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干宝
干宝( -336),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
作者简介
你知道我国的第一部神话小说集是什么吗?这部书就是东晋时的《搜神记》。《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关于《搜神记》
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一、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蛇?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们和当地政府是怎么做的?
二、李寄为什么要去斩蛇?李寄是不是真如她所说的,是去喂蛇呢?
互动释疑,学习课文
三、李寄怎样斩蛇?
A、轻声读课文,要求:斩蛇前,她事先准备了什么东西?用“△”标出来。
B、在斩蛇的过程中,李寄事先准备的东西都派上用场了吗?她是怎么做的,把描写李寄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
评价人物
李寄
勇敢、坚定
智勇双全
为民除害
李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她和区寄有什么异同?
李寄和区寄都是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的少年英雄。
各自不同的特点是:
①区寄是仓促遭遇中被动应战,表示出了被动地陷于危难中的人特别需要的冷静镇定的个性;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临危不惧”“情急生智”,重点是充分利用对手的弱点,寻找机会,紧紧抓住机会。李寄是长期准备,主动应战,表现出了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即在这妖邪异物面前既不怯弱,又心细多谋、充分准备。
②区寄在获救后拒绝入官府为小吏,这是其品质上的难能可贵之处。李寄小小年纪就有家庭责任感,不惜牺牲自己以接济家庭,孝敬父母;同时又有不怕牺牲,斩杀巨蛇,为一方除害的愿望和思想。这是李寄品质的光彩之处。
从现实的角度考察,两文有什么区别?
《童》:可信度强
《李》:更具传说性
李寄后来被越王封后,这是否是画蛇添足?说说你的看法。
看法一:是画蛇添足,英文站主要是体现李寄的勇敢和机智,这里写被聘为后,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看法二 :不是画蛇添足。正是由于李寄大胆为民除害杀蛇,越王才会封她为后,这也是对她的赞美与肯定。
我们和书中的好多人物交上了朋友,比如说:我们和刻苦学习的小萝卜头交上了朋友,他让我们懂得了要刻苦学习,将来建设新中国。
谁能仿照这样的句式说说?
出示:通过学习课文,我和(怎样)的(谁) 交上了朋友,他(她)让我懂得了( )。
拓展练习
再 见!《李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二)锻炼搜集资料及总结能力。
(三)明了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
二.教学难点分析
通过李寄形象的分析以树立学生智慧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干宝(?-336),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少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时,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又迁散骑常侍。著述极富。
(二)关于《搜神记》
《搜神记》是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东晋相传东晋干宝所作。《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试读一遍。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二遍。
4.结合注释是理解课文。
5.学生试讲述课文故事内容
(四)教师强调讲解
1.字音
啗(dàn) 吞啮(niè) 咋(zē) 诣(yì) 石(dàn)
斫(zhuó) 髑髅(dúlóu) 咤(zhà) 愍(mǐn)
2.教师讲解难词难句
3.学生试译
(六)再读课文
(七)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1.《李寄》的作者( ),( )朝文学家、史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
2.解释加横线的字意义。
○1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2共患之 ○3 尔时
○4朝祭 ○5父母无相 ○6告请
○7 犬就啮咋 ○8甚可哀悯 ○9越王闻之
3.翻译下列句子。
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
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头大如囷,目如耳尺镜,闻飺香气,先啗食之。
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汝漕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
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东越闽中有庸岭
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舌犬。
寄从斫得数创。
六.作业安排
1.熟读课文。
2.识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