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第二中学先学后研学案设计
七 年级( ) 班
科目 设计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学案时数 总课时数
语文 刘虎鹏 2011.10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 19.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2、主题解读 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3、背景资料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一、【预习质疑】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áng( )首挺立 (2)轨道( ) (3)椭圆形 ( )(4)小心yìyì( ) (5)铁锹( ) (6)狭zhǎi( )2、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 (优美、幽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 (想起、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苏州的美是 (内在、含蓄)的。要是不下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 (领会、领略)它。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4、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这样读者容易把握。登月的前前后后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二、【展示探究】5、联系全文看课文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有什么深刻意义?6、作者是如何将登月这一复杂过程叙述清楚的?7、“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的这段话,有何深刻意义? 三、【检测反馈】阅读后回答问题。人类为何对月球情有独钟①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每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把酒赏月,其乐融融之时,苏东坡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正道出了人们对这一良辰美景的美好祝愿。②人们只看到了那朗朗夜空中美丽动人的月光,但可能并不知道,月亮原来与人类的生命还息息相关呢。美国谢鲁·皮尔逊博士的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成为它的卫星。在月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现强烈的潮汐起伏,这种剧烈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令地球气温剧增,导致地心熔化。地球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作用下,出现旋转式滚动,其结果产生了磁场。正是这一“超巨”磁场,对地球形成了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的侵袭,因而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滋长。如果没有这个“保护盾”,外来的射线会将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生命幼体全部杀死,使生物根本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生长、繁殖。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月球成了地球上众多生命的“保护神”。③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人的心理变化也和月亮的盈亏周期有关。这是因为人体约有80﹪的液体,月亮引力也像引起海洋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从而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一般在满月时为生物高潮,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比较大,容易激动,导致人的情绪极不稳定,因此最易出事。如精神不正常者多在月夜发作。人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就连人类的谋杀、毒害、抑郁和心脏病的发作也都与月亮的盈亏有关,并认为月亮产生的阳离子能诱发人的反常行为。人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必将更多地揭示出人类与月亮的深层次的奥妙。④月球也是解决日益困扰着人类的能源问题的理想基地。因月球表面近于真空状态,太阳辐射可以毫无阻挡地到达月球表面,因此,在月球表面建立全球性、并联式的太阳能发电厂,能长期获得稳定的电能。由于月球既无磁场,又无大气,太阳风离子可以毫无阻挡地抵达月球表面。加上小天体的撞击,致使月球表面覆盖的5—10米厚的月壤层都富含太阳风成分,如氢、氦、氖、氩、氮等,其中作为核电燃料之一的氦-3,在地球上蕴藏量极少,容易取用的估计只有500千克左右,而在月球表层5—10米的土壤内就含有氦-3总量达到100—500万吨,可成为人类万年以上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8、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其乐融融: (2)息息相关:9、“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10、根据第②自然段回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磁场”是怎样形成的?11、月球对地球的“保护盾”的作用体现在哪里?12、“精神不正常者”为什么多在月夜发作?13、从第④自然段看,月球能从哪两个方面为人类提供能源?14、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留传久远的咏月的句子。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咏月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两个例子,并指出作者是谁。如:从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四、【类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月迹贾平凹我们这些孩子 什么都觉得新鲜 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 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 便坐回中堂里 放了竹窗帘儿闷着 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 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 我们看时 那竹窗帘儿里 果然有了月亮 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 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 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 又都屏气儿不出 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 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 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 只留下一个空镜 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 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 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 是玉玉的 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 疏疏的枝疏疏的叶 桂花还没有开 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 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 星儿似乎就地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 也圆多了 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15、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出小孩子怎样的特点?16、文中对月的描写甚是生动细致,试用直线画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试着写出一首或一两句你最喜欢的写月的诗(句)。17、“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从奶奶的话中,你受到什么启发?18、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的理解。五、【能力提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请按下面要求作答。19、请说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20、过“端午节”,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21、从2008年起,我国已将“端午节”明文规定为法定节日,有何意义?次数书写内容等级批阅日期 内容增删(共37张PPT)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少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地球与月球相距38万千米。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国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时、地、人、事)。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发生的事件:
探索月球的过程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记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整体感知
2、在书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且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
时 间 事 件 进 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预定轨道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飞船进入大气层
整体感知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准 备
三:登 月
四:返 航
二:升 空
研读赏析
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面上的激光反射镜,用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精确距离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月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研读赏析
2.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二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研读赏析
3.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过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语言回答)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这时对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写作特点
1.有明晰的时间线索。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
写作特点
2.语言准确、生动。
(1)恰当的描述
(2)用数字说话
(3)叙述中有议论
(3)叙述中有议论
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第4自然地中写道:“一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自然地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第3课《短文两篇》中有关蝉和贝壳的描写时也有夹叙夹议。
拓展延伸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四十二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那么,你知道我国最近有没有探索宇宙的计划呢?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不少于二百字的短文。
假如再过十五年,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年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作 业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天宫一号”轨道实验站
“天宫一号”轨道实验站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不少于二百字的短文。
假如再过十五年,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年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作 业
本课到此结束。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