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测试题(到第2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测试题(到第2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18 16: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2、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大小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图示电路中,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和L2 可以发光 B.L2 和L3可以发光
C. L1和L3可以发光 D.只有L1发光,L2、L3不发光
4、“震耳欲聋”这句成语听过吧,下面说法中不正确( )
A.它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B.它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它说明噪声的危害很大 D.它说明物体振动得快
5、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
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7、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8、科学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
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
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
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壁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发生了反射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9、有一架镜头焦距为3.5cm的傻瓜照相机,不用任何调节就能对相距3.5m以外的物体拍出清晰的像,小明对这次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像距总比物距小许多 B.因物距变化引起的像距变化非常小
C.成像原理是u>2f,f<v<2f D.因焦距不作调节,所以像距也没有变化
10、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与通电螺线管互相吸引的是( )
A. B. C. D.
11、在导体串联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大的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小         B.电阻小的导体两端电压小
C.从电池正极流出的电流是逐渐减小的,到负极减小到零
D.总电阻比串联中的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12、如图所示, 利用一个滑动变阻器组成一个分压器, 当滑片在变阻器的最上端时, 安培表的读数是0.2安培, a、b两端的电压是12伏特. 当滑片P移动到变阻器的中点时, 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分别是( )
A.0.1安培, 12伏特      B.0.1安培, 6伏特
C.0.2安培, 12伏特      D.0.2安培, 6伏特
13、电阻R和r并联,若通过R的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的1/3,则r应等于( )
14、一束光与镜面成40°斜射向玻璃,形成光的反射与折射,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角与反射角分别为( )
A. 50°、40° B. 40°、40° C. 40°、50° D. 50°、50°
15、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度是可以改变的。为了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下列方法无效的是( )
A.改变电流的方向 B.增大两端的电压 C.插入铁棒 D.增加线圈匝数
16、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其中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保护电阻R      B.改变流过R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C.当改换电阻R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
D.当改换电阻R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保持不变
17、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U变大,I变大 B.U变小,I变小
C.U变小,I变大 D.U变大,I变小
18、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发生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 ( )
A 灯L断路。 B 灯L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阻R短路。
19、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光心2f处放一个点光源S,在另一侧得到一个像点S'。若透镜绕其光心O转过一个不太大的角度θ,如图所示。则像点S'的位置将
A.在原来主轴上,但靠近光心。
B.在原来主轴上,但远离光心。
C.在原来主轴上,且位置不变。
D.偏离原来的主轴。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21至30题每空1分,31和32题各2分,共28分)
21、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 停止,锣声消失。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 不能传声。
22、用激光射杀鱼,则激光应朝着     (“所看到鱼的下方”或“所看到鱼的上方”或“所看到鱼的位置”)照射,方能命中目标。渔船上有回声监测系统鱼群,船员发现监测系统发出声音0.8s后收到鱼群反射的回声,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那么鱼群在水中的深度为 m。
23、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24、如右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
25、竖立的平面镜前放一个墨水瓶,当它远离平面镜时,其像的大小 ;若瓶与像间的距离为12cm,则瓶子与镜面间的距离为 cm。
26、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此时若将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或“远离”)透镜,所成的像     (“变大”或“变小”)。
2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 现象。
28、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填“反射”或“折射”或“光的直线传播”)
29、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 (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 点,光屏应放在 点。
30、(1)完成a图和b图的光路图。
(a)图           (b) 图
(2)在左图上标出小磁针的N极,在右图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1、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平行,光线AB平行于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试在图上粗略地画出光线AB经凸透镜并最终进入水中的传播光路图(不考虑反射)。
32、一根阻值R=27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线弯成一个圆,
ABC是三等分点,若将AB两点接在5.4V的电源上,整个电路
中的电流为 A。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小明选择蜡烛两支一模一样的蜡烛a和b,但在实验中无论如何都无法使蜡烛和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   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连接的测电阻Rx的电路。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3)实验中测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其中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表盘如图所示,请你读出电流值为 A。则小刚同学测量电阻值R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电压(V) 2.5 3.0 3.5
电流(A) 1.2 1.5
35、电学课中,老师讲过的“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体性能的探究。
(1)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是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
苹果1 一般甜 苹果2 较甜 苹果3 很甜
完整 100μA 200μA 300μA
削了皮 100μA 200μA 300μA
切掉一部分 100μA 200μA 300μA
根据上述表格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
结论二:
四、探究计算题(35题4分,36题6分,共10分)
3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已知R1=30欧,求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
37.研究表明,有些金属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理学中利用这类金属的特性可以制成金属电阻温度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很高的温度,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15mA,电源的电压恒为3V,R′为滑动变阻器,金属电阻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探头,在0℃以上时,其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Rt=100+0.5t(Rt单位为Ω,t表示温度)。
(1)若要把Rt放入温度为0℃处进行测量,电流表恰好达到满量程电流15mA,则这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2)保持(1)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把
测温探头Rt放到某待测温度处,电流表的示数恰为10mA,
则此时Rt的阻值为多大?对应的温度为多高?
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21至30题每空1分,31和32题各2分,共28分)
21、
22、 m
23、
24、
25、 cm
26、 cm
27、 km/s
28、
29、
30、(1)完成a图和b图的光路图。
(a)图           (b) 图
(2)在左图上标出小磁针的N极,在右图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1、
32、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3、(1)                                     
(2)________                         _     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4、(1)                (2)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3)   A。Rx=     Ω。
35、(1)
(2)结论一:
结论二:
四、探究计算题(35题4分,36题6分,共10分)
36、
37、
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C C B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A B A B B B
二、填空题(21至30题每空1分,31和32题各2分,共28分)
21、 振动 真空
22、 所看到鱼的位置 600 m
23、 放大镜(或凸透镜) 虚像
24、 变小 变小
25、 不变 6 cm
26、 7.5 cm 靠近 变小
27、 3*105 km/s 漫反射
28、 反射 折射
29、 凸透镜 C A
30、(1)完成a图和b图的光路图。
(a)图           (b) 图
(2)在左图上标出小磁针的N极,在右图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1、
32、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3、(1) 既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_____可能是玻璃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___               
3)_____没有____       所成的像是虚像 ______________。 
34、(1)                (2)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3) 1.7  A。Rx= 2.05    Ω。
35、(1) 苹果的大小、形状、酸甜度、是否成熟、品种等
(2)结论一:电压一定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甜度有关,越甜电流越大;
结论二: 电压一定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形状无关
四、探究计算题(35题4分,36题6分,共10分)
36、
电源电压:0.2安*30欧=6伏            (2分)
R2=6伏/(0.5-0.2)安=20欧              (2分)
37、
(1)0℃时,Rt=100+0.5t=100+0.5*0=100欧 (1分)
R′=(3V/0.015A)-100欧=100欧       (1分)
(2)Rt=(3V/0.01A)- R′=300欧-100欧=200欧  (2分)
由Rt=100+0.5t得
200欧=100+0.5tx
tx=200℃                    (2分)
V
A
S
L
R
空气
A
B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