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4节 风和降水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造成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地面植被
2.在天气符号中,“ ”表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2020八上·温州期末)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台风袭击。下列不属于台风天气特征的是( )
A.乌云密布 B.倾盆大雨 C.风力强劲 D.夏季多发
4.(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果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的中相对湿度也越大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东北风是指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5.(2020八上·瑞安期末)小明观察到教学楼楼顶上有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是用于测量( )
A.气温 B.湿度 C.风速 D.降水量
6.(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哪个符号能正确表示我国夏季风的风向( )
A. B.
C. D.
7.(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8.(2020七下·鄞州期末)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9.(2020八下·余姚期中)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10.(2020八上·南浔期末)湖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19年10月30日多云转晴, 全天气温16—23℃,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11.(2019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温州地区某年度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统计,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州最热月为6月
B.温州的年降水总量在300毫米以下
C.温州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
D.温州气候是冬暖夏凉,降水偏少
12.(2019八上·诸暨月考)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向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13.(2019八上·秀洲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并不减
C.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D.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14.(2018八上·长兴期中)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
A. B.
C. D.
15.(2018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份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B.
C. D.
16.上海夏季盛行东南风. 下列箭头表示东南风的是( )
A.↖ B.↗ C.↙ D.↘
17.关于风向和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指的是风刮去的方向 B.晴天的风力大
C.级数越小,风力越强 D.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18.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属于台风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是( )
A.大风降温 B.东西发霉 C.狂风暴雨 D.沙尘飞舞
二、填空题
20.图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判断依据是 。
②乙、丙两地年降水量 处更多,原因是 。
21.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如图所示中,甲为 ,乙为 。
A.白昼海风 B.黑夜海风 C.白昼陆风 D.黑夜陆风
22.(2019八上·衢州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如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丁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②此时风向是 (选填“甲吹向乙”、“乙吹向甲”)。
(2)下面是某县气象台某日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气温为22℃,最低温 11℃,空气质量优。则:
①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 左右。
②该县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23.(2019八上·秀洲期末)读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该日甲、乙、丙三地最不可能降雨的地区是 。 当天丁地主要吹 (选填:“东”、“南”、“西”、“北”)风。
24.(2018八上·衢州期中)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云、雾等主要天气现象 都发生在大气层的 层。
25.(2018八上·温州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26.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干 湿 差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 (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27.(2017八上·乐清期中)如图。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
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
28.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 ,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 。
29.一个地区一年内个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 表示。
30.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多少,通常用 表示。
31.从大气中降落的 、雪、 等,统称为降水,其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2.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
33. 和 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测量的仪器分别为 和 。
三、解答题
34.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九下·丽水月考)小毛针对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展开如下探究:
(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 。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解答】造成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
【解答】图中的风尾指向的是东北方,即风向是东北风;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风;降水;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据此区分。
【解答】乌云密布、倾盆大雨、风力强劲指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的情况,是台风天气的特征,夏季多发是长时间的大气层情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季风
【解析】【分析】太阳的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会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
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越高温度会越低,一般情况下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海陆位置差别也会影响天气,沿海地区近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情况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则会相比较之下变化比较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相对湿度概念不清晰,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地势高,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
C、海南岛和黑龙江明显是纬度不同因素,C错误;
D、风向概念不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它的种类较多,气象台站最常用的为风杯风速计。
【解答】该仪器是用于测量风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我国东部普遍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据此解题。
【解答】图中正确表示夏季风的风向为选项A,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解答】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说法正确,A错误;
B: 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风应该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叙述错误,B正确;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C错误;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结合图片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ABC中的化工厂位置由于风吹的缘故容易对居民区造成环境污染,故不支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的特征,比如风的级数,风向。
【解答】 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力最大风级是13 级。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自西向东吹的风是西风,自北向南吹的风是北风,自南向北吹的风南风,自东向西吹的风是东风。
(2)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低气压天气是指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是相对于高气压,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高压控制地区常出现晴朗天气,A不符合题意;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不符合题意;
C、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14点左右,C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的方法是根据气温的极值即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判读气温,根据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判读降水。
【解答】A、由图片中可以发现,温州最热月为7月,A不符合题意。
B、温州的年降水总量并不是在300毫米以下,B不符合题意。
C、由该图中可以发现,温州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C符合题意。
D、由图表中可以发现温州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夏季降水多,春冬降水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2.【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解答】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是由东南方向吹来的。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解答】由气温曲线可知,我国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而由降水柱状图可知,我国夏季的降水量较多,到冬季后降水量都明显降低;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从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地是是亚热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南方降水量集中在夏季,从图中可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
【解答】图B降水年际波动最为明显,因此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
故答案为:B
16.【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风向标来看,箭头指向表示风的吹向。箭头指向西北,说明风吹向西北,说明是东南风。
【解答】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上海位于太平洋沿岸,夏季主要受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
故答案为:A。
17.【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
【解答】A.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不正确。
B.晴天和阴天都可以形成风,没有直接关系,故不正确。
C.风力级数越小,风力越小,不是越强,故不正确。
D.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解答】风向杆指示风的方向, 风尾处用短线或三角表示风力的大小。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北风。
故答案为:D。
19.【答案】C
【知识点】风;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其组成是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解答】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狂风暴雨。
故答案为:C。
20.【答案】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乙;处于迎风坡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②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①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海拔最高,因此年平均气温最低。
②读图分析可知,乙、丙两地中,乙地位于迎风坡,因此年降水量更多。
故答案为:①甲;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②处于迎风坡。
21.【答案】D;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甲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气体向上膨胀,导致海洋表面气压减小,故甲是黑夜陆风;
乙是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气体膨胀,即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昼海风;
故答案为:D;A。
22.【答案】(1)升温降水;乙吹向甲
(2)午后二时;乙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往往高气压地区为晴朗天气,低气压地区是阴雨天气。
【解答】(1)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与冷锋相对。 此时风向是乙吹向甲,因为乙地是高气压区,甲地是低气压区、
(2)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午后二时左右。②该县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因为天气是阴有小雨,乙地为低气压,所以是阴雨天气。
故答案为:(1)升温降水;乙吹向甲(2)午后二时;乙
23.【答案】甲;西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而言,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由天气图可知,甲处于高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乙处于低压控制地区,有可能下雨,丙处于冷锋经过地区,冷锋过境一定会降雨;空气是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所以大气是从左流向右,即丁地的风向是西风;
故答案为:甲;西。
24.【答案】大气湿度;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大气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云、雾、降水都是由水构成的,因此其重要因素是大气湿度;在大气层中能够发生降水等天气现象的只有对流层;
故答案为:大气湿度;对流。
25.【答案】地形;6;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地形因素导致的;海拔高度每改变100m温度相差0.6℃,AB相差1000m,所以温度相差6℃;气流是从A到B再到C,所以AB是迎风坡,C是背风坡,所以A B地降水多,而A地的温度比B地高,水汽遇冷凝结,所以B地降水多于A地;
故答案为:地形;6;B。
26.【答案】(1)大
(2)92%
(3)干球:25 ℃、湿球:22 ℃或干球:10 ℃、湿球:8 ℃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表格可知,随着干球温度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变大;故答案为:大;
(2)干球的温度为25℃,湿球的温度为24℃,即干湿差为1℃,由表格可知,相对湿度为:92%;故答案为:92%;
(3)当相对湿度为76%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有两组数据符合,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大,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25-3=22℃;当干球温度为10℃,干湿差为2℃时相对湿度为76%,即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10-2=8℃;故答案为: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故答案为:(1)大;(2)92%;(3)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27.【答案】18;C;C地为背风坡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风坡风随着海拔增加遇冷后降水,因此B点降水量比A点多,最少的是背风坡。
【解答】1、A、B两地海拔相差3000米,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因此3000米的海拔差温度相差18摄氏度。
2、因为C处是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3、因为C处是背风坡。
故答案为:18;C;C处为背风坡.
28.【答案】雨量器;毫米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毫米。
29.【答案】柱状图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30.【答案】等降水量线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多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表示。
31.【答案】雨;冰雹;降雨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主要对降水的概念的考查,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2.【答案】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由下表可以分析。当干湿温度差为1 ℃时,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身高而升高,那么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解答】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气温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相对湿度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水汽凝结 。
故答案为: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33.【答案】风向;风速;风向标;风速仪
【知识点】风
【解析】【解答】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风速。测量工具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分析】风向、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测量仪器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故答案为:风向 风速 风向标 风速仪
34.【答案】(1)高;晴燥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锋是指冷暖气流的交界地区。
【解答】(1)由图中数据可知,甲的气压相对较高,处于高气压控制地区,天气以晴朗为主;
(2)空气的流动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地区,即B代表风向;
故答案为:(1)高;晴燥;(2)B。
35.【答案】(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环境形成了对照实验,三处环境间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变量是植物的多少不同。
【解答】(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故答案为:(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4节 风和降水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造成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地面植被
【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解答】造成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在天气符号中,“ ”表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
【解答】图中的风尾指向的是东北方,即风向是东北风;
故答案为:A。
3.(2020八上·温州期末)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台风袭击。下列不属于台风天气特征的是( )
A.乌云密布 B.倾盆大雨 C.风力强劲 D.夏季多发
【答案】D
【知识点】风;降水;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据此区分。
【解答】乌云密布、倾盆大雨、风力强劲指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的情况,是台风天气的特征,夏季多发是长时间的大气层情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果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的中相对湿度也越大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东北风是指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季风
【解析】【分析】太阳的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会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
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越高温度会越低,一般情况下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海陆位置差别也会影响天气,沿海地区近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情况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则会相比较之下变化比较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相对湿度概念不清晰,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地势高,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
C、海南岛和黑龙江明显是纬度不同因素,C错误;
D、风向概念不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0八上·瑞安期末)小明观察到教学楼楼顶上有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是用于测量( )
A.气温 B.湿度 C.风速 D.降水量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它的种类较多,气象台站最常用的为风杯风速计。
【解答】该仪器是用于测量风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哪个符号能正确表示我国夏季风的风向(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我国东部普遍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据此解题。
【解答】图中正确表示夏季风的风向为选项A,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解答】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说法正确,A错误;
B: 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风应该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叙述错误,B正确;
C: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C错误;
D: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B
8.(2020七下·鄞州期末)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结合图片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ABC中的化工厂位置由于风吹的缘故容易对居民区造成环境污染,故不支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2020八下·余姚期中)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的特征,比如风的级数,风向。
【解答】 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力最大风级是13 级。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0八上·南浔期末)湖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19年10月30日多云转晴, 全天气温16—23℃,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自西向东吹的风是西风,自北向南吹的风是北风,自南向北吹的风南风,自东向西吹的风是东风。
(2)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低气压天气是指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是相对于高气压,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高压控制地区常出现晴朗天气,A不符合题意;
B、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不符合题意;
C、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14点左右,C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19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温州地区某年度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统计,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州最热月为6月
B.温州的年降水总量在300毫米以下
C.温州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
D.温州气候是冬暖夏凉,降水偏少
【答案】C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的方法是根据气温的极值即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判读气温,根据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判读降水。
【解答】A、由图片中可以发现,温州最热月为7月,A不符合题意。
B、温州的年降水总量并不是在300毫米以下,B不符合题意。
C、由该图中可以发现,温州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C符合题意。
D、由图表中可以发现温州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夏季降水多,春冬降水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2.(2019八上·诸暨月考)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向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解答】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是由东南方向吹来的。
故答案为:D
13.(2019八上·秀洲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并不减
C.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D.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解答】由气温曲线可知,我国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而由降水柱状图可知,我国夏季的降水量较多,到冬季后降水量都明显降低;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18八上·长兴期中)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从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地是是亚热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南方降水量集中在夏季,从图中可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18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份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
【解答】图B降水年际波动最为明显,因此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
故答案为:B
16.上海夏季盛行东南风. 下列箭头表示东南风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风向标来看,箭头指向表示风的吹向。箭头指向西北,说明风吹向西北,说明是东南风。
【解答】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上海位于太平洋沿岸,夏季主要受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
故答案为:A。
17.关于风向和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指的是风刮去的方向 B.晴天的风力大
C.级数越小,风力越强 D.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
【解答】A.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不正确。
B.晴天和阴天都可以形成风,没有直接关系,故不正确。
C.风力级数越小,风力越小,不是越强,故不正确。
D.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8.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解答】风向杆指示风的方向, 风尾处用短线或三角表示风力的大小。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北风。
故答案为:D。
19.下列属于台风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是( )
A.大风降温 B.东西发霉 C.狂风暴雨 D.沙尘飞舞
【答案】C
【知识点】风;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其组成是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解答】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狂风暴雨。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0.图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判断依据是 。
②乙、丙两地年降水量 处更多,原因是 。
【答案】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乙;处于迎风坡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②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①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海拔最高,因此年平均气温最低。
②读图分析可知,乙、丙两地中,乙地位于迎风坡,因此年降水量更多。
故答案为:①甲;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②处于迎风坡。
21.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如图所示中,甲为 ,乙为 。
A.白昼海风 B.黑夜海风 C.白昼陆风 D.黑夜陆风
【答案】D;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甲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气体向上膨胀,导致海洋表面气压减小,故甲是黑夜陆风;
乙是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气体膨胀,即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昼海风;
故答案为:D;A。
22.(2019八上·衢州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如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丁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②此时风向是 (选填“甲吹向乙”、“乙吹向甲”)。
(2)下面是某县气象台某日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气温为22℃,最低温 11℃,空气质量优。则:
①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 左右。
②该县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答案】(1)升温降水;乙吹向甲
(2)午后二时;乙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往往高气压地区为晴朗天气,低气压地区是阴雨天气。
【解答】(1)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与冷锋相对。 此时风向是乙吹向甲,因为乙地是高气压区,甲地是低气压区、
(2)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午后二时左右。②该县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因为天气是阴有小雨,乙地为低气压,所以是阴雨天气。
故答案为:(1)升温降水;乙吹向甲(2)午后二时;乙
23.(2019八上·秀洲期末)读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该日甲、乙、丙三地最不可能降雨的地区是 。 当天丁地主要吹 (选填:“东”、“南”、“西”、“北”)风。
【答案】甲;西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而言,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由天气图可知,甲处于高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乙处于低压控制地区,有可能下雨,丙处于冷锋经过地区,冷锋过境一定会降雨;空气是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所以大气是从左流向右,即丁地的风向是西风;
故答案为:甲;西。
24.(2018八上·衢州期中)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云、雾等主要天气现象 都发生在大气层的 层。
【答案】大气湿度;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大气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云、雾、降水都是由水构成的,因此其重要因素是大气湿度;在大气层中能够发生降水等天气现象的只有对流层;
故答案为:大气湿度;对流。
25.(2018八上·温州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答案】地形;6;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地形因素导致的;海拔高度每改变100m温度相差0.6℃,AB相差1000m,所以温度相差6℃;气流是从A到B再到C,所以AB是迎风坡,C是背风坡,所以A B地降水多,而A地的温度比B地高,水汽遇冷凝结,所以B地降水多于A地;
故答案为:地形;6;B。
26.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干 湿 差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 (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答案】(1)大
(2)92%
(3)干球:25 ℃、湿球:22 ℃或干球:10 ℃、湿球:8 ℃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表格可知,随着干球温度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变大;故答案为:大;
(2)干球的温度为25℃,湿球的温度为24℃,即干湿差为1℃,由表格可知,相对湿度为:92%;故答案为:92%;
(3)当相对湿度为76%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有两组数据符合,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大,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25-3=22℃;当干球温度为10℃,干湿差为2℃时相对湿度为76%,即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10-2=8℃;故答案为: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故答案为:(1)大;(2)92%;(3)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27.(2017八上·乐清期中)如图。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
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B和C地相比,降水较少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
【答案】18;C;C地为背风坡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风坡风随着海拔增加遇冷后降水,因此B点降水量比A点多,最少的是背风坡。
【解答】1、A、B两地海拔相差3000米,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因此3000米的海拔差温度相差18摄氏度。
2、因为C处是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3、因为C处是背风坡。
故答案为:18;C;C处为背风坡.
28.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 ,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 。
【答案】雨量器;毫米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毫米。
29.一个地区一年内个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 表示。
【答案】柱状图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30.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多少,通常用 表示。
【答案】等降水量线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多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表示。
31.从大气中降落的 、雪、 等,统称为降水,其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答案】雨;冰雹;降雨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单,要求学生多去翻书本,从书本中提炼主要知识。
【解答】主要对降水的概念的考查,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2.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
【答案】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由下表可以分析。当干湿温度差为1 ℃时,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身高而升高,那么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解答】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气温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相对湿度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水汽凝结 。
故答案为: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33. 和 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测量的仪器分别为 和 。
【答案】风向;风速;风向标;风速仪
【知识点】风
【解析】【解答】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风速。测量工具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分析】风向、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测量仪器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故答案为:风向 风速 风向标 风速仪
三、解答题
34.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答案】(1)高;晴燥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锋是指冷暖气流的交界地区。
【解答】(1)由图中数据可知,甲的气压相对较高,处于高气压控制地区,天气以晴朗为主;
(2)空气的流动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地区,即B代表风向;
故答案为:(1)高;晴燥;(2)B。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九下·丽水月考)小毛针对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展开如下探究:
(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 。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 。
【答案】(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环境形成了对照实验,三处环境间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变量是植物的多少不同。
【解答】(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故答案为:(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