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1 17: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性质活泼的氧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制法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同条件下的空气。(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空气密度为1.293g/L。)
物理性质
在1.01x105Pa、 -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218.4℃时氧气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化学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比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O2 CO2
点燃
化学性质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比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壁上出现水雾,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化学性质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产生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3Fe+2O2 Fe3O4
点燃
化学性质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S+O2 SO2
点燃
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的反应。
燃烧: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 气只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区别:
燃烧进行的比较剧烈,剧烈的发光发热。
缓慢氧化进行的很慢,不发光,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点: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氧气的用途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
利用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
(属于物理变化)
方法:
空气
加压降温
液态空气
升温蒸发
氮气
(-196℃)
液态氧气
(-183℃)
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2KMnO4 K2MnO4+MnO2+O2↑
Δ
装置: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双氧水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装置:
2H2O2 2H2O+O2↑
MnO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氯酸钾制取氧气
装置:
2KClO3 2KCl+3O2↑
MnO2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Δ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略大于同条件下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检验: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注意事项:
(1)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蓬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注意事项:
(3)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当实验结束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槽中水沿导管倒吸入热试管,使试管炸裂。
(4)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当分液漏斗内液体较少或内有液体时,要将分液漏斗开关关闭,以免氧气由分液漏斗逸出。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注意事项: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插入集气瓶口的时机是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这之前排出的气体多为空气。确定集气瓶内水已排净,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当大气泡由集气瓶外冒出时。
催化剂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练习实践
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B
D
练习实践
3.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4.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 )。
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
B
D
练习实践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D.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C
练习实践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CO2
点燃
4P+5O2 2P2O5
点燃
3Fe+2O2 Fe3O4
点燃
练习实践
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的水是否要先装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集气瓶中的水要装满,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较多的空气,影响氧气的纯度。
答:防止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2KMnO4 K2MnO4+MnO2+O2↑
Δ
练习实践
8.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都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等方法寻找更多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的物质。
答:能催化双氧水分解的物质较多,除二氧化锰外,氧化铁、氯化铜、新鲜动物肝脏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