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泽市东明县小井乡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2分)
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习题(3分)
(1)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的骄健多姿。(徐迟《黄山记》),找出并改正句子中的一个错字, 改为 。
(2)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 )诚地抬头,寻找着彩霞。(余秋雨《三峡》),给句子中划线词语注音。
(3)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jiān( )其命者哉。(李渔《芙蕖》),看拼音写出汉字。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 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革命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 搜集 徘徊 B. 鲸吞 收集 徘徊
C. 鲸吞 收集 徜徉 D. 侵吞 搜集 徜徉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2分)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4.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两处有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⑴第 ① 处,修改意见: 。
⑵第 ④ 处,修改意见: 。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6.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 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7.古诗文默写(6分)
(1)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早发白帝城》)。
(2) ,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5)细看来,不是杨花, 。(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6)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3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中“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1分)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12.《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3分)
答:
13.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三)阅读《黄山记》选段,完成15---19题(15分)
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 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
15.选文主要写了哪三种景致?(3分)
。
16.写松树时作者观察的角度是怎样变化的?(3分)
。
17.云海的特点是什么?(2分)
。
18.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方法写“云海”?有什么作用?(3分)
。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
(2)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0一23题。(16分)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接触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接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好所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阳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8.2)
20.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3分)
21.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22.品味语言(7分)
(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2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4分)
三、写作(50分)
24.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④不得抄袭。
(1)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答案:
1.(1)骄改为矫,(2)qián,(3)菅
2.D, 3.C
4.(1)在“联合”后加“举办”一词,(2)去掉“近”或者“多”
5.(共2分)比喻恰当,表意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比喻恰当1分,表意清楚1分)。
6.人物:鲁智深,事件: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7.略
8.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1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9.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2分)
10(1)却(可是,但是)
(2)通 (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11、(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12、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13、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4、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15. 古松、云海、山峰。
16.远望:“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17.变化无定
18.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把云海变化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的表现出来。
19.(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黄山松的形态之美。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了黄山松随风而舞的姿态,表现了它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20.(共3分)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意合即可)
21.(共3分)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2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2分)作铺垫(1分)。
22.(共7分)(1)(4分)①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分);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三点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满分)。(意合即可)
(2)(3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1分)(意合即可)
23. (共4分)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纯洁的心灵。(每点2分)
24.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