辨析同义词和正确使用同义词。
教学步骤:
一、引子解释
通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一句,说明汉语词语的同义现象。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义相同的词,也叫等义词;一类是意义相近的词,也叫近义词。意义相同的同义词是少数,虽然它们所指的事情和现象相同,但它们往往在词的风格、情调、色彩或用法上有不同;意义相近的同义词是多数,它们的意义有某些相近的地方,但它们所标志的并不完全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因而通常不能互相代替。
二、课堂活动讲解
1.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是非常丰富的。从“看”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有些词的词义会多达几十个,因此如何准确选用同义词就成了语言表达的一个主要方面。
2.同义词能增加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3.说说“看”的几组同义词在意义上各有什么共同点。
三、要点解析
同义词辨析的三个方面
1.同义词在词义方面的差别
(1)词义的轻重不同。有的词义较轻,有的词义较重。如“批判”和“批评”,“批判”就重得多。
(2)词义的褒贬不同。含有赞许的意思的词,叫做褒义词;含有贬斥的意思的词,叫做贬义词;还有一种无所谓褒贬的词叫做中性词。如“成果”为褒义词、“结果”为中性词、“后果”为贬义词。
(3)词义的具体和概括不同。有的词义是具体的,有的是概括的,如“书”和“书籍”。
2.同义词在运用方面的差别
(1)语法作用不同。如“消亡、消失”与“消除、消灭”是一组同义词,“消亡”和“消失”是自动词,后边不能带宾语,而“消除”和“消灭”是他动词,后边可以带宾语。又如“分别”和“差别”都是名词,但是“分别”还另有动词的用法,“差别”就没有。
(2)搭配范围不同。如“实行”和“执行”是同义词,“实行”常常同“计划”“办法”“主张”“主义”相搭配;“执行”常同“命令”“决议””方针”“政策”“任务”相搭配;“关心”与“关怀”是同义词,“关心”适用的范围比较广,对人、对事物,不管上下、大小,一般都能用。“关怀”适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它的对象多半是人或者是与人有关的一切,如人的成长、利益、思想、工作等。组织、领导对群众或者长辈对晚辈用“关怀”,个人对领袖或者后辈对前辈,一般不能用“关怀”,可以用“关心”。
3.同义词在色彩方面的差别
(1)书面词与口语词。“诞辰”和“生日”是同义词,前者是书面词,一般显得庄严、隆重,后者是口语词,一般显得亲切随便。《骆驼样子》里的刘三爷说:“二十七是我的生日,我还要搭个棚请请客”。这里的“生日”不能说成“诞辰”。又如“死”是口语词,“逝世”是书面词;“筵席”是书面词,“酒席”是口语词。
(2)普通词、文艺用语和科学用语。如“飞”是普通词,“翱翔”多用于文艺作品,“滑翔”是科学技术用语。另外的例子,如“蓝”“蔚蓝”“普鲁士蓝”、“空气”“大气”……,等等。此外,如“缭绕”“晶莹”“乳燕”等都属于文艺用语,既不是日常通用词,也不是科学用语。
(3)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如“娘”是方言词,“妈妈”是普通话词
(4)感彩不同。褒义——贬义——中性。
除了注意以上方面之外,还要掌握辨析同义词的具体方法。辨析前要搜集大量的用例;辨析时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确定同义词的共同的地方;第二步再比较有差异的地方。如“冤枉”和“委屈”都是形容词,也都可以用作动词,都有“遭受到不应有的处分或者责罚”的意思。但是“冤枉”比“委屈”词义重些,“冤枉”含有“无罪受刑”的意思,“委屈”则有“自己有不得已的苦衷而得不到别人谅解”的意思。
文本知识链接
四、同义词的作用
掌握较多的同义词,并能准确、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的表达更贴切、更细致、更严密。
1.同义词有助于避免用词重复的现象,使语言丰富多变,表达更加精确。
“看、瞧、盯、瞟、窥、瞥、瞪、望”,等等,就是同义词,,一般地看,可以用“看、瞧”,“盯”是集中视力注意看的神态,斜眼看可用“瞟”,很快地看一下可用“瞥”,生气地睁大眼睛看可用“瞪”,从小孔或缝隙中偷偷地看可用“窥”,向远处看可用“眺望”,向上看可用“仰望”,向下看可用“俯视、鸟瞰”,向四方看可用“张望”,仔细看可用“观察”,等等。
2.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语气,达到强调的目的。
比如“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这一句里的“彻底”“干净”“全部”是同义词,这三个词连用能更鲜明地表现立场的坚定和态度的坚决。
3.同义词用得恰当灵活,有助于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里有这样一段:“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愉”和“窃”是同义词,“偷”是口语,“窃”是书面语言。孔乙己不承认自己是偷书,只承认是窃书,暴露了深受孔孟毒害的穷困潦倒的旧知识分子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4.同义词还能表示不同的风格色彩,所以在不同的文体中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词语,可使词与文体风格一致,增强表达的效果。
5.同义词还有一定的构词作用。
由同义词构成的词,如声音、房屋、温暖、迁移、寒冷、仇敌、庆祝、永久、自从、刚才等。
由同义词构成的成语,如聚精会神、兴高采烈、心安理得、粗心大意、不屈不挠、养精蓄锐等。
五、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1.从词素着手分析词语意义是区分同义词的关键。
词素是构成词语的最小单位,词语意义的不同,说到底是词素的不同引起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它自身的本来意义,所以应该抓住关键词素来区分。比如“品味”与“品位”之中,它们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品”,不同的词素是“味”和“位”,而它们的意义差别,就由这不同的两个词素所决定;又如“激奋”与“激愤”,它们之间的差别关键在“奋”与“愤”上,“淡薄”与“淡泊”也是这样;而“衍化”与“演化”也是一字之差,它们之间主要是“衍”与“演”的不同,所以词义就不相同了。
2.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材料,其意义和用法与语言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单纯去死记硬背字典意义,学到的也只能是些僵死的词语。
3.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字典是学习语言的工具,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词语,要及时查一下字典,弄清楚它的意义及其用法,不要轻易让其从眼前溜掉。这样日积月累,词语仓库自然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充实,运用词语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面,可从感彩、语体风格等方面进行辨析。准确理解词义,能辨析词语的意义、词性和用法是解题的重要步骤,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恰当的词语。也只有分清了语义关系、话语对象、表达目的、线索脉络、主观态度,才能恰当地选择词语。
在实词的使用应试中,不论采用哪种考查形式,做题时,都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该词语仔细审查:①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②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词语的使用范围。③感彩是否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吻合。④该词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⑤词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六、实战演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0春)
(1)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 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2)营房各处_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3)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_____。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
   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泻 闪耀 启发
(选B。“流逝”比喻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流泻”指液体光线等迅速的流出射出跑过;“闪烁”“闪耀”都有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的意思,但“闪耀”还有光彩耀眼的义项;“启示”是结果,“启发”是过程)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7江西)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 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答案A。质疑:动词,提出疑问:质疑问难。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兴味:一时性的兴趣,一时产生的兴趣。趣味: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
反之: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中性词。否则: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一般指结果,贬义词居多。)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 ,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答案:D。“质对”意思是“对证,对质”,显然不合语境;“质询”的意思是“质疑询问”。
“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这里是指一种文件。
“翌日”是指“第二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启程”的时间不可能都是“第二天”;“不日”指“要不了几天”。)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粒钮扣在草丛中被侦察人员 发现,为侦破这个案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②这种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可以 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③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风雨 的古塔,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④祖冲之经过认真的实际 ,敢于怀疑前人的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A.偶然 搜集 腐蚀 考查 B.偶然 搜集 侵蚀 考核
C.偶尔 收集 侵蚀 考查 D.偶尔 收集 腐蚀 考核
(答案:B。偶尔:有不经常的意思,用在①句中不当。航天器是高科技产物,“搜集”信息更能体现其价值。腐蚀:一般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遭到消损、破坏,也比喻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等因素下逐渐变质、堕落;对于“古塔”而言,它主要受到风雨的“侵蚀”。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检查和衡量(行为、能力等),不合④句的意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