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第20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3题。
年轻人喜爱经典老剧,痴迷于回头看,构成了一道颇具意味的文化景观。从心理层面解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意欲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对观众而言,经典老剧除了带来故事和文学上的双重享受,对提升审美有着一定帮助,还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在观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满足感。弹幕中经常出现的“童年记忆”之类的评论,便或多或少体现了这种心态。
除了怀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认可与执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视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彼时,作品教量相对有限,刷本底子往往较好,拍摄过程中通常全神贯注、不计成本,在讲究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也在观赏性上做出了诸多努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第一版“四大名著”影视剧的品质保障。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经得起推敲,能够体现幽微人性和生活温度,即便经过时间冲刷,也仍值得一品再品。这反映出经典老刷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动的穿透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影视文化消费逐渐从最初的稀缺匱乏走向富余过剩。影视作品的“流水线”“快餐化”生产随之而来,这种方式追逐的是快产快销,而难以有当年敢打敢拼、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心态、社会文化土壤等因素,都对作品质量有着一定影响。一些作品为迎合点击率、播放量,创造更多利润,往往过度重视表面化的东西,不惜人为拉长集敏、改变叙事节奏,而牺牲内在的思想性、逻辑性。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难以传之后世、藏之名山,甚至可能成为糟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刷集质量整体下降,并因此被观众诟病。
而经典老剧之所以好看、耐看,具备成为流芳之作的可能性,恰恰在于慢工出细活。除此,还与影视文本的开放性有关。一部刷被再度阐释的可能性越大,成为经典的概率往往也就越大。不同年代的人们虽然共享了同一个版本,但进入方式、思考角度有所区别。年轻人热衷于通过弹幕的形式,对经典老刷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即时在线交流,形成智慧碰撞。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认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读者手中。这个“作者之死”的观点,明确了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再生产机制。互联网文化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新的土壤。依托互联网而形成的多元诠释,具备跨越代际、年龄、文化背景的能力,让经典影视作品得以跨越时光之海,形成“老树开新花”的景观,从而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新意义。而从接受角度来看,当经典老剧有了新的流行化解读,受众心理也会经历“被重新调试”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与重温经典不同的新鲜感。
(孔德淇《时代在变迁,经典老剧魅力犹存》)
1.下列对经典老剧被喜爱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想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
B.经典老剧能彻底提升审美能力,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
C.观看经典老剧过程中,人们一定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与满足感的体验。
D.大众对优秀文艺作品认可执着,经典老剧具有历久弥新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关于弹幕和“四大名著”影视剧的举例阐释,有力佐证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B.文章在批判当代影视作品制作质量下降之后,进一步指出经典老剧耐看的原因。
C.文章引用罗兰·巴特的观点,为下文分析互联网对经典老剧解读的作用作铺垫。
D.文章对慢工制作、文本开放性、互联网诠释的论述,与上文论述构成鲜明对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认为中国电视剧发展黄金期,原因之一是制作不计成本。
B.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影视文化作品因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而被观众诟病。
C.年轻人通过弹幕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D.互联网为意义再生产机制提供新的土壤,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与新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治河 孟庆玲
秋日清晨,黄河。
沿着河堤,青龙县知县刘丰默默走着,这是他最后一次巡堤。四年来,这段河堤他不知走了多少遍,熟悉它就像熟悉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眼前的黄河狭窄,温顺,完全没有了夏日的疯狂。刘丰清楚地记得刚赴任的那年夏天,黄河浊浪排空,如狂龙翻江倒海,灾民双手伸向天空,庄稼七零八落,落日摇摇欲坠……这景象似春蚕时时啮噬着刘丰的心。
四年来,他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勘测水情,制定治河战略:以黄河为主,辐射周围水城,全盘治理,筑堤固堤,引堵放淤,引沙造田。和黄河死缠烂打几年,青龙县有了明显改观:水患少了,田地多了。但刘丰的身体却垮了,白天忙于事务尚可,一到晚上,哮喘常憋得他喘不过气来。巡完最后一次堤,刘丰就要离任了。他政绩突出,口碑不错,升迁应该没问题。但他力主收回无主荒田、以泥沙田为官田、以田养河的主张,却激怒了觊觎已久的豪绅们。据说,告他贪脏枉法的联名信已送到京城。
起风了,堤上的草木狂舞起来。刘丰干咳了几声,加快脚步,向外堤口走去。外堤口原是荒土坡,修堤固堤时,刘丰顺便把它修成了集市,每到集日,颇为热闹。刘丰和赶集的人大多熟识,一路上不停打着招呼。在一走方郎中面前,刘丰停留了片刻。走方郎中显然不是本地人,五十多岁,面白,微须,方巾,长袍,一手摇串铃,一手拿“妙手回春”的招牌。见刘丰探询的目光,走方郎中开了腔:“敢问刘大人,身体可有不适?”刘丰摆手笑了笑。他转身欲走,但又停住了脚步,奇怪这走方郎中怎么会认识他。“大人脸色英黄,腰背佝偻,神疲气弱,显然是痰滞恶阻,肺失宣肃。天气渐凉,一定要当心啊。”郎中说。刘丰问道:“此病先生能医否?”走方郎中拈须微笑:“这要看大人的运气了。”一边说,一边让刘丰坐下来,拿出银针,却并不扎:“请大人先回答个问题,答得出来我就给大人医治。”刘丰笑了,看不出这郎中还挺有意思:“先生请讲。”
“请问大人如何治河?”
“疏导。”
“治民呢?”
“仁爱。”
“廉否?”
“廉。”
“大人言行如一?”
刘丰沉吟片刻,答道:“如一。”
“既如此,大人的病有治了。”
话音未落,银针一闪,刘丰哇的一声,已吐出几口瘀血。走方郎中避闪不及,长袍上竟溅了少许。刘丰满是愧疚,走方郎中却不在意地笑笑。刘丰欲付诊金,走方郎中笑笑推辞了:“大人治河疏淤,我治病化瘀,咱们是同行,算了。”领了顿,走方郎中又说:“如果大人实在要给,就把这个送给在下吧。”走方郎中指了指刘丰颈上的银锁。这银锁不值钱,且因长时间佩戴变得暗黑,却是一位朋友所赠,刘丰心虽不舍,但听郎中如此说,还是将其解了下来……
月余后,京城终于来了消息:刘丰治河有功,赴京候命。
拜见吏部郎中王大人时,刘丰吃了一惊,这王大人好面熟啊,却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王大人笑了笑,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物件:刘丰的银锁。它被擦得晶莹透亮,洁净如新。刘率大惊,向王大人俯身拜了下去。“大人没想到吧,本郎中即是走方郎中。”王大人扶起刘丰,拈须微笑,“不必谢我,当初我可是去考察你的呢!大人近来身体可好?”刘丰连连点头,不经意间已泪光莹然。“本官稍稍懂医,你沉疴难愈,皆因痰滞恶阳,瘀堵厉害,要下险针才有效。幸亏你下巴处的廉泉穴无碍,若廉泉穴堵了,本官也无力回天啊。”王大人意味深长道。说罢,王大人将洁净的银锁放到刘丰手里:“欲安身先安心,银锁是镜子,如何安心,大人心里该有数吧?”刘丰不敢看王大人的脸:他也有爱美人的软肋。赠银锁的朋友是青楼女子如风,如风因公关需要色诱刘丰,最后却爱上了他……
隔着窗棂,阳光暖暖地流泻下来,跳动的金色像一条河。刘丰想,王大人才是真正的冶河高手啊!他做出决定,把银锁故事和盘托出。一抬头,王大人正微笑着看他,眼睛清亮,下巴微仰。他们中间是一盆清新文竹——不经意间,春色竟铺天盖地地来了。
(节选自2018年10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年前黄河浊浪排空、民生凋敝,四年后黄河河水温顺、风平浪静,这对比描写既表现刘丰治河成效显著,又为人物活动提供真实背景。
B.小说叙事有详有略,刘丰治理黄河、遭到报复、得到赴京候命消息等是略写,走方郎中治病、王与刘丰吏部畅谈是详写,详写凸显了主题。
C.走方郎中认出刘丰,治病时要求回答问题,治好病后索要银锁,这些描写是设悬,设悬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为末尾释悬描写作铺垫。
D.人物对白富有潜台词效应,如“若廉泉穴堵了,本官也无力回天啊”,表面说廉泉穴堵了病就不能治,言外之意是为官无门路仕途就不顺。
5.最后一段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赏析。(6分)
6.小说明暗双线各是什么?双线交织的构思方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修论事切直,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语、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谱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B.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C.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D.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文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相对于六朝骈文与后来科举文而言。
B.学士是官职名,学士有馆、阁、殿、院等类别,龙图阁直学士是荣誉性虚衔。
C.陛辞指朝官离朝时上殿辞别皇帝,也指面见皇帝辞官,文中指欧阳修面君辞官。
D.左迁是指降低官职,古代人以右为上,所以与“左迁”相对的“右迁”是升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结交文士,文名鼎盛。他和尹洙一起探讨古文写作,二人互为师友;他和梅尧臣交往,作诗往来唱和,于是文章号称天下第一。
B.欧阳修曾被器重,敢于直言。宋仁宗增设谏官时候,他首被选中;他经常被仁宗皇帝召见问政,曾因敢言受到皇帝面赐五品服的奖赏。
C.欧阳修不避党议,光明磊落。曾被看作尹洙、余靖等同党,他不但不避嫌反而写作《朋党》;杜衍等因党议被罢时,他义愤填膺上疏。
D.欧阳修常被构陷,仕途波折。他曾因援救高若讷而被贬为夷陵令,曾因外甥女张氏案被外放地方做官,曾因群小污陷而出知同州做官。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四岁而孤,母郑氏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二)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1~12题。
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①,巴人讼芋田②.
文翁③翻④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输樟布:梓州汉水妇女织幢木花布纳税。②讼芋田:梓州巴人常为争产芋的农田诉讼。③文翁: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杨文翁,建造学宫使巴蜀开化。④翻:翻然改变。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山万壑中古木参天,群峰叠翠里杜鹃啼叫,这鸟鸣声渲染了梓州山野的热闹。
B.一夜大雨后山中到处是飞瀑流泉,飞瀑流泉重重叠叠侧面表现了梓州山势险峻。
C.汉水一带盛产橦花布,巴人常为芋田争讼,这物产风俗叙描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D.此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梓州山水大气磅礴,表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特点。
1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世人只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指出要好好对待贤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
(四)课内文言基础测查(本题共5小题,15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客何为者 ③舆薪之不见 ④具告以事
⑤长于臣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⑧是乃仁术也 ⑨沛公安在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⑨/⑥ B.①⑦⑧/③⑨/④⑤/②⑥
C.①⑦⑧/②③⑨/④⑤/⑥ D. 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去四十里 脱身独去 B.沛公不胜杯杓 不胜枚举
C.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D.未辞也 何辞为
17.下列加点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度义而后动
A.一夜飞度镜湖月 B.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C.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D.因自度其曲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 21题。
甘泉岛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环礁西缘,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700余米,东西宽约500余米,中间低平,四周沙丘环绕,遍地生长着 的草海桐。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在岛上找到了甘甜的淡水,于是命名此岛为甘泉岛.1974年,考古队在甘泉岛西北部发现并确认一处唐宋时期居住遗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采集了文物187件。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先民开发、利用、经营包括甘泉岛在内的西沙群岛 。2018年,联合调查还新发现15处文化遗存,根据历次调查结果显示,甘泉岛除唐宋遗址外,还分布着各类遗存约38处.
甘泉岛上的各类文化遗存 ,它们的发现揭开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路绵延千年的历史面纱。而众多居住遗址和诸多出土文物,也有力印证了中国南海先民自古以来长期登岛活动的历史记载。其中,兄弟庙及其他珊瑚石小庙,生动诠释了自明代以来祭“兄弟公”,的海洋宗教文化。因此,科学有效地保护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能保证中国南海西沙文化 ,也能为守护蓝色国土、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美丽而长远的物质载体。
19.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枝繁叶茂 铁案如山 别出心裁 薪火相传
B.鳞次栉比 铁案如山 别出心裁 一脉相传
C.鳞次栉比 铁证如山 别具一格 薪火相传
D.枝繁叶茂 铁证如山 别具一格 一脉相传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历次调查结果,甘泉岛除唐宋遗址外,还分布着约38处各类遗存。
B.历次调查结果显示,甘泉岛除唐宋遗址外,还分布着各类遗存约38处。
C.根据历次调查显示,甘泉岛还分布着各类遗存约38处,除唐宋遗址外。
D.除唐宋遗址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甘泉岛还分布着各类遗存约38处。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公安机关查办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8.14万起。
B.随着消费变化,曾经被人称为伪需求的共享充电宝,如今成为不少人的“刚需”。
C.现在的网贷平台“服务”真迅速,消费者在手机上只要手一滑就掉进贷款陷阱。
D.敦煌壁画《反弹琵琶》里的“方头琵琶”,现在已经被乐舞专家郑汝中制造出来。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红火蚁是一种危害面广的外来入侵性害虫,主要取食农林植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和根系,还会损坏灌溉系统,破坏户外和居家附近的电讯设施,①______。红火蚁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受到干扰时会以螫针叮螫和口器咬伤的方式危害动物和人类,叮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全身毒性发作乃至死亡。所以在红火蚁发生区,应尽量远离蚁巢,不要接触、踩踏蚁巢。因工作需要必须在现场时,②______,戴厚手套,穿长衣长裤、袜子及高筒雨鞋。③______,要尽快消毒处理,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发热、头昏等过敏症状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
23. 小明的祖父是当年老三届毕业生,曾到北大荒插过队,为北大荒建设出力流汗。后来他和知青队友们在全国各地安家落户,很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或知名人士。今年“五四”期间,退休多年的他们组织了一次聚会,来了100多人。再次聚首,大家感慨万端。小明的祖父想编一个纪念册,收集大家几十年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分为“今日聚会”“当年毕业时代”“插队经历”“回城后的生活、工作经历”四类,让小明帮着给每类照片题词,并给纪念册写一个总题目。
假如你是小明,请你为照片题词,并为纪念册取名。(题词和题目每个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叶嘉莹先生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3分)A
2.(3分)D
3.(3分)D
4.(3分)D
5.(6分)
①表现刘丰感佩与轻松愉快的心理;②凸显王大人爱护下属、循循善诱的形象;③深化小说主旨:安身先安心,做官须净心。
6.(6分)
第一问:明线是刘丰治河、被污、进京受命,暗线是王大人行医暗访、教导刘丰。
第二问:①明线歌颂勤政、爱民、廉洁的行为;②暗线歌颂兼听则明、知人善任的行为;③使小说思想内容更显丰富深刻;④双线互动互衬,使人物形象更显立体丰满。
7.(3分)D
8.(3分)C
9.(3分)D
10.(5分)
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学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杆在地上画着学习写字。(5分,“孤”“诲”“书”各1分,大意2分)
11.(3分)A
12.(6分)
①对杨文翁治蜀成就的崇敬;②对李使君治梓再创佳绩的勉励;③对李使君才比文翁的欣赏。
13.(8分)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4.(3分)C
15.(3分)C
16.(3分)D
17.(3分)C
18.(3分)B
19.(3分)D
20.(3分)B
21.(3分)D
22. (6分)
(1) 对农林业和公共设施造成危害
(2) 要做好充分的防护
(3) 不慎被红火蚁叮螫后
23. (5分)
(1)题词:①白发聚首,不忘初心 ②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③峥嵘岁月,无悔青春 ④事业有成,生活多彩
(2)题目:携来百侣话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