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1 17: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分析四季之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想感情。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美文的能力。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教学重点:分析四季之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清新靓丽、浓淡相宜、最中含情的语言特色
教育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讨论质疑等方法,感知四季之用不同的特点;并通过勾画精彩语句,从修辞、何武,用词等,角度做圈点批注,学会品读赏析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考考谁的古诗词积累更丰富,谁能吟诵出写雨的古诗名句吗?指名回答后,教师大屏幕展示描写雨的古诗名句。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夏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冬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生齐声吟诵后,教师导人:雨是古代诗人的钟爱之
物,他们以雨来寄托内心的喜怒哀乐,雨同样也受到现代
作家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起阅读刘湛秋的一篇描绘雨
的美文-《雨的四季》
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lì)临
粗犷(guǎng)
池畦(qí)
一脉(mài)情思
脉(mò)脉含情
咄(duō)咄逼人
走近作者(大屏幕配合刘湛秋照片展示)。
刘湛秋,当代诗人,1953年生,安徽芜湖市人。著有
《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等,曾被
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朗读课文
探究文本
分小组配乐轻声读课文,探究本文行文思路。
(1)小组内合作读课文,每组推举出一名朗读流利、有感情的同学,与其他各组推举的同学,分工为全班同学配乐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谁读得还有欠缺,怎么读就更好了?
(2)思考:本文按什么结构安排材料?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第1段:总写“我”喜欢雨。(总)
第2~5段:具体描绘四季之雨不同的特点。(分)
第6、7段:抒发对雨的赞美之情。(总)
3)再次读课文,谈谈总体感悟。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此次采取速读、跳读、浏览的读书方式,抓住重点内容。)
明确:
雨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品赏课题
本文写出了四季的雨具有的不同特点,如果把标题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
明确:不好。“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了情趣和意境
五、合作探究
勾画关键句子,感受不同季节的雨。
(1)将全班分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四个小组。
(2)由组长带领,通过读读、勾勾、悟悟的方式,找出段中最能体现出四季之雨的特点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生机、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3)鉴赏语言之精美。
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请试着在书页上做些批注。①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明确:运用拟人、比喻,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作,
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提示:从对比的表现手法人手。
明确: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相比,渲染出春雨无比娇媚。
提示: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1)修辞。先说后结合句子内容去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说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或好处,
(2)表达方式
可从运用了什表达方式点明文章的什么主题角度去分析。
(3)从语言点上去分析,语言生动形象,清新流畅等。
(4)抓关键性去分析。比如一些重点的动词、形容词等。
六、表现手法
融情于景的写法
《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使雨变得鲜活。同时这也是一段历程,一段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完满的生命历程。因此,可以说,作者热爱四季的雨,更是热爱四季的生命。“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修辞手法
每一棵树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拟人,比喻:赋予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色的波浪,生动的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对比:将春雨和少女的眼泪进行对比。写出了春雨的百媚姿态。
雨,似乎也像出家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沉静了。
比喻:将秋雨比作“生了孩子的妇女”,写出了秋天静谧沉静的特点。
品味雨
《雨别》
——作者:舒婷
我真想甩开车门,向你奔去,在你的肩膀上失声痛哭:“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萎缩也不回顾。我真想凝聚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我真想,真想……我的痛苦变为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九、雨是清新的,是纯净的;雨润物无声,滋养生命;雨是天空的眼泪,是潜入大地的精灵,是滋润心灵的琼浆!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完成一篇有关“雨”的散文。
(要求:借鉴本文的写法,注意将雨的特点写出来,多使用优美的文字。)
板书:
总写“我喜欢雨”
春雨:生机
娇媚
夏雨:
热烈
粗犷
四季的雨
秋雨:端庄
沉静
冬雨:
自然
平静
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