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水的组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产生黄色火焰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2.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用明矾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为了保护水资源必须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4.对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B.水分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C.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1:8
D.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钛合金、石灰石
B.苏打、液态氧、空气
C.红磷、氮气、冰水共存物
D.水银、熟石灰、不锈钢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陆地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
C.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D.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C.加入活性炭可以使天然水转化为纯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会变大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用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MnO2
C.KNO3
D.H2CO3
10.下列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
12.(1)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如图是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①图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由
组成。
③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3.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①和②中得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从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14.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理论上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15.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业、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②清澈、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解器的玻璃管内加满水,且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2SO4以增强
,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3)今年昭阳区很多地方出现干旱,政府开闸放水,旱情得到极大缓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区别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应加入
,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的水硬度。为缓解旱情政府呼吁民众节约用水,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填字母序号)。
A.洗菜水浇花
B.工业上循环用水
C.及时关闭水龙头
D.农业上用大水漫灌
16.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
。
17.下列物质: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水银③15%的双氧水④硫⑤矿泉水⑥液氧⑦冰水混合物⑧氯酸钾⑨二氧化碳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b和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由产物可知,水是由
组成。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指出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用序号填写。
①洁净的空气②白酒③二氧化碳④铜⑤蒸馏水⑥自来水⑦生理盐水⑧冰水共存物⑨铁水⑩液态氮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化学式)。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5)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
(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4.3+水的组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产生黄色火焰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C.根据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实验结论来分析。
【解答】解:A.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所以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选项说法错误;
C.b中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的实验,掌握实验现象、物质的性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用明矾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分析】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明矾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应使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水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为了保护水资源必须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检验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用活性炭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要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对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B.水分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C.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1:8
D.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现象、结论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即氢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选项说法正确;
B.水分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说法正确;
C.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说法错误;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难度不大,只有加强实验的学习提高实验的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本题。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钛合金、石灰石
B.苏打、液态氧、空气
C.红磷、氮气、冰水共存物
D.水银、熟石灰、不锈钢
【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
【解答】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钛合金是钛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B、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第一种物质就不符合排列顺序,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掌握常见的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的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陆地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
C.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D.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地球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沉降能除去水中的一些难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陆地上的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选项说法错误。
C、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沉降能除去水中的一些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利用沉降的方法,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地球水资源状况、水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C.加入活性炭可以使天然水转化为纯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会变大
【分析】A、根据冰是固态的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冰是固态的水,水和冰块混合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活性炭不能使天然水转化为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用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分析】A、根据自来水的组成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D、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物质,不属于纯净物,故A说法不正确;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故B说法不正确;
C、用活性炭吸附不能除去钙、镁的化合物,不可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不正确;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MnO2
C.KNO3
D.H2CO3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MnO2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KNO3是由钾、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H2CO3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不能灵活运用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不能灵活运用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为
1:8 。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以及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2: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2):32=1:8。
故答案为:2:1;1: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解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电解水的现象与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1)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作用 。
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节约用水 ,另一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如图是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①图中A端为电源的
负 (填“正”或“负”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2H2↑+O2↑ 。
②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由
氢元素、氧元素 组成。
③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2)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结论以及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1)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作用;
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面要防治水体污染;故填:节约用水;
(2)①图中A端连接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该气体是氢气,所以A端为电源的负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故填:负;2H2O通电?2H2↑+O2↑;
②甲试管中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气;氢元素、氧元素;
③A.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水的净化和水的电解,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
13.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试管①和②中得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1:8 ;从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试管①和②中得到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得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2H2O通电?2H2↑+O2↑;1:8;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理论上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8:1 ;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 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以及产生气体体积比出现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由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可知,生成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32:(2×2)=8:1;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氧气的溶解性与氢气相比更大一些、部分氧气可能与电极发生反应等。
故答案为:8:1;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难度不大。
15.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业、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③ (填序号)。
①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②清澈、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解器的玻璃管内加满水,且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2SO4以增强 导电性 ,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
(3)今年昭阳区很多地方出现干旱,政府开闸放水,旱情得到极大缓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区别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应加入 肥皂水 ,生活中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的水硬度。为缓解旱情政府呼吁民众节约用水,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D (填字母序号)。
A.洗菜水浇花
B.工业上循环用水
C.及时关闭水龙头
D.农业上用大水漫灌
【分析】(1)①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
②根据清澈、透明的自来水的组成分析;
③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④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分析。
(2)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分析回答;
(3)根据区别硬水、软水的方法和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解答】解:(1)①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错误;
②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是混合净物,故错误;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④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解器的玻璃管内加满水,且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2SO4以增强导电性,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2↑。
(3)区别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应加入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的水硬度。
A.洗菜水浇花,一水多用,能节约用水;
B.工业上循环用水,能节约用水;
C.及时关闭水龙头,能节约用水;
D.农业上用大水漫灌,会造成水的浪费,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
故答案为:(1)③;
(2)导电性;2:1;2H2O通电?2H2↑+O2↑;
(3)肥皂水;煮沸;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构成、电解、净化和节约用水等知识,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16.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化合物 。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
等于 。
【分析】(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完全混合”后的物质,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反应前后的质量应相等,则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等于。
故答案为:
(1)化合物;
(2)等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组成、化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列物质: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水银③15%的双氧水④硫⑤矿泉水⑥液氧⑦冰水混合物⑧氯酸钾⑨二氧化碳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③⑤ ;属于单质的是
②④⑥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⑦⑧⑨ 。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解答】解:①洁净干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水银是汞,汞是由汞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15%的双氧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④硫由硫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⑤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⑥液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⑦冰水混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⑧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⑨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b和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由产物可知,水是由 氢、氧元素 组成。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2H2↑+O2↑ 。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现象、结论和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b和a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产物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故答案为:(1)1:2;氢、氧元素;
(2)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3)2H2O通电?2H2↑+O2↑。
【点评】电解水实验是教材中的一个基础实验,难度不大,应了解实验的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等。
19.指出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用序号填写。
①洁净的空气②白酒③二氧化碳④铜⑤蒸馏水⑥自来水⑦生理盐水⑧冰水共存物⑨铁水⑩液态氮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⑥⑦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⑤⑧ 。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自来水、白酒、生理盐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①②⑥⑦;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蒸馏水、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铜、二氧化碳、液态的氮气、铁水都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纯净物中二氧化碳、蒸馏水、冰水共存物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①②⑥⑦;③⑤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1:8 ,a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填名称)。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O2 (填化学式)。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氢、氧元素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2H2↑+O2↑ ,属于 分解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5)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2)根据水的构成分析回答;
(3)根据氧气的构成和分子的定义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反应及反应的特点分析;
(5)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解答】解:(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1:8,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化学式是O2。
(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5)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故答案为:(1)1:8;氢气;
(2)C;
(3)O2;
(4)氢、氧元素;2H2O通电?2H2↑+O2↑;分解;
(5)硬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电解、硬水软化的知识,较为简单,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7/21
9:56:10;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