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国父纪念歌
我们国父,首创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画, 重新改造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推求, 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 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 千秋万世长留。 神州鼎沸,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 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大家要互相勉励, 国父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概念鉴定
(辛亥革命背景篇)
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
“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清政府反动卖国,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
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背景篇
史由证来:请同学们举证!
背景
民族危机表现
反动卖国体现
应运而生 (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客观有利条件、有利时机等基础)
①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③客观有利条件: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背景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⑥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过程篇)
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1894
1905
1911、4
1912、1、1
1911、10、10
1912、2、12
1912年春
1912、3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颁布
(辛亥革命意义篇)
1、“皇帝倒了,符号变了”
“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 ”
论从史出
史料1: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节选思考: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以上数据反映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史料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论从史出
史料3: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论从史出
2、“辫子剪了,小脚放了”
根据以上组图,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材料四
论从史出
上述四则材料分别从民主政治制度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等角度来认识辛亥革命。
论从史出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述辛亥革命
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中的地位?
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意义篇
革命的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革命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怎样的结果?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施压
支持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