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节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第一章
有理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
课时导入
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1.如图所示,哈尔滨昨天的最高温度是12℃,最低温度是-10℃,则其温差是
多少摄氏度?
课时导入
2.
如图所示,某人从10米的高处爬下并潜入到海拔大约为-20米的深水处,问他垂直移动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知识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知1-导
感悟新知
1
2011年某一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1℃,最低气温是-9℃,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是多少?
从如图的温度计可以看出:-1
℃比-9℃高8
℃,因此(-1)-(-9)=8=(-1)+9.
知1-导
结
论
感悟新知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特别解读
●有理数的减法,需要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计算.
●有理数的减法在转化为加法之前,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改变.
知1-讲
感悟新知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b
=
a
+(-b).
2.减法运算步骤:(1)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做到“两变一不变”,“两变”中一变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变减数,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不变;(2)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1-讲
感悟新知
例
1
计算
(1)0-(-3.18);
(2)5.3-
(-2.7);
(3)(-10)
-(-6);
(4)
知1-讲
感悟新知
解:(1)0-(-3.18)=0+3.18=3.18;
(2)5.3-
(-2.7)
=5.3+2.7=8;
(3)
(-10)
-(-6)=(-10)+6=-4;
(4)
=(-3.7)
-6.5=(-3.7)+(-6.5)=-10.2.
知1-讲
感悟新知
方法点拨
计算两个有理数的差的方法:
两个有理数相减,一般是应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特别地,当相减的两数都是正数,且被减数大于减数时,可直接计算.
知1-讲
总
结
感悟新知
从本例中,我们必须明确两点:一是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关键在于利用法则变减法为加法;二是有理数减法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只有转化为加法后才能进行计算.
1.计算:(-6)-(+4)=________.
2.3-(-8)的绝对值是( )
A.5
B.11
C.-5
D.-11
知1-练
感悟新知
-10
B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
2
当两个数相减时,差大于0则被减数大,差小于0则减数大,差等于0则被减数等于减数.
知2-讲
感悟新知
例2
王明同学连续记录了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其数据如下表(单位:°C):由表中数据分析:本周内气温最高是多少?气温最低是多少?哪天的温差最大?温差最大是多少?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最高气温
-3
6
8
-2
5
3
11
最低气温
-9
-4
-3
-13
-4
-6
-1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本周内气温最高是11
℃,气温最低是-13
℃,周日的温差最大,温差最大是11-(-1)
=12(
℃).
导引:温差最大即温度差的绝对值最大
知2-讲
感悟新知
总
结
实际问题要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知2-练
感悟新知
错解:-11-8=-11+(+8)=-3.
诊断: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减8应转化为加-8,因符号未变导致错误.
正解:-11-8=-11+(-8)=-19.
1.计算:-11-8.
知2-练
感悟新知
2.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
℃.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解:24-(-13)-24+13-37(℃).
答: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37
℃.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减法
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解析
特别注意的问题
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运算符号和减数符号要同时变化
解题方法小结
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是数字符号变化,二是运算符号变化.
必做:
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