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1 17: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北京市民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要求:“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倘政府不愿和平……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下列对于《宣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倡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表达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
C.反对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D.体现人们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4.五四运动不仅使学生卷入了运动的漩涡,同时也吸引了资产者、小商人、工人参加战斗。它不是官僚、政客、上层分子的活动,更不是军事投机或军事阴谋的行为,而是一个广大的群众运动。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
D.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
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6.右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8.“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D.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时代
9.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下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运动的中心一直在北京,青年学生是运动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④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引导下都达到预期目标
B.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C.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步伐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在下图中的B段,中华民族进行的救国救民的探索有(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3.张艳同学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百日维新
14.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三个卖国贼是(
)
①曹汝霖 ②冯国璋 ③章宗祥 ④段祺瑞 ⑤陆宗舆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
)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16.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16.“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7.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二、非选择题
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信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斗争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城市。(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新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6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5
ADDDD
6——10
CCBAC
11——18
CABDCBDC
19.
(1)夺回被日本强占的中国山东主权。(2分)北京。(1分)
(2)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2分)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2分)
(3)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3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3分)
(4)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