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2 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共25张PPT+3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2 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共25张PPT+3份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1 17:14:1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
新课导入
水分子
新课探究
水的分解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
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点击画面播放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现象
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
1∶2。
2.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现象
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3.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现象
木条复燃。
思考:水通直流电后得到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说明这种气体是氢气。
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从微观角度看水的分解
+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水受热蒸发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
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
氧气组成
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
C

×


提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水的合成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点击画面播放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观察现象。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特别提醒】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点击画面播放
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氢气
+
氧气

点燃
H2O
H2
O2
从微观角度看水的分解
+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在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和构成分子的原子是否都发生了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下雨了,想一想,这些水分子从哪里来?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化学变化:
宏观: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微观: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
宏观: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微观:分子的大小和数目不变,变化的是分子
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A.
镁带燃烧、镁带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
干冰易升华、干冰升华
C.
钢铁生锈、钢铁易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铜丝能导电、铜丝导电
E.
食盐易溶于水,蔗糖溶于水
F.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G.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判断下列现象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的练习;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