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西许中学 甘剑琴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的文章。学习本文的关键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最终领悟作者借散步表达的深意,有两处关键需要注意:一是面对分歧时所作的决定;二是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处蕴含的深刻含意,以理解文章关于亲情、责任及生命的主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自读课,主要设计为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反复朗读,加深对含意深刻句子的理解,赏析一家四口各成员的性格特点,在小型辩论会中体会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以及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课上积极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文章的主旨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理解课文真实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能恰当运用在朗读中品味文章内容的方法。
2、在合作探讨中提高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中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目的(教师行为)
一、公益广告欣赏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欣赏,进入本课情境。(教师作适当点评,鼓励表扬。)
二、导入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有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伴侣之间的爱情;还有家人之间的亲情。不同的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音乐家可以通过一个个悦耳的音符来表达情感;画家用彩笔描绘情感;作家则可以借助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 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导入,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1、观看配乐朗读课件,用心感知文章主要内容2、设置抢答题检查学生对文章故事情节的理解情况。 1) 散步的时间是 2) 散步的地点是 3) 散步的人有 4)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5) 谁与谁之间的分歧?什么分歧? (教师点评,简单总结故事情节,引出下一环节)
四、精读课文,研讨课文内容。 1 想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1)讨论发言 2)图示分析如下: 我 / ↑ \ 母亲 妻子 儿子 ↓ ↓ 大路 → 分歧 ← 小路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学生思考后回答)“小小辩论会”-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学生小组讨论,自由选择其中一个目标阐明理由。(“大路”即代表尊老,“小路”即代表爱幼。这场辩论会即针对尊老和爱幼哪个更可贵展开。) 4 情感体悟看似了不起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 美点寻踪 重点研读1 找找文章中优美的句子谈谈理解与体会2 重点研读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①为什么用第一个句式?(一组镜头、给人以想象) ②这四个人顺序能不能调换呢?(责任 、地位) 2)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明确: ★ “世界” 大词小用 母亲 老年人 我 →家 中年人 →世界 儿子 孩子 家庭 → 民族 → 世界理解:老人:代表着过去的时代和世界; 孩子:代表着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 “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中年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一方面要承担老人的幸福,赡养老一代;另一方面要好好照顾孩子的生活,抚养下一代。所以中年人肩上是一份重大的责任。而这份责任是从老年人身上接过来的,也要给下一代做示范,言传身教,把这份责任一代传一代。3 课堂小结这个散步的分歧,最终在一家三代四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解决了。于是他们共同走向了那条开这金色菜花、长着整齐桑树、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下面我们齐读文章6、7、8自然段,重温那解决分歧,走在小路上这温馨的一幕。六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欣赏诗歌《散步》,思考后面的问题 散 步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想一想,这首小诗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道理呢?理解:在父辈的眼里。做人要正直,人生才少一些磨难; 在孩子的眼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生需要探索,只有探索,生活才会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指导并鼓励学生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最后用图示法分析并做小结。 引导学生角色互换,通过移情进一步去感知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师点评。师巡视并加入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完毕后,老师做总结。(教师赞扬、鼓励学生。) 几个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重要语句。(教师发挥引导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对本课内容做重要总结。并让学生在集体朗读中再次体会浓浓的亲情。 师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并归纳学生发言。师表扬学生。
七、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主旨。1、 总结全文,播放视频《母亲》。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2、 布置作业以“家(父亲、母亲)是 ,我是 ” 的句式写几句话(可以用上比喻等修辞),来表达你对家人的深情。(让学生更加切身地理解父母肩上的责任,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共15张PPT)
李凤娟
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
听文入境: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出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
明确:和美
读文生情: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地点、人物)
明确: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听文入境:
2、课文中出现了那些人物,从文中找出能体现
这种人物关系的句子?
明确: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听文入境:
3、课文写了初春的那些景物?最欣赏那些词语 和句子,并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菜花、桑树、渔塘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猜猜老师的心事: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品文入理:
1、散步的过程中谁的表现最好?
2、在这个家庭中,谁的权利最大?
孟子说:“老吾老——————,
幼吾幼——————-.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英国 培根
我手写我心:
家是————————————,
我是————————————。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 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表现了中年人深沉的责任感。
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遥控器在你的
手里,爷爷奶奶看喜剧,爸爸妈妈
看世事,你看动画片,怎么办?
设想一下,写成文字,表现一家人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