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1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18:0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咸同光时期的民魂先驱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一、天国之梦:咸丰时期的农民先驱
《太平天国运动》
二、天朝自强:同光中兴时期的开明地主官僚
《洋务运动》
三、天朝崩塌:民族危机与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四、历史的叩问:民族之魂与民族的未来
一、天国之梦:寻求天国之因 《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
1. 根据教材95页,说说为什么洪秀全要建立拜上帝会?
材料二:
粤(广东)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4年)
材料一:
广西山多田少,地皆捞确,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盗心易动。
——俞风翰《粤寇起事纪实》(1871年)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广的穷苦农民为何加入洪秀全领导的反清起义?他们的诉求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如何体现?
3. 根据材料二,解释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为何能吸引大量农民加入?
一、天国之梦:寻求天国之路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2.定都天京:
1853年,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
3.巩固政权:
1853年,太平军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
4.天京变乱:
1856年,领导集团内讧,日益腐败,太平天国开始衰落
5.后期斗争:
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6.天京陷落: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的夹击下,太平天国失败
咸丰朝(1851--1861)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的时间,
超过了咸丰皇帝在位时间,
对清王朝形成了沉重的打击
思考:
《资政新篇》为什么能说明当时农民阶级比地主官僚更加积极地探索近代中国的国家出路?
一、天国之梦:寻求天国之果 《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结合材料,如何理解教材中“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句话?
自1853年夏天以后,中央财政已拨不下军费……。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明正言顺的征收渠道,谁也不肯将此交到中央财政去。厘金(商税)由此成了不受中央控制的大财源,由各省督抚所把持。
……待到后来,曾国藩柄政两江,湘军征战八省,其总兵额最高达到五十万!与清朝八十万经制兵已相距不远,其战斗力远远胜之。……
……财权和兵权,……渐渐地落到了地方督抚手中,朝廷的权力也慢慢只剩下了任官命将一项(这一项权力后来也受到了侵蚀)……兵要自己调,勇要自己募,响要自己筹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咸同光时期的民魂先驱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一、天国之梦:咸丰时期的农民先驱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寻求天国之因
寻求天国之路
寻求天国之果
洪秀全科举落第
穷苦农民缺乏生计
向往平等天国
超过咸丰帝在位年限
前期提出《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运动失败
但导致清朝中央权力下移
湘淮官僚集团崛起
所有这些起义,配合太平天国,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动乱。从《清实录》中来看,关内18行省,已有14省战火正炽……直隶、陕西、甘肃、山西,也不时爆发较小规模的聚众抗官事件。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二、天朝自强:同光中兴之因 《洋务运动》
思考:请结合左侧图片和上方材料,
教材97页的学思之窗,
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
解释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
李鸿章组织的洋务新政
同治二年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公元1863年)
四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十一年 挑选学生赴美国求学;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二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公元1876年)
六年 购铁甲船;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设南北洋电报
七年 设开平矿务商局
八年 设织布局于上海
十一年 设武备学堂于天津
十三年 开办漠河金矿
十四年 北洋海军成军
二、天朝自强:同光中兴之路 《洋务运动》
以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为例,用连线方式,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新式海军;
兴办近代教育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社会承平,维持了20多年的国内稳定
道光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是白银约4000万两,甲午战前,清政府收入已增长至8000多万两;
洋务运动是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888年,建成新式海军北洋舰队
大小舰艇50艘,总吨位5万吨,
被誉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也说八);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侵略新疆的企图;
1884年,刘铭传领导台湾军民多次击退法军;
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国内阁因此倒台。
二、天朝自强:同光中兴之象 《洋务运动》
思考:请根据教材97页、98页并结合所示图片,说明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咸同光时期的民魂先驱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同光中兴之因
同光中兴之路
同光中兴之相
洋务新政
“剿发逆,勤远略”
“自强”“求富”
军事工业(官办)、
民用企业(官督商办)
新式学堂、新式海军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870s 左宗棠收复新疆
刘铭传率台湾军民
多次击退法军
1885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二、天朝自强:同光中兴时期的开明地主官僚
《洋务运动》(1862-1894)
此时之中国当不若三十年前之懦弱可欺矣!
——《申报》1894年7月7日评论
(外国人评论)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
——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
今中国之外形,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壮其观瞻,外形虽美,但一旦遇大风地震之灾,则柱折栋挫,指顾之间即将颠覆。
—宗方小太郎1893年《清国大势之倾向》
三、天朝崩塌:坠入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
1.丰岛海战
1894.7.25
2.平壤战役
1894.9.15开始
3.黄海海战
1894.9.17
4.辽东战役
1894.10开始
5.威海卫战役
1895.1
项目 参战舰队 海战 陆战
中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000多人伤亡 9750人伤亡
1892人被俘
日方 联合舰队无沉没 300多人伤亡 2614人伤亡
2.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后,中央权力下移,兵权与财权主要在地方督抚手中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中央政府已经无力保卫国家安全
中文名称 发明时间 国外装备 淮军装备
1871式毛瑟步枪 1866 1871德军采用 1875
毛瑟连发枪 1886 1890年德国换装小口径毛瑟 大口径毛瑟于1888年装备,
小口径毛瑟于甲午战后大量装备
加特林机枪 1862 1864美军开始装备,后风靡世界 1873
马克沁机枪 1884 1887英国等开始订购, 1888德国开始装备 1885年购买洋枪,1888年开始仿造,
仅生产30余挺,于1893年停造
3.以湘淮集团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过去三十年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农民起义,应对西北、西南边疆反侵略斗争都有成功经验,而且甲午战前国力对比,日本国力优势并不明显,
但是为何在甲午战争中,洋务派却彻底失败了呢?
“由于各部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派系矛盾,烟台以东清军归李秉衡节制,威海守御由李鸿章的淮军负责,彼此互不相干,而南方调来“勤王”之师又不听李秉衡调遣,这样就出现了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支援的奇怪景象。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思考:以上材料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哪些原因?你还能说说其他原因吗?
金登干在报告一批奥国兵工厂……的枪械和子弹即将由欧洲启程时,特别提到“到达中国交货时,应请公正可靠的欧洲检验员开箱抽验后在场移交,以免有人捣鬼当做陈旧军火看待”……然而这批军火运抵上海时,仍被海关道检查定性为“全系毫无价值不能应用之物”……赫德对此的解释是:“那些没有沾到油水的官吏,自然不免有一番挑剔。”
——《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伊藤博文:“我兵现住金州等处,见所有华民,较朝鲜之民,易听调度,且做工勤苦,中国百姓诚易治也。”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卷
马关议和,中日分野
千金剑,
万言策,
两蹉跎!
醉中呵璧自语,
醒后一滂沱!
—梁启超《水调歌头》1894
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幸福,
思前想后,恍如梦中,
我惟有感激而自泣。
——(日)福泽谕吉
《还历寿诞的演说》1895
三、天朝崩塌:坠入深渊《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思考:结合教材正文和以上材料,《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和欧美列强分别有何影响?
咸同光时期的民魂先驱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丰岛偷袭
平壤大败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朝鲜独立
割辽、澎、台
赔2亿两
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国干涉还辽
各帝国主义国家
强租租借地
三、天朝崩塌:民族危机与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瓜分狂潮》(1894-1898)
四、历史的叩问:民族之魂与民族的未来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台民唯有自主……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台民唯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如各国仗义公断,能以台湾归还中国,台民亦愿以所有利益报之。
——《台民布告》1895年
在这次侵台战争中,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侵台日军近4.9万人,随军夫役2.6万多人,战死者4600余人,负伤者2.7万人。……侵台日军死伤的人数比甲午中日战争中死伤的人数多了近一倍。
——虞和平、谢放《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思考:《马关条约》有割让台湾的相关条款,
以上材料显示了哪些信息?
四、历史的叩问:民族之魂与民族的未来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我们中国人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我生长到20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民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陈独秀《说国家》 (1904年)
洪仁玕、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冯子材、
邓世昌、林永升、刘永福、北洋舰队、黑旗军、台湾人民……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相比前一课,本课中提到了诸多为挽救民族危机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邹容、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