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4节 风和降水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 )
A.越来越多 B.先多后少 C.越来越少 D.先少后多
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符号“ ”表示( )
A.东北风6级,风从东北方吹来 B.东北风6级,风向东北方吹去
C.东北风3级,风从东北方吹来 D.东北风3级,风向东北方吹去
3.(2020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4.(2019八上·衢州期中)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者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B.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C.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D.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5.(2019八上·江山期中)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②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③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④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⑤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⑥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②③ B.④⑥ C.②⑤ D.②④⑥
6.(2019八上·余杭期中)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
B.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
C.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
D.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
7.(2019八上·义乌期中)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雨就是降水 B.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有云
C.降雨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D.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8.(2018八上·天台月考)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18八上·湖州期中)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B.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C.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0.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图上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吹面不寒杨柳风”,脸部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速达1.6米/秒,这样的风所对应的风级应是 ( )
A.0级 B.2级 C.6级 D.8级
13.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话动
二、填空题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结合如图所示的地形图填空:
(1)山顶比山脚下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图中 (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甲、乙两地年降水量 地更多,原因是 。
1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气温同为33 ℃的某两天,一天是晴朗干燥,一天是即将下雨。这两天相比,人在室内的感觉是, 的这一天热得难受,原因是这一天空气的湿度较 ,汗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蒸发。
1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1)在一天内空气最干燥的时段为 (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该同学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
1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问题:
干球温度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1.0 ℃ 2.0 ℃ 3.0 ℃ 4.0 ℃ 5.0 ℃
-50 ℃ 77% 54% 32% 11%
0.0 ℃ 82% 65% 47% 31/% 15%
5.0 ℃ 86% 71% 58/% 45% 32%
10.0 ℃ 88% 76% 65% 54% 44%
15.0 ℃ 90% 80% 70% 61% 52%
20.0 ℃ 91% 82% 74% 66% 58%
25.0 ℃ 92% 83% 76% 68% 61%
30.0 ℃ 93% 86% 79% 73% 67%
35.0 ℃ 93% 87% 81% 75% 69%
(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海陆位置的不同可以导致降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距海较近,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距海较远,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
19.(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措施主要是 .
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冬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21.以下是降水形成的几个阶段,请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降水过程(填字母)。 。
A.水汽凝结 B.水珠和冰晶增大 C冷却降温 D.空气上升 E.形成降水
22.如图甲所示为某地某时刻某特殊天气所在位置及未来移动趋势。据图回答。
(1)该特殊天气的风级为12级,是指( )
A.强风 B.劲风
C.狂风 D.台风
(2)图中箭头表示其未来移动趋势是( )
A.向东北方向移动 B.向西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3)该特殊天气形成在海洋中时,我国大陆某地的天气受其影响出现如图乙的符号,则风向为 ,风力为 。
23.读下图,将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分别填在下列各图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降水类型。
(1)城市:A ;B ;C ;D ;E 。
(2)降水类型:A ;B ;C ;D ;E 。
2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点的降水量为 ,B点的降水量为
(2)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点,是因为它地处 ,气温 ,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
(3)世界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4)在B处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25.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 ,而东岸降水 ;中纬内陆地区降水 ,沿海降水 。
26.(2020八上·滨江月考)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再次登顶珠峰。为其测量了“身高”,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如图甲珠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是因为在对流层, 海拔越高,温度越 。
(2)如图乙珠峰植被呈垂直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势高低”)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导致其雪线(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海拔比北坡低。由此推测南坡属于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三、解答题
27.(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1课时) 同步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风可以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
2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29.根据下表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月10日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1日
8:00 14:00 8:00 14:00
干球温度/℃ 20.0 25.0 20.0 25.0
湿球温度/℃ 16.0 20.0 18.0 24.0
(1)查表算相对湿度:5月10日8:00: ,5月10日14:00: ;5月11日8:00: ,5月11日14:00: 。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一些 。
30.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百分之多少?
31.(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温(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读“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
(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 、B 、C 、D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 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
四、实验探究题
33.(2018八上·天台期中) 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
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2)
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34.(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3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五、综合说理题
3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能源消耗较多的特殊地区。这里的气温较高,犹如海面上的岛屿,成为城市热岛现象。请你根据对流的原理,用箭头标出图中空气的流动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解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的降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
【解答】由图可知,风旗在东北,即东北风,有三道长横线,表示东北风6级,东北风是指风从东北吹来;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蒸发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空气湿度的大小还与人类的生活,天气现象密切相关;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不同植物所在地空气湿度也不同,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解答】A、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B不符合题意。
C、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C不符合题意。
D、空气湿度越大,那么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所以如果水汽丰富,成云可能性越大,并且水汽多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导致降雨,所以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应当保护森林资源,因为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够净化空气,改善温室效应。不仅如此,森林资源还具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森林资源的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水分促进水循环以及降雨概率。
【解答】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森林能够增加该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因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但是氧气的增多却不是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的原因,森林不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着气流来向的山坡叫做迎风坡,迎风坡是有利于降水产生或加强加大的地方。那主要是由于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着山坡抬升,上升运动随之增强,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便很容易凝结而形成云和降水。 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由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导致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植被少,人烟少。
【解答】地是山脚,相比山坡地方,A地的气温最高,因为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相应下降: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B点是迎风坡,C点是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说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根据降雨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 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 因为湿棉纱中的水分蒸发吸热而使得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低于干球温度计的读数。科学需要做实验,我们根据实验的目的来确定实验的方法、过程。
【解答】A.由于湿球温度计的湿棉纱布中有水,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使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变小,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上的液体蒸发吸收热量,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越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别越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土地的潮湿程度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所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 该社团的同学 没有控制温度,所以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②③两地月均温都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所不同的是②地降水稀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③地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所以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候直方图的判读、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读图方法。
11.【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要求学生把世界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规律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根据图中可以知道,字母①处于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夏季降水丰富;字母②处于非洲草原,降水较少;字母③处于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赤道附近降水最为丰富;字母④处于亚欧大陆内陆,离海洋降水少。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风速达1.6米/秒属于清风,2级。
故答案选:B
13.【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图中⑤地距海近,位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⑥地位于非洲大陆的内部,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故选项B符合题意.
【分析】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有三条,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14.【答案】(1)低
(2)甲
(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
【解答】(1)在对流层,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山顶的温度比山脚的低;故答案为:低;
(2)由图可知,吹向甲的风被乙处的山脉遮挡,所以甲是背风坡,乙是迎风坡;故答案为:甲;
(3)乙是迎风坡,气流在爬坡的过程中,外界温度逐渐降低,海风中的水汽会液化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降水;而气流越过乙处山脉后到达甲时,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大大降低,所以降水量也会减少;故答案为: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1)低;(2)甲;(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15.【答案】即将下雨;大;不容易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解答】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而晴朗干燥的天气空气湿度较低,人感觉比较舒适不会热得难受;而即将下雨时,空气湿度会比较大,这时人体感觉会比较闷热且比较难受;空气湿度增大时,空气中的含水量也比较多,汗水难以蒸发;
故答案为:即将下雨;大;不容易。
16.【答案】(1)中午
(2)缺少对照组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解答】(1)由图可知,在中午12点时,湿度最低;故答案为:中午;
(2)实验结论的得出需要相互对照,实验结论更有说服性;故答案为:缺少对照组;
故答案为:(1)中午;(2)缺少对照组。
17.【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相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越小则越容易蒸发,所以湿纱布蒸发越快;故答案为:小;快;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干球温度升高,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所以温度越高,干湿差会越大;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值,一旦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则可能出现降水;故答案为:大;多;降水;
故答案为:(1)小;快;(2)大;多;降水。
18.【答案】较多;较少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解答】距离海较近的地方,是气团交汇的位置,容易形成降水,而远海区域气温变化较小,不易形成降水;所以距海较近的地方降水较多,而距海较远的位置,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较多;较少。
19.【答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来解答此题.考查了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措施,简单的基础题.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故答案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0.【答案】(1)高;低;0
(2)冬;夏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本题考查了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属基础题.
【解答】解:(1)根据气温曲线图可知,甲、乙两地都是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且最冷月气温均在0℃以上.(2)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1)高;低;0;(2)冬;夏.
21.【答案】DCABE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整个降水的过程是这样的。
1.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2.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3.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 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 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
4.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 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 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 降水是降雨。
【解答】根据上述分析,致的降水过程是: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 ,水珠和冰晶增大,形成降水。
故答案为DCABE。
22.【答案】(1)D
(2)B
(3)西北风;5级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各级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如下图:
(2)先通过经纬网判断出该天气所在的半球,在分析风的方向。
(3)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一般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近地面的风向标。风向标的矢杆表示风向。风向标上的矢羽表示风速。一个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线表示2米/秒。例如下图甲为东北风,风速为26米/秒,乙为东南风,风速为14米/秒。
【解答】(1)结合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图可知:当时天气的风级为12级,是指台风,故选D。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该区域的位置在”126°E,28°N“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该风是从东南吹向西北,故选B。
(3)由该风向标图可知,风向标的矢杆指向西北,所以是西北风;风向标上的矢羽由二长一短,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线表示2米/秒,所以风速为10米/秒,再结合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图可知是5级风。
故答案为:(1)D
(2)B
(3)西北风;5级
23.【答案】(1)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
(2)全年多雨;夏季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
【知识点】降水
【解析】本题可以对照世界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及其典型地区。A图全年多雨,对应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新加坡;B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对应位于季风气候区的北京;C图全年湿润,对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伦敦;D图冬季多雨,典型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罗马;E图全年少雨,对应位于主要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开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几种重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降水柱状图。不仅要对降水柱状图的知识进行识记,还要会读图,图文结合题,认真分析。
24.【答案】(1)1750mm;750mm
(2)C;赤道;高
(3)纬度低,降水多;纬度高,降水少
(4)多;少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读图可以看出,C点的降水量为1750mm,B点的降水量为750mm。从图中可获取C点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量最丰富,为1750mm。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地中,B地的年降水量最少。世界年降水量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纬度低,降水多;纬度高,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大陆的的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分析】只要认真观测图,即可获取答案。
25.【答案】多;少;少;多;少;多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熟记“三多三少”。
【解答】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温带地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26.【答案】(1)低
(2)地势高低
(3)迎风坡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75%,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解答】(1)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珠峰的顶端终年冰雪覆盖,
(2)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的不同,是因为温度的差异,而珠峰的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乙珠峰植被呈垂直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推测南坡是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多,在对流层范围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
故答案为:(1)低(2)地势高低(3)迎风坡
27.【答案】(1)解: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
(2)解: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解答】(1)风的运动,蕴藏着巨大的风能,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帮助人类干很多事情。例如,开发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传播植物的种子等等。
(2)风力很大的话,有时会给人类带来了灾害。风利用好了是资源,有些时候也成了灾害。大风吹毁建筑物,破坏农田,海上的风还可以吹毁船只等等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故答案为:(1)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2)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28.【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3)76%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1.根据表格可以分析得到:当干球温度为1℃时,随着干湿差的增大,相对湿度在减小。 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而空气中的水汽则来自湿棉布的蒸发,也就意味着湿度越大,湿棉布的蒸发越快。如图
2.第二题还是要分析表格,如图当相对湿度都是76%时,温度高的为25摄氏度,对应的干湿差为3摄氏度也较大。就是说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大。那么按照这一结论,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多,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降水。
3.干球25℃,湿球22℃,干湿差为3摄氏度,查表得到相对湿度为76%。
【解答】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小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大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大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多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降水 。
3.干球25℃, 干湿差为3摄氏度,查表得到相对湿度为76%。
故答案为:1.小 ;大 。 2.大 ;多 ;降水 。 3.76%。
29.【答案】(1)66%;61%;82%;92%
(2)5月11日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空气的湿度
(1)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 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 :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附相对湿度表)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2)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解答】(1)5月10日8:00:温度差为4℃,干球温度为20℃,查表可知相对湿度为66% ;以此类推,5月10日14:00:相对湿度为61%;5月11日8:00:相对湿度为8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
(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为最大,最有可能降雨。
故答案为:(1)66%,61%,82%,92%;(2)5月11日。
30.【答案】约80.5%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1570毫米/年除以1950毫米/年等于80.5%
【分析】考查简单的有关蒸腾的计算
31.【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3)76%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当然,干湿球的温差的大小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湿球附近的通风速度、气压、湿球大小、湿球润湿方式等有关。
【解答】(1)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一对并列装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温度表,一支测气温,称干球温度表,另一支包有保持浸透蒸馏水的脱脂纱布,称湿球温度表。当气温相同时,干湿差也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两者成反比。(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大,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多,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降水。
(3)可以根据干湿球温度值,并将一些其它因素考虑在内,从理论上推算出当时的空气湿度来。根据图中的信息来看,当干球温度是25度时,湿球的温度是22度,相差3度,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对应的相对湿度即为76%。
故答案为:(1)小;快(2)大;多;降水(3)76%
32.【答案】(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夏秋
(3)早;迟;长;晚;早;短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思考解答。
【解答】(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时间短。
故答案为:(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2)夏秋(3)早;迟;长;晚;早;短
33.【答案】(1)76 %
(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图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5℃,湿球温度计示数为22℃,干湿差为3℃,对比表格数据可得,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故答案为:76%;
(2)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的越快,而蒸发吸热,则读数越小;故答案为: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故答案为:(1)76%;(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34.【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吹来(2)尖端;箭头(3)西北
35.【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36.【答案】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流原理结合空气流动知识画图即可。
【解答】由于城市形成热岛效应,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而上升气流受冷后,开始下沉,因此根据对流的原理,图中空气的流动方向图为:
。
故答案为: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4节 风和降水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 )
A.越来越多 B.先多后少 C.越来越少 D.先少后多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解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的降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符号“ ”表示( )
A.东北风6级,风从东北方吹来 B.东北风6级,风向东北方吹去
C.东北风3级,风从东北方吹来 D.东北风3级,风向东北方吹去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
【解答】由图可知,风旗在东北,即东北风,有三道长横线,表示东北风6级,东北风是指风从东北吹来;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3.(2020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19八上·衢州期中)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者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B.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C.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D.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蒸发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空气湿度的大小还与人类的生活,天气现象密切相关;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不同植物所在地空气湿度也不同,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解答】A、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B不符合题意。
C、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C不符合题意。
D、空气湿度越大,那么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所以如果水汽丰富,成云可能性越大,并且水汽多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导致降雨,所以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19八上·江山期中)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②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③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④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⑤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⑥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②③ B.④⑥ C.②⑤ D.②④⑥
【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应当保护森林资源,因为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够净化空气,改善温室效应。不仅如此,森林资源还具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森林资源的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水分促进水循环以及降雨概率。
【解答】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森林能够增加该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因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但是氧气的增多却不是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的原因,森林不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故答案为:A
6.(2019八上·余杭期中)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
B.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
C.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
D.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
【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着气流来向的山坡叫做迎风坡,迎风坡是有利于降水产生或加强加大的地方。那主要是由于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着山坡抬升,上升运动随之增强,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便很容易凝结而形成云和降水。 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由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导致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植被少,人烟少。
【解答】地是山脚,相比山坡地方,A地的气温最高,因为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相应下降: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B点是迎风坡,C点是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说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B
7.(2019八上·义乌期中)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雨就是降水 B.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有云
C.降雨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D.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根据降雨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2018八上·天台月考)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18八上·湖州期中)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B.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C.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 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 因为湿棉纱中的水分蒸发吸热而使得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低于干球温度计的读数。科学需要做实验,我们根据实验的目的来确定实验的方法、过程。
【解答】A.由于湿球温度计的湿棉纱布中有水,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使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变小,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上的液体蒸发吸收热量,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越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别越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土地的潮湿程度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所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 该社团的同学 没有控制温度,所以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②③两地月均温都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所不同的是②地降水稀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③地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所以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候直方图的判读、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读图方法。
11.图上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要求学生把世界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规律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根据图中可以知道,字母①处于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夏季降水丰富;字母②处于非洲草原,降水较少;字母③处于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赤道附近降水最为丰富;字母④处于亚欧大陆内陆,离海洋降水少。故选C。
1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吹面不寒杨柳风”,脸部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速达1.6米/秒,这样的风所对应的风级应是 ( )
A.0级 B.2级 C.6级 D.8级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风速达1.6米/秒属于清风,2级。
故答案选:B
13.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话动
【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图中⑤地距海近,位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⑥地位于非洲大陆的内部,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故选项B符合题意.
【分析】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有三条,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二、填空题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结合如图所示的地形图填空:
(1)山顶比山脚下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图中 (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甲、乙两地年降水量 地更多,原因是 。
【答案】(1)低
(2)甲
(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
【解答】(1)在对流层,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山顶的温度比山脚的低;故答案为:低;
(2)由图可知,吹向甲的风被乙处的山脉遮挡,所以甲是背风坡,乙是迎风坡;故答案为:甲;
(3)乙是迎风坡,气流在爬坡的过程中,外界温度逐渐降低,海风中的水汽会液化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降水;而气流越过乙处山脉后到达甲时,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大大降低,所以降水量也会减少;故答案为: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1)低;(2)甲;(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1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气温同为33 ℃的某两天,一天是晴朗干燥,一天是即将下雨。这两天相比,人在室内的感觉是, 的这一天热得难受,原因是这一天空气的湿度较 ,汗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蒸发。
【答案】即将下雨;大;不容易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解答】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而晴朗干燥的天气空气湿度较低,人感觉比较舒适不会热得难受;而即将下雨时,空气湿度会比较大,这时人体感觉会比较闷热且比较难受;空气湿度增大时,空气中的含水量也比较多,汗水难以蒸发;
故答案为:即将下雨;大;不容易。
1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1)在一天内空气最干燥的时段为 (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该同学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
【答案】(1)中午
(2)缺少对照组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解答】(1)由图可知,在中午12点时,湿度最低;故答案为:中午;
(2)实验结论的得出需要相互对照,实验结论更有说服性;故答案为:缺少对照组;
故答案为:(1)中午;(2)缺少对照组。
1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问题:
干球温度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1.0 ℃ 2.0 ℃ 3.0 ℃ 4.0 ℃ 5.0 ℃
-50 ℃ 77% 54% 32% 11%
0.0 ℃ 82% 65% 47% 31/% 15%
5.0 ℃ 86% 71% 58/% 45% 32%
10.0 ℃ 88% 76% 65% 54% 44%
15.0 ℃ 90% 80% 70% 61% 52%
20.0 ℃ 91% 82% 74% 66% 58%
25.0 ℃ 92% 83% 76% 68% 61%
30.0 ℃ 93% 86% 79% 73% 67%
35.0 ℃ 93% 87% 81% 75% 69%
(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相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越小则越容易蒸发,所以湿纱布蒸发越快;故答案为:小;快;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干球温度升高,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所以温度越高,干湿差会越大;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值,一旦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则可能出现降水;故答案为:大;多;降水;
故答案为:(1)小;快;(2)大;多;降水。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海陆位置的不同可以导致降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距海较近,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距海较远,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
【答案】较多;较少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解答】距离海较近的地方,是气团交汇的位置,容易形成降水,而远海区域气温变化较小,不易形成降水;所以距海较近的地方降水较多,而距海较远的位置,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较多;较少。
19.(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措施主要是 .
【答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来解答此题.考查了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措施,简单的基础题.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故答案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冬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答案】(1)高;低;0
(2)冬;夏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本题考查了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属基础题.
【解答】解:(1)根据气温曲线图可知,甲、乙两地都是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且最冷月气温均在0℃以上.(2)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1)高;低;0;(2)冬;夏.
21.以下是降水形成的几个阶段,请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降水过程(填字母)。 。
A.水汽凝结 B.水珠和冰晶增大 C冷却降温 D.空气上升 E.形成降水
【答案】DCABE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整个降水的过程是这样的。
1.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2.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3.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 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 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
4.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 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 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 降水是降雨。
【解答】根据上述分析,致的降水过程是: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 ,水珠和冰晶增大,形成降水。
故答案为DCABE。
22.如图甲所示为某地某时刻某特殊天气所在位置及未来移动趋势。据图回答。
(1)该特殊天气的风级为12级,是指( )
A.强风 B.劲风
C.狂风 D.台风
(2)图中箭头表示其未来移动趋势是( )
A.向东北方向移动 B.向西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3)该特殊天气形成在海洋中时,我国大陆某地的天气受其影响出现如图乙的符号,则风向为 ,风力为 。
【答案】(1)D
(2)B
(3)西北风;5级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各级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如下图:
(2)先通过经纬网判断出该天气所在的半球,在分析风的方向。
(3)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一般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近地面的风向标。风向标的矢杆表示风向。风向标上的矢羽表示风速。一个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线表示2米/秒。例如下图甲为东北风,风速为26米/秒,乙为东南风,风速为14米/秒。
【解答】(1)结合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图可知:当时天气的风级为12级,是指台风,故选D。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该区域的位置在”126°E,28°N“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该风是从东南吹向西北,故选B。
(3)由该风向标图可知,风向标的矢杆指向西北,所以是西北风;风向标上的矢羽由二长一短,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线表示2米/秒,所以风速为10米/秒,再结合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图可知是5级风。
故答案为:(1)D
(2)B
(3)西北风;5级
23.读下图,将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分别填在下列各图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降水类型。
(1)城市:A ;B ;C ;D ;E 。
(2)降水类型:A ;B ;C ;D ;E 。
【答案】(1)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
(2)全年多雨;夏季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
【知识点】降水
【解析】本题可以对照世界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及其典型地区。A图全年多雨,对应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新加坡;B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对应位于季风气候区的北京;C图全年湿润,对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伦敦;D图冬季多雨,典型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罗马;E图全年少雨,对应位于主要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开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几种重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降水柱状图。不仅要对降水柱状图的知识进行识记,还要会读图,图文结合题,认真分析。
2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点的降水量为 ,B点的降水量为
(2)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点,是因为它地处 ,气温 ,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
(3)世界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4)在B处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答案】(1)1750mm;750mm
(2)C;赤道;高
(3)纬度低,降水多;纬度高,降水少
(4)多;少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读图可以看出,C点的降水量为1750mm,B点的降水量为750mm。从图中可获取C点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量最丰富,为1750mm。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地中,B地的年降水量最少。世界年降水量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纬度低,降水多;纬度高,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大陆的的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分析】只要认真观测图,即可获取答案。
25.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 ,而东岸降水 ;中纬内陆地区降水 ,沿海降水 。
【答案】多;少;少;多;少;多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熟记“三多三少”。
【解答】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温带地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26.(2020八上·滨江月考)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再次登顶珠峰。为其测量了“身高”,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如图甲珠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是因为在对流层, 海拔越高,温度越 。
(2)如图乙珠峰植被呈垂直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势高低”)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导致其雪线(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海拔比北坡低。由此推测南坡属于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答案】(1)低
(2)地势高低
(3)迎风坡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75%,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解答】(1)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珠峰的顶端终年冰雪覆盖,
(2)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的不同,是因为温度的差异,而珠峰的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乙珠峰植被呈垂直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推测南坡是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多,在对流层范围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
故答案为:(1)低(2)地势高低(3)迎风坡
三、解答题
27.(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1课时) 同步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风可以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1)解: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
(2)解: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解答】(1)风的运动,蕴藏着巨大的风能,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帮助人类干很多事情。例如,开发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传播植物的种子等等。
(2)风力很大的话,有时会给人类带来了灾害。风利用好了是资源,有些时候也成了灾害。大风吹毁建筑物,破坏农田,海上的风还可以吹毁船只等等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故答案为:(1)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2)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2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3)76%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1.根据表格可以分析得到:当干球温度为1℃时,随着干湿差的增大,相对湿度在减小。 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而空气中的水汽则来自湿棉布的蒸发,也就意味着湿度越大,湿棉布的蒸发越快。如图
2.第二题还是要分析表格,如图当相对湿度都是76%时,温度高的为25摄氏度,对应的干湿差为3摄氏度也较大。就是说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大。那么按照这一结论,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多,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降水。
3.干球25℃,湿球22℃,干湿差为3摄氏度,查表得到相对湿度为76%。
【解答】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小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大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大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多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降水 。
3.干球25℃, 干湿差为3摄氏度,查表得到相对湿度为76%。
故答案为:1.小 ;大 。 2.大 ;多 ;降水 。 3.76%。
29.根据下表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月10日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1日
8:00 14:00 8:00 14:00
干球温度/℃ 20.0 25.0 20.0 25.0
湿球温度/℃ 16.0 20.0 18.0 24.0
(1)查表算相对湿度:5月10日8:00: ,5月10日14:00: ;5月11日8:00: ,5月11日14:00: 。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一些 。
【答案】(1)66%;61%;82%;92%
(2)5月11日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空气的湿度
(1)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 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 :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附相对湿度表)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2)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解答】(1)5月10日8:00:温度差为4℃,干球温度为20℃,查表可知相对湿度为66% ;以此类推,5月10日14:00:相对湿度为61%;5月11日8:00:相对湿度为8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
(2)5月11日14:00:相对湿度为92%。为最大,最有可能降雨。
故答案为:(1)66%,61%,82%,92%;(2)5月11日。
30.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百分之多少?
【答案】约80.5%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解答】1570毫米/年除以1950毫米/年等于80.5%
【分析】考查简单的有关蒸腾的计算
31.(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温(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答案】(1)小;快
(2)大;多;降水
(3)76%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大,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慢,湿球温度降得越少,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小。当然,干湿球的温差的大小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湿球附近的通风速度、气压、湿球大小、湿球润湿方式等有关。
【解答】(1)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一对并列装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温度表,一支测气温,称干球温度表,另一支包有保持浸透蒸馏水的脱脂纱布,称湿球温度表。当气温相同时,干湿差也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两者成反比。(2)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大,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多,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降水。
(3)可以根据干湿球温度值,并将一些其它因素考虑在内,从理论上推算出当时的空气湿度来。根据图中的信息来看,当干球温度是25度时,湿球的温度是22度,相差3度,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对应的相对湿度即为76%。
故答案为:(1)小;快(2)大;多;降水(3)76%
3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读“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
(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 、B 、C 、D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 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
【答案】(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夏秋
(3)早;迟;长;晚;早;短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思考解答。
【解答】(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时间短。
故答案为:(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2)夏秋(3)早;迟;长;晚;早;短
四、实验探究题
33.(2018八上·天台期中) 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
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2)
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答案】(1)76 %
(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图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5℃,湿球温度计示数为22℃,干湿差为3℃,对比表格数据可得,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故答案为:76%;
(2)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的越快,而蒸发吸热,则读数越小;故答案为: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故答案为:(1)76%;(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34.(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 风。
【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解答】(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吹来(2)尖端;箭头(3)西北
3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五、综合说理题
3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能源消耗较多的特殊地区。这里的气温较高,犹如海面上的岛屿,成为城市热岛现象。请你根据对流的原理,用箭头标出图中空气的流动方向。
【答案】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流原理结合空气流动知识画图即可。
【解答】由于城市形成热岛效应,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而上升气流受冷后,开始下沉,因此根据对流的原理,图中空气的流动方向图为:
。
故答案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