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件】(33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件】(33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2 09:1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时间:
条件:
目的:
原始社会后期
1.社会分工形成
2.生产力发展
3.剩余产品出现
4.私有制产生
交换(换取所需物品)
2.商朝:
铜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人工货币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3.西周:
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
官商
由官府提供原料、衣食


食 官
4.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重农抑商
商业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工商食官”
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③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是农耕国家的经济基础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①农业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政府徭役赋税的征收;
②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期
(秦国)
古代中国商业政策及作用:
——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
汉朝
唐朝中期之后
(至宋代)
明清
重农抑商政策发展
——有效避免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社会经发展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逐渐落后于西方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1)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2)明清时期,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重要原因。
5.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城: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多为政治中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市:城中特定的交易场所,多为经济中心,在物物交换中诞生。
丰富扩大并相互渗透,形成了结构多样的聚居形式——城市
“城”和“市”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唐都城长安
东市
西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古代坊市界限变化:
宋都城汴京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特别提示】 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宋代城市中的市
有时间限制
县以上设市
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受官府严格控制
与民居隔开//坊市制
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
出现街市、草市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经济功能增强
地点
管理
城市
职能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城市布局
整齐规范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不规则
7.元、明、清时期
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影响:
(1)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及海外诸国的交流,逐渐形成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2)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对外贸易的发展。
朝贡贸易的本质:中国自然经济的反映。
原则:厚往薄来
特点:
1.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
2.藩属国相对独立,与宗主国关系松散
3.政治地位不平等
4.封闭自守,以朝贡关系为主
5.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唐宋时期——丝绸之路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①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②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③东南沿海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影响:
发展概况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3)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4)隋唐:商品经济发展,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5)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6)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
(7)明清: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白银广泛使用;形成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地区
表现
古埃及
古希腊
古罗马
拜占庭
阿拉伯
(四)古代世界的商业发展
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从事贸易活动
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征服地中海周围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时期
表现
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人工货币。
西周
商人在官府的控制下工作,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秦汉时期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到两宋
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时期
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商业政策
以丝绸之路为例,分析商业贸易对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拜占庭:6世纪中国丝织技术传入。博物馆首场大量中国元明瓷器。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4世纪的佛教宝库。
长安:唐代建有基督教寺院;印度天文历法知识传到唐朝。
罗马:1世纪前后,穿中国丝绸成为时尚。
13世纪,阿拉伯人用罗盘针导航,并传到欧洲。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编钟、波斯银盒、非洲象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群神宴》上的青花瓷。
南海一号 (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南宋古船)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商贸通道:
①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②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
③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作用
①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1.产生与发展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一)货币
二里头遗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海贝
商 铜铸币
秦 半两
汉 五铢钱
元 宝钞
明清 白银
民国 币制改革
唐 开元通宝
北宋 交子
新中国 人民币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规律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向白银的演变
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1)含义
(2)特点
(3)原则
(二)信贷
①公元前22-前21世纪:
两河流域:经营借贷:商人、神庙、宫廷。(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公元前16-前11世纪:
古埃及: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
③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货币经营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4)古代世界各地区信贷的发展
①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货币信贷出现。
②唐朝:“飞钱”——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类似现代汇票)

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
(5)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等,携劵到其他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
“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
作用:(1)减低对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
(2)减轻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5)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③宋代:
北宋:“交子”
货币代用劵,类似活期存款单,具备流通职能,我国古代最早货币
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
——大量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
四川——“钱引”
两淮——“交子”
湖广——“会子”
东南——“会子”
④明朝中后期: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⑤清朝:
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茅盾 《林家铺子》四:“钞票四百二十元,外加即期庄票两张。”
(5)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商业发展与古代货币金融制度
(1)秦统一全国币制,铜本位的商品货币制度确立
(2)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纸币制度发展,北宋出现地区性可兑换纸币,南宋发行全国通用的纸币
(3)元以后白银流通量增长,白银货币化趋势明显
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1)含义
(2)特点
(3)原则
(二)信贷
偿还性;增值性;流通性
①以流动性为基础
②以安全性为条件
③以收益性为目标
①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
②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③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善意履行契约内容;
④契约要保障主体双方的公平性。
3、商业契约
(1)含义
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契约实际上就是合同。
(2)特点
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契约已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
②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
(2)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契约发展
3、商业契约
①商周:出现契约。
②汉朝:凡是涉及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3)古代中国契约发展
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
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4)契约的作用
3、商业契约
古代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商业贸易的起源
商业贸易的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
条件
中国:商朝—明清:商品贸易、丝绸之路、朝贡贸易
世界:古埃及、希腊、罗马、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商人
货币
商业契约
信贷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