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选择题
1.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解(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人民军队诞生
C.国民政府成立
D.辛亥革命爆发
2.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八七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
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4.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5.“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是为纪念某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所写的诗。下列表述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第四军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6.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7.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
)
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8.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9.“八一勋章”是经全国人大批准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将领的勋章。下列人员中最有可能获此勋章的是(
)
A.指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黄兴
B.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
C.领导红二、六军团长征的贺龙
D.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
1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A.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
B.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了黄埔军校
C.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D.2017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建军90周年的阅兵仪式
11.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2.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13.下表是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相关数据。造成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人数
1928年6月
4万多
1934年
30多万
A.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
14.“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诗中盛赞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金田起义
15.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建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6.《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
A.毛泽东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17.“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正确道路。”以上评论的是(
)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8.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以下对“星星之火”理解正确的是(
)
A.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B.建立乡村农委会组织,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建立城市工委会组织,策动市民暴动,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二、非选择题
19.(13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4分)
材料二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3分)
材料三 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毛泽东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摘编自毛军吉、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的创新与发展形成的主要依据。(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5
BBBAA
6——10
BCBCC
11——18
DADBDACD
19.
(1)“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成立。(1分)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分)“八一枪声”:南昌起义。(1分)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1分)
(2)秋收起义。(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
(3)创新与发展:农民是革命的动力,贫农是革命的主力军。(2分)这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心城市被反革命军队占据,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等。(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