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
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技术的
发明也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近代工厂的开端是(
)
A.珍妮纺纱机广泛应用
B.飞梭的发明
C.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D.阿克莱特开办水力纺纱厂
2.1866
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回国后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
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飞机“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哪一重要现象(
)
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的全球扩张
4.造成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工厂规模扩大
D.工业革命的影响
5.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后,以
1846
年废除“谷物法”为标志,
原来的保护关税转向自由贸易的政策。“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C.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D.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6.英国在
18
世纪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1
年,在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上升到
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7.下表为
1800—1900
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
()
1800—1900
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国家
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8.19
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
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9.《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揭示了()
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
③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
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1.1700
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严格禁止由印度、波斯和中国向英国输入棉布。该
政策(
)
A.保护英国棉纺织企业的海外市场
B.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2
C.造成英国棉纺织品生产无利可图
D.扭转了对中国贸易中的逆差状态
12.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
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
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
19
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
7.1
万增加到
20
万
迅速
C
1860
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
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
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
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8%
的大企业组织
13.据统计,1850
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
243
项,1870
年为
4132
项,1900
年达到
8784
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4.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
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
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有(
)
①蒸汽轮船
②早期汽车
③电灯
④火车机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观察以下图表,其中乙国是(
)
3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
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
集中在英国。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在清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
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
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
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时间
贸易政策
1786
年
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的进
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1813
和
1833
年
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1846
年
议会废除“谷物法”(1815
年通过的限制粮食进口的法律),谷物可以
自由进口
1849
年
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1860
年
《英法商约》签订,主要内容有三点:互减关税、最惠国条款、自由
贸易原则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说明
18
世纪和
19
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纺纱效率,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效率的
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生产技术领域中的进步。1771
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第一家
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正确答案选
D
项。
2.D
解析:1866
年,英国君主立宪制早已建立,议会掌握国家权力。1866
年,英国完成工
业革命,有了纺织工厂,并广泛使用蒸汽机为动力。1866
年,无线电报已经产生,在法国
可以看到。1871
年,德意志帝国才成立,设立帝国议会。因此,1866
年不可能存在帝国议
会,普鲁士国王也未称皇帝,且飞机是
1903
年发明的。正确答案选
D
项。
3.B
解析:手工工场的建立在中世纪的欧洲已经出现,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时间与题干不
符。依据所学,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
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广泛对外输出资本始
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在全球扩张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主要
扩展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正确答案选
B
项。
4.D
解析:这是一道数据阅读分析题目,要求把数据比较后的结论与所学知识建立关联,难
度较大。从时间维度上看,对比
1841—1877
年就业于各产业的人口比例变化数据,可以看
出在这期间农业和服务业就业人口比例下降,工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这是工业革命导致的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英国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向殖民地移民较多,并没有出现大量人口涌
入英国的现象。工厂规模扩大与就业机会增加,是当时城市中的现象,但只表述了局部行业
和区域的变化,不是英国整个就业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正确答案选
D
项。
5.A
解析: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
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计算机的广泛
应用是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主要表现。英国工业革命导致英国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需要扩大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议会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目的是扩大世界
市场。正确答案选
A
项。
6.A
解析:19
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工厂集中的城市出现环境污染
现象,进而影响人口的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化学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化学工业发展也导致水源与土地的污染。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
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广大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原料,尽管人口膨
胀但食物供应问题也随之解决。19
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
平取得了进步。正确答案选
A
项。
7.D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00—1900
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下降,欧
洲所占份额上升。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市场被
迫打开,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破产。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工厂制
度建立,工业化快速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
年,欧洲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
所占份额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正确答案选
D
项。
8.B
解析: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论述了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原理。《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独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
内战期间颁布的法律,宣布黑人奴隶得到解放。《联合国家宣言》是
1942
年发表的,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正确答案选
B
项。
9.D
解析:巴黎公社失败是在
1871
年,而《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时间上不吻合,
排除④。其他三项都是宣言的内容,正确答案选
D
项。
10.A
解析:这道题目以马克思革命活动为情境,考查历史时序。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委托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的革命纲领,这就是
1848
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
生于
1848
年。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
里西亚织工起义。1847
年前后,欧洲社会面临着封建势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爆发了
1848
年革命。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制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实现统一。这道题综合性较强,
正确答案选
A
项。
11.B
解析:这是一道全新情境考查能力的试题。英国议会通过法律禁止向国内输入棉布,确
立了贸易保护政策,这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英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发生在
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吻合,英国扭转中英贸易的措施是向中国输出鸦片。正确答案选
B项。
12.D
解析:这是一道运用历史思维考查推导能力的题目,难度较大。历史学科强调论从史出,
重视历史结论的证据意识。罗马法规定的债务与债权关系,是经济领域中的规定,不能反映
高利贷者的政治地位。伯明翰一个城市的人口增加,不能说明整个英国城市化的进程。俄国
雇佣工人的比例,不能说明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在俄国占主导地位。到
1861
年废除农奴制改
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标志着垄断组织产生。正确答
案选
D
项。
13.C
解析:这是一道全新情境的能力考查试题。材料仅叙述了德国的科技专利数目增加,未
涉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也没有涉及到引进技术的问题。德国专利授予数目激增,说明统一
的政府采取措施推动科技的发展。而德国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开始对外扩张,最终导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确答案选
C
项。
14.B
解析:蒸汽轮船发明和火车机车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和电灯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社会进入
到“电气时代”。正确答案选
B
项。
15.D
解析:通过阅读折线图可知,1870
年后,乙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呈现上升趋
势,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技术革新落后,逐渐失去领
先优势,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下降。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下降。俄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1871
年,德国统一,工业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正确答案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
16.(1)主要因素: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积累;清教徒的
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与粮食。
(2)变化:降低商品税率;取消贸易限制的法令;取消特权公司的贸易垄断。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