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480011772900念奴娇 赤壁怀古 基于情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并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品析豪放词风。
2剖析苏轼,体悟旷达情怀,提升人文素养。
【评价任务】《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默写一篇;一篇“我写苏轼”的随笔。
【课前预习】1、熟读诗歌2、(周末)在bilibili上观看央视出品的《苏东坡》纪录片(共六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自然山水向来是文人的精神寄托之处,我们学了陶渊明知道了他把精神寄托在南山,我们也知道醉翁亭是欧阳修的精神寄托之处。今天你们就是苏轼,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苏轼的精神寄托之处在哪里。
二、诵读词作
1、明确诵读要求 学习诗词,重在诵读。诵读时,需注意几点:①读准字音②把握节奏(停顿、重读)③读出感情
2、听名家朗诵听得过程中,注意上述几点要求,听完之后,大家感觉应该怎样来读这首词?明确:豪迈、有气势
3、学生个别读点评学生的朗诵。有人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4、齐读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下面,我们学习这首词。
三、品读词作——探究苏轼的精神寄托之处
(一)、上阙赏析
1、你现在就是苏轼,你之前在乌台差点被处以极刑,你那“不靠谱”的亲戚又送来了鱼让你误以为你这辈子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还有生还的机会,被贬到黄州做一个毫无用处的团练副使的闲职,你一开始也没有从乌台诗案中走出来,你“拣尽寒枝不肯栖”,紧闭大门不敢出来,后来好友为你要了一块荒地,你在每天的躬耕生活中,在和佛寺方丈的交往中,慢慢解开心结,你甚至都会与农民一起交谈如何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在此期间你游览了黄州的赤鼻矶,误认为是三国时期作战的赤壁,在此你写下了一词二赋,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你所作的《念奴娇 会赤壁怀古》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第一句,你觉得你写得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你这首词的气势?
明确:“大”。一个“大”字,直接将我们带进一个宏阔的背景之中。大江为什么不不用长江?大江:空间的壮阔 千古:时间的悠久 虚实结合 奠定全诗开阔的意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眼前之景和历史之人,你从一个广角镜头,从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中,将镜头拉回,聚焦于三国、周郎、赤壁。请问你为什么偏偏选中周瑜?
明确:眼前既为赤壁,提起赤壁自然想到赤壁之战,进而想到周瑜。似乎赤壁便属于周瑜,而周瑜也赋予赤壁如此雄壮的风采。(解答不出来则先放一放,之后再解答也可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写景,写得极好,你觉得你写得好吗?哪方面比较好呢?
明确:①用字 乱:山崖的险怪 穿:山峰的高耸惊:巨浪的汹涌 拍:怒涛的力度卷:波涛的强劲有力 雪:浪花的颜色小结:②意境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的赤壁之景。
你所写的景色十分壮丽雄伟,那我们看看你在另一篇《赤壁赋》中是如何写赤壁之景的?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雄壮之景还在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别人因为你的一词二赋去了赤壁之后看到的景色:
亦茅冈耳,略无草木。——《入蜀记》陆游
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乱石穿空”之境,东坡词微夸焉。——《吴船录》范成大
为什么同样是赤壁景色,却有不同感受呢?
明确:苏轼所描写的景象是带有三国时期古战场赤壁的千军万马的雄浑气势在其中的。
(二)下阙赏析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请问各位你笔下的周瑜是什么形象?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侧面衬托)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羽扇纶巾 ——儒雅斯文谈笑间 ——作战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小结:这首词之大,在于所刻画的人物:英武、从容之大英雄周瑜
2、你觉得下图哪个更符合你的周瑜形象?
周瑜,字公瑾,24岁拜将、娶小乔为妻,34岁指挥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战役。小乔嫁给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已有十年之久,你为什么写初嫁?你描写的是真正的周瑜吗?(带着羽毛扇子上战场,邪魅一笑,敌军灰飞烟灭?)
明确:苏轼在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作者用美女来陪衬英雄,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感情的;在苏轼心目中,风流人物并是只会打打杀杀的人,同时还必须有儿女情长,只有同时具备了武胆和柔肠的人才称得上“风流人物”。你给周瑜仿佛是配备了最先进的游戏设备,英雄美人,才华横溢,而且又能文能武,你这么喜欢周瑜,那你自己活成了周瑜的样子吗?
3、你这么喜欢周瑜,那你自己活成了周瑜的样子吗?
明确:并没有
4、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自己被贬后流放的去处,周瑜又是如此的才华横溢,能文能武,简直就是人生赢家,难道你就是写周瑜;来虐自己吗?你在周瑜身上到底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明确: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形成鲜明的对比,词人怀古伤今,慨叹自己壮志难酬,在这里写周瑜就是为了写自己,借古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那周瑜如此完美,你却如此境地,两者相对比后,你还是“一尊还酹江月”?你为什么不敬你喜欢的周瑜,你敬江月,江月有何魅力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苏轼
明确: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是过眼云烟,同样再多的愁苦,也终将消逝。词人在这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千古不变的江月,把这杯酒敬给这江月。苏轼对江、月情有独钟,而在这里的江、月是自然永恒的象征。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于清风、明月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四、课堂小结——梳理《念奴娇 赤壁怀古》后,老师也了解了你们的精神寄托之处就是赤壁了,你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我带来了壮阔雄伟的赤壁之景,从你对周瑜的描写中也领略到了你的乐观旷达,今天作业——写一篇随笔《我写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