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0 17:22:17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乐清模拟)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解答】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从地表向上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故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经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其层距地表约500千米。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因此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1七下·海曙月考)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在大气层中有一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臭氧位于平流层。
【解答】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平流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变化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先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后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解答】由图可知B区高度为20-40km,故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B区为平流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旅游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风景将依旧存在的是(  )
A.北极的极光 B.黄山的怪石
C.青岛的蓝天碧水 D.峨眉山的佛光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的自然构成,其作用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维护水圈的循环。
二是对太阳热辐射起盾牌作用。
三是大气与人类开展联络严密,大气质量间接影响人体的安康。
四是大气的次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微尘、及稀有气体等。
五是雨、雪、云、雾、风等天气情况,都在大气层中发作,大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假如没有大气层,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地球将遭到宏大的冲击,有人会说,每次小行星撞击都会遭到宏大冲击呀,但是假如没有大气层的话,小行星冲击的力气将非常惊人,地球上会遍及陨石坑。
【解答】北极的极光是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大气现象,青岛的蓝天碧水,峨眉山的佛光都是有大气层才能出现的现象,而黄山的怪石并不需要大气层的作用才有的现象,因此没有大气层黄山的怪石依旧存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
C.大气的比热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的分层主要是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来分层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解答】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船升空时首先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大约在0至7-12km以内,是最接近地面的的大气层。空气上下对流剧烈,风向和风速经常变化。大气中80%的水汽存在于这层,因此最常云雨出现的区域,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解答】 飞船升空时,从地面向上,依次通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包括电离层和外逸层)、外层大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
D.没有白天和黑夜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减弱了到达地面是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温度及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得地面热量散失减慢,地球上的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维持地表的温度;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作用:宇宙中的小行星经常会偏离原来的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高速运动中小行星和大气摩擦燃烧,使大部分物质被烧掉,大大减少了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机会,保护了地球环境及生物;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中大量的紫外线,保护了地球生物。
【解答】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将不会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也不能听到讲话的声音,会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只要地球自转与公转,即使没有大气层,地球上也会有白天和黑夜。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地球外部的大气有起保护的作用,请设想: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  )
A.流星雨现象 B.蔚蓝色的天空
C.阳光普照大地 D.建造风力发电站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A、流星雨是陨石或小天气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一种现象,没有大气层,不会出现流星雨的现象;故A错误;
B、蔚蓝色的天空,是大气对太阳光中蓝光的散射形成,没有大气,不会有散射;故B错误;
C、阳光普照大地,与大气的存在与否无关;故C正确;
D、风是大气的水平流动导致的,没有大气,不存在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探月之旅。此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嫦娥一号”从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对流层,因此嫦娥一号发射时,最先经过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1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5 保护大气圈)地球是个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原因之一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只有月球一颗卫星
C.存在大气圈 D.存在南极和北极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大气圈的作用。
【解答】大气与人类开展联络严密,大气质量间接影响人体的安康。大气的次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微尘、及稀有气体等,为生物生活提供氧气及其他所需元素。大气可以吸收无害光线,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等,维护生物免受宇宙射线损伤,到达维护地球表层生物的作用。大气圈好像一层厚厚的保暖层,可以避免地表温度发作剧变和水分流失,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万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雨、雪、云、雾、风等天气情况,都在大气层中发作,大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大气是促进地表物质作用的次要要素,次要指的是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其中包括吹蚀、磨蚀等。假如没有大气层的话,我们人类就呼吸不了,现实上不光是人类,一切生物都不会存在,还有,没有大气层的维护,陆地将会蒸发,各种宇宙射线射上天球,有磁场维护还好点,假如磁场消逝了,光太阳风就会把地球吹成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假如没有大气层,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地球将遭到宏大的冲击,因此地球是个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原因之一是存在大气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5 保护大气圈)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其中存在大量臭氧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
【解答】地球的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层,天气现象由此复杂多变,有强烈的对流现象,但不存在大量臭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2020八上·绍兴月考)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B.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0八上·滨江月考)小科从湖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
【解答】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2020八上·滨江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风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可能飞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由低到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根据各个层面的特点分析选择。
【解答】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②层中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A、①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A不符合题意;
B、②层中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不符合题意;
C、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C符合题意;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2019八上·柯桥月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以上都是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层的特点。
【解答】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来分层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8.(2019八上·天台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
【解答】因为对流运动显著,而且富含水汽和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如雾、雨、雪等与水的相变有关的都集中在本层。
故答案为:A
19.(2019八上·江山期中)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解答】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对流层是A层,降雨下雪等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②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019八上·新昌期中)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流运动是这样形成的:气温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大气状况,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解答】①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A层是对流层,B层是平流层,C是高层大气的中间层,D是高层大气的电离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所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②符合题意。
③ 一般人造卫星都应该在大气层外层以上,基本超出大气层范围了随着海拔升高,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A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因为A层是对流层,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2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   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答案】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分层依据相关知识。
【解答】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
故答案为: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   ,向   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   ,密度   ,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   运动。如图,在容器a点放上一冰块,水流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答案】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小;上;低;大;对流;逆时针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液体温度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大气分层的依据相关知识。
【解答】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小,向上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大运动。由于近地面热空气密度较小,会向上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气流下沉;在容器的a点放一块冰,使a点水温降低,密度变大,a点下方水的密度较小,密度大的冷水下沉,推动水逆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小;上;低;大;对流;逆时针
23.(2020八上·温岭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答案】对流层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可知,该层中有天气现象,应该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
24.(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A层表示   ,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它位于   层(填字母)
【答案】对流层;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即A层,臭氧层位于B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B
25.(2019八上·新昌期末)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选填“天气”或“气候”)
【答案】(1)午后2时(或14时)
(2)天气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正午12时,但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当太阳辐射把能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把能量传给大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1) 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午后2时(或14时)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天气。
故答案为:(1)午后2时(或14时) (2)天气
26.(2019八上·江山期中)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   。我们生活在   层,请你在图中画出空气对流的方向   。
【答案】平流;对流;img 小部件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解答】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因为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我们生活在对流层,因为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雨、雪、冰、雹、霜、露、雾等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都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影响,对流层空气的清洁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因此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故答案为:平流;对流;
27.(2019八上·余杭期中)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1)平流层
(2)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根据所学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1)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2)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正因为对流层的上部冷下部热,所以对流运动特别显著。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故答案为:(1)平流层(2) ④⑤
28.(2019八上·温州期中)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   (填字母)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答案】对流;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
【解答】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因为是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对流;B
29.(2019八上·秀洲期末)神舟十一号飞船自10月17日升空,绕地球飞行一月后于11月18日13时59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大气层的名称是   。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
【答案】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与生物圈关系最密切的对流层,对流层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流运动强烈,天气情况复杂多变;
故答案为: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0.(2018八上·柯桥月考)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对流层、   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大气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答案】平流层;温度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根据温度的变化由地面向上可以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运载火箭先后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奔向月球,大气这样分层的依据主要是温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 平流层 ; 温度
31.(2018八上·衢州期中)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云、雾等主要天气现象 都发生在大气层的   层。
【答案】大气湿度;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大气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云、雾、降水都是由水构成的,因此其重要因素是大气湿度;在大气层中能够发生降水等天气现象的只有对流层;
故答案为:大气湿度;对流。
32.(2018八上·天台期中)
右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1)
②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
(2)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造成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
A.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
B.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D.对流层集中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答案】(1)上升
(2)B;D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1)由于可知,平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故答案为:上升;
(2)对流层的热源主要来自地面,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当温度等发生改变时,会形成雨雪天气和雷电等气象变化;故BD符合;
故答案为:(1)上升;(2)BD。
3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试卷)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   层;③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
(3)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1)平流;对流
(2)③;②
(3)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对流层在平流层下层。
【解答】 (1) 大约距地球表面对流层 10至20千米,平流层 20至50千米,中间层 50至85千米,所以 ②是平流层,③是对流层。
(2)暖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降,因此造成了空气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形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所以对流层与天气现象发生密切联系,③是对流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这就是平流层,平流层会出现“逆温”情况,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反而上升的,②是平流层;
(3)A、空气越稀薄,说明气压越低,第一种情况是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温度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第二种情况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越高,那么气压越低,第三种情况比如近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导致低压。A不符合题意。
B、顶层是暖层,不是臭氧层,B不符合题意。
C、地面上河流海洋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增加,水蒸气上升,导致对流层会出现下雨,下雪等天气现象;而太阳直射地面导致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少,空气湿度含量少,对流层为晴朗天气,C符合题意。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平流;对流;(2)③;② (2) (3)C
34.(2018八上·义乌月考)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上天, 它穿过   、   、和中间层,最后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成组合体飞行。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从下到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据此可回答问题。
【解答】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上天, 它穿过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平流层
35.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    、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
【答案】对流层;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共有五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天气的现象复杂多变--晴时多云偶阵雨,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有水气的存在,水气的变化在天气得变话过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水气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解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 对流层
三、解答题
3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小周对于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与地球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两幅曲线图。
问题1:小周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引起的,图中的什么信息支持小周的结论?
问题2:小周的同学小丽却不同意他的观点,她比较了两幅图的曲线,指出其中有些信息并不符合小周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周结论的信息。
问题3: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   。
【答案】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森林面积减少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森林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氧化碳增多就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其危害很多: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
【解答】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森林面积减少。
故答案为: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森林面积减少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乐清模拟)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2.(2021七下·海曙月考)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旅游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风景将依旧存在的是(  )
A.北极的极光 B.黄山的怪石
C.青岛的蓝天碧水 D.峨眉山的佛光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
C.大气的比热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船升空时首先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
D.没有白天和黑夜
9.(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地球外部的大气有起保护的作用,请设想: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  )
A.流星雨现象 B.蔚蓝色的天空
C.阳光普照大地 D.建造风力发电站
1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3气压和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探月之旅。此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嫦娥一号”从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5 保护大气圈)地球是个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原因之一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只有月球一颗卫星
C.存在大气圈 D.存在南极和北极
1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5 保护大气圈)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其中存在大量臭氧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20八上·绍兴月考)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B.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14.(2020八上·滨江月考)小科从湖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5.(2020八上·滨江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风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可能飞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6.(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②层中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17.(2019八上·柯桥月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以上都是
18.(2019八上·天台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9.(2019八上·江山期中)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9八上·新昌期中)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2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   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   ,向   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   ,密度   ,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   运动。如图,在容器a点放上一冰块,水流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3.(2020八上·温岭期中)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24.(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A层表示   ,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它位于   层(填字母)
25.(2019八上·新昌期末)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选填“天气”或“气候”)
26.(2019八上·江山期中)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   。我们生活在   层,请你在图中画出空气对流的方向   。
27.(2019八上·余杭期中)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8.(2019八上·温州期中)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   (填字母)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29.(2019八上·秀洲期末)神舟十一号飞船自10月17日升空,绕地球飞行一月后于11月18日13时59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大气层的名称是   。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
30.(2018八上·柯桥月考)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对流层、   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大气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31.(2018八上·衢州期中)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云、雾等主要天气现象 都发生在大气层的   层。
32.(2018八上·天台期中)
右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1)
②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
(2)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造成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
A.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
B.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D.对流层集中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3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试卷)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   层;③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
(3)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34.(2018八上·义乌月考)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上天, 它穿过   、   、和中间层,最后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成组合体飞行。
35.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    、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
三、解答题
3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小周对于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与地球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两幅曲线图。
问题1:小周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引起的,图中的什么信息支持小周的结论?
问题2:小周的同学小丽却不同意他的观点,她比较了两幅图的曲线,指出其中有些信息并不符合小周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周结论的信息。
问题3: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解答】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从地表向上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故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经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其层距地表约500千米。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因此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在大气层中有一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臭氧位于平流层。
【解答】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平流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变化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先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后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解答】由图可知B区高度为20-40km,故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B区为平流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的自然构成,其作用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维护水圈的循环。
二是对太阳热辐射起盾牌作用。
三是大气与人类开展联络严密,大气质量间接影响人体的安康。
四是大气的次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微尘、及稀有气体等。
五是雨、雪、云、雾、风等天气情况,都在大气层中发作,大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假如没有大气层,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地球将遭到宏大的冲击,有人会说,每次小行星撞击都会遭到宏大冲击呀,但是假如没有大气层的话,小行星冲击的力气将非常惊人,地球上会遍及陨石坑。
【解答】北极的极光是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大气现象,青岛的蓝天碧水,峨眉山的佛光都是有大气层才能出现的现象,而黄山的怪石并不需要大气层的作用才有的现象,因此没有大气层黄山的怪石依旧存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的分层主要是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来分层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解答】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大约在0至7-12km以内,是最接近地面的的大气层。空气上下对流剧烈,风向和风速经常变化。大气中80%的水汽存在于这层,因此最常云雨出现的区域,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解答】 飞船升空时,从地面向上,依次通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包括电离层和外逸层)、外层大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减弱了到达地面是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温度及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得地面热量散失减慢,地球上的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维持地表的温度;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作用:宇宙中的小行星经常会偏离原来的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高速运动中小行星和大气摩擦燃烧,使大部分物质被烧掉,大大减少了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机会,保护了地球环境及生物;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中大量的紫外线,保护了地球生物。
【解答】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将不会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也不能听到讲话的声音,会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只要地球自转与公转,即使没有大气层,地球上也会有白天和黑夜。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A、流星雨是陨石或小天气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一种现象,没有大气层,不会出现流星雨的现象;故A错误;
B、蔚蓝色的天空,是大气对太阳光中蓝光的散射形成,没有大气,不会有散射;故B错误;
C、阳光普照大地,与大气的存在与否无关;故C正确;
D、风是大气的水平流动导致的,没有大气,不存在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对流层,因此嫦娥一号发射时,最先经过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大气圈的作用。
【解答】大气与人类开展联络严密,大气质量间接影响人体的安康。大气的次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微尘、及稀有气体等,为生物生活提供氧气及其他所需元素。大气可以吸收无害光线,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等,维护生物免受宇宙射线损伤,到达维护地球表层生物的作用。大气圈好像一层厚厚的保暖层,可以避免地表温度发作剧变和水分流失,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万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雨、雪、云、雾、风等天气情况,都在大气层中发作,大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大气是促进地表物质作用的次要要素,次要指的是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其中包括吹蚀、磨蚀等。假如没有大气层的话,我们人类就呼吸不了,现实上不光是人类,一切生物都不会存在,还有,没有大气层的维护,陆地将会蒸发,各种宇宙射线射上天球,有磁场维护还好点,假如磁场消逝了,光太阳风就会把地球吹成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假如没有大气层,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地球将遭到宏大的冲击,因此地球是个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原因之一是存在大气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
【解答】地球的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层,天气现象由此复杂多变,有强烈的对流现象,但不存在大量臭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
【解答】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由低到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根据各个层面的特点分析选择。
【解答】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A、①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A不符合题意;
B、②层中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不符合题意;
C、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C符合题意;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层的特点。
【解答】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来分层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8.【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
【解答】因为对流运动显著,而且富含水汽和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如雾、雨、雪等与水的相变有关的都集中在本层。
故答案为:A
19.【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解答】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对流层是A层,降雨下雪等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②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流运动是这样形成的:气温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大气状况,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解答】①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A层是对流层,B层是平流层,C是高层大气的中间层,D是高层大气的电离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所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②符合题意。
③ 一般人造卫星都应该在大气层外层以上,基本超出大气层范围了随着海拔升高,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A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因为A层是对流层,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答案】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分层依据相关知识。
【解答】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
故答案为: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22.【答案】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小;上;低;大;对流;逆时针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液体温度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大气分层的依据相关知识。
【解答】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小,向上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大运动。由于近地面热空气密度较小,会向上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气流下沉;在容器的a点放一块冰,使a点水温降低,密度变大,a点下方水的密度较小,密度大的冷水下沉,推动水逆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小;上;低;大;对流;逆时针
23.【答案】对流层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可知,该层中有天气现象,应该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
24.【答案】对流层;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即A层,臭氧层位于B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B
25.【答案】(1)午后2时(或14时)
(2)天气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正午12时,但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当太阳辐射把能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把能量传给大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1) 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午后2时(或14时)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天气。
故答案为:(1)午后2时(或14时) (2)天气
26.【答案】平流;对流;img 小部件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解答】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因为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我们生活在对流层,因为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雨、雪、冰、雹、霜、露、雾等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都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影响,对流层空气的清洁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因此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故答案为:平流;对流;
27.【答案】(1)平流层
(2)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根据所学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1)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2)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正因为对流层的上部冷下部热,所以对流运动特别显著。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故答案为:(1)平流层(2) ④⑤
28.【答案】对流;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
【解答】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因为是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对流;B
29.【答案】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与生物圈关系最密切的对流层,对流层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流运动强烈,天气情况复杂多变;
故答案为: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0.【答案】平流层;温度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根据温度的变化由地面向上可以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运载火箭先后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奔向月球,大气这样分层的依据主要是温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 平流层 ; 温度
31.【答案】大气湿度;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大气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云、雾、降水都是由水构成的,因此其重要因素是大气湿度;在大气层中能够发生降水等天气现象的只有对流层;
故答案为:大气湿度;对流。
32.【答案】(1)上升
(2)B;D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1)由于可知,平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故答案为:上升;
(2)对流层的热源主要来自地面,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当温度等发生改变时,会形成雨雪天气和雷电等气象变化;故BD符合;
故答案为:(1)上升;(2)BD。
33.【答案】(1)平流;对流
(2)③;②
(3)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对流层在平流层下层。
【解答】 (1) 大约距地球表面对流层 10至20千米,平流层 20至50千米,中间层 50至85千米,所以 ②是平流层,③是对流层。
(2)暖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降,因此造成了空气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形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所以对流层与天气现象发生密切联系,③是对流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这就是平流层,平流层会出现“逆温”情况,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反而上升的,②是平流层;
(3)A、空气越稀薄,说明气压越低,第一种情况是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温度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第二种情况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越高,那么气压越低,第三种情况比如近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导致低压。A不符合题意。
B、顶层是暖层,不是臭氧层,B不符合题意。
C、地面上河流海洋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增加,水蒸气上升,导致对流层会出现下雨,下雪等天气现象;而太阳直射地面导致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少,空气湿度含量少,对流层为晴朗天气,C符合题意。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平流;对流;(2)③;② (2) (3)C
34.【答案】对流层;平流层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从下到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据此可回答问题。
【解答】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上天, 它穿过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平流层
35.【答案】对流层;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共有五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天气的现象复杂多变--晴时多云偶阵雨,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有水气的存在,水气的变化在天气得变话过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水气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解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对流层 对流层
36.【答案】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森林面积减少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森林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氧化碳增多就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其危害很多: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
【解答】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森林面积减少。
故答案为: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 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森林面积减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